何志賢
【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早期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壓腦出血72例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給予研究組36例早期綜合護理,給予對照組36例常規(guī)護理。觀察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效果,并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有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早期綜合護理效果較好,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早期綜合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81-02
高血壓腦出血為高血壓嚴重并發(fā)癥,男性發(fā)病率略高于女性,好發(fā)于50-70歲人群,易發(fā)生于冬春季。該病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危害,必須加強對患者的早期護理,提高生活質量,避免并發(fā)癥,減少致殘及死亡發(fā)生幾率,保證療效[1]。早期護理對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F(xiàn)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壓腦出血72例患者,對其早期綜合護理的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壓腦出血72例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共36例,平均年齡是(59.63±6.24)歲,最大者75歲,最小者42歲,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21例、15例。對照組共36例,平均年齡是(59.51±6.23)歲,最大者76歲,最小者44歲,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20例、16例。研究組與對照組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研究組早期綜合護理,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1.2.1 病情觀察 (1)瞳孔觀察:對患者瞳孔進行密切觀察,若早期瞳孔縮小,隨病情發(fā)展一側開始擴大,隨后雙側散大,則立即向主治醫(yī)生報告,遵醫(yī)囑進行頭顱CT及脫水治療等。(2)意識觀察:嚴密觀察患者意識情況,早期患者腦水腫加劇、出血量增多,易引起意識障礙,可以通過語言、睜眼和動作等方面對患者昏迷程度進行判斷,評估意識障礙程度。(3)血壓及心率觀察:低血壓是提示患者病情惡化的指標之一,而血壓越高則表示發(fā)生腦疝及出血量增加的幾率越大。因此,必須加強對患者血壓的密切監(jiān)測,一旦出現(xiàn)血壓異常,應立即向主治醫(yī)生報告,并遵醫(yī)囑處理。意識清醒的患者由于躁動、頭痛、恐懼等,心率明顯加快,而昏迷患者心率減慢,常表示顱內壓增高,應密切監(jiān)測。(4)體溫觀察:早期患者體溫升高,多為血腫吸收熱及中樞性高熱;腦干出血患者體溫變化較大,表現(xiàn)為不升高或高熱;昏迷患者在感染情況下易出現(xiàn)高熱。應做好體溫觀察,出現(xiàn)體溫變化后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并對其應用散熱藥物或物理降溫法予以降溫。
1.2.2 口腔護理 由于昏迷患者需長期臥床,口腔分泌物無法自行排出,可對呼吸道通暢造成影響,甚至引起缺氧;分泌物長期在口腔內淤積,還可導致感染。應做好口腔護理,每日2次,分別于早晚進行口腔清潔。對于口腔潰瘍患者,可對其外噴喉風散,或涂抹碘甘油;對于口唇干燥患者,可對其涂抹石蠟油;對于感染患者進行相應的抗真菌治療。
1.2.3 呼吸道護理 對意識障礙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定時給予患者拍背、翻身和吸痰;若患者出現(xiàn)窒息、缺氧,應給予其吸氧;若患者舌根后墜,則對其使用通氣管。吸痰時動作應輕柔,在無菌操作下進行。
采用問卷方法調查研究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并比較。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是94.44%(34/36),2例不滿意,13例基本滿意,21例非常滿意。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是80.56%(29/36),7例不滿意,14例基本滿意,15例非常滿意。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有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患者腦底小動脈出現(xiàn)病理性變化,動脈管壁發(fā)生局灶性、纖維樣變性或玻璃樣變性缺血、出血及壞死,血管壁強度大大削弱,引起局限性擴張,產生微小動脈瘤。在患者過度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及情緒激動等情況下,血壓升高,病變腦血管破裂,引起出血[2]。該病起病急驟,病情發(fā)展迅速,患者可出現(xiàn)嘔吐、劇烈頭痛和惡心等癥狀,并伴有嗜睡、躁動及昏迷。近年來,護理服務發(fā)展比較迅速,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患者重視臨床護理,護理意識不斷增強,只有保證護理工作的高效性與優(yōu)質性,才能促進護理服務發(fā)展,滿足患者基本需要。常規(guī)護理的工作內容較不全面,工作開展具有較大盲目性,無法給予患者優(yōu)質、全面的臨床服務[3]。早期綜合護理作為一種新型模式,以向患者提供綜合性、系統(tǒng)性護理服務為目標,穩(wěn)定病情,促進患者早期康復。早期綜合護理的護理內容比較全面,涉及病情觀察、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等方面,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針對性較強,具有系統(tǒng)性、綜合性特點。在本文研究中,對研究組進行早期綜合護理,對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是94.44%,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是80.56%,研究組明顯較高,表明早期綜合護理的護理質量較高,患者較為滿意。本結果提示早期綜合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綜上認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早期綜合護理效果較好,護理質量高,應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雪光,王鳴川,刁海華.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5(12):55-56.
[2] 韋春燕.高血壓性腦出血病人的治療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13,12(11):68-69.
[3] 高志嵩,馬瑞蓮.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13(2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