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平
興趣是成才的前提,實踐是登高的階梯,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興趣,因材施教,分層達標,用畫展刺激學生,用榮譽發(fā)展學優(yōu)生,用溫暖關懷學困生,給予學生登高的“梯子”,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探索實踐,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成為奇才和怪才。
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注重讓教師上好一堂課,學生畫好一幅畫,這樣雖然完成了美術教學任務,卻忽視了對學生美術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違背了美術課程標準,特別是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為此,我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回顧教學實踐,參加了多次新課程培訓,并深入鉆研,吸取教訓,總結經(jīng)驗,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把培養(yǎng)學生興趣貫穿于美術教學和實踐活動中。
一、敢與“悲鴻”爭伯仲
江蘇宜興是教授之鄉(xiāng)、書畫之鄉(xiāng)。徐悲鴻、尹瘦石、錢松、吳冠中等書畫大師的杰出成就是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最好老師。
1.名人名作的介紹與欣賞。初一新生入學伊始,我說:“我們江蘇的宜興,人杰地靈,自古至今,名人薈萃,號稱‘教授之鄉(xiāng),同時也是‘書畫之鄉(xiāng)。”介紹現(xiàn)代書畫大師:錢松,專攻山水,曾任江蘇畫院院長;尹瘦石,書畫兼長,聞名遐邇;吳冠中,中西合璧,獨樹一幟;徐悲鴻,潑墨奔馬,揚名世界……他們無一不從興趣開始,一步步腳踏實地地攀登,終于登臨“一覽眾山小”的境地。他們的書,一字千金;他們的畫,萬貫難求。同時向學生展示大師作品的復制品,讓學生欣賞、景仰,并激勵他們,作為江蘇人的后代、跨世紀的青少年,應該立志成為錢松、尹瘦石、吳冠中、徐悲鴻的第二、第三。
2.身臨其境,感受熏陶。組織學生前往德育教育基地,參觀徐悲鴻紀念館、尹瘦石紀念館,瞻仰大師塑像,了解大師的生平和成才道路,欣賞他們的不朽之作,直接接受藝術氛圍的熏陶,對書畫感興趣,樹信心,長雄心,沿著藝術大師的道路,持之以恒,奮力攀登。
二、讓學生“一舉成名”
初中學生喜歡表揚,喜歡出風頭,我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形式的展覽,有效激發(fā)學生愛好美術的興趣。
1.初期成果展。每學期的第一堂美術課,我?guī)ьI學生進入“書畫展覽室”,讓初一新生參觀欣賞出自本校師生之手的作品。作品中,有師生參加展覽獲獎的作品,有考取美專、美院的學生的作品,有高一級以上學生的作品。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美術視野,又使學生感到美術可親可近。特別是一些同學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或熟悉認識的人的作品在展覽之列,更是自豪、羨慕不已。這樣,以直觀的形象、無聲的語言,使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2.課堂習作展。課堂習作展大都滲透在平時教學中。一是在學生作畫時,教師巡視指導時發(fā)現(xiàn)佳作,及時向學生展示。這樣,既激勵了作畫者本人,又鼓舞了作畫能力較差的同學;二是在課間結束前挑選部分作品集體展覽,先學生評,后教師歸納,多講成績,少講不足;盡量以褒為主,一切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前提;三是將批閱后的佳作在下堂美術課升始予以展覽、傳閱,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始終對學好美術有信心。
3.??嬂日?。在重大節(jié)慶和校園藝術節(jié)期間,學校??嬂扰e辦“主題創(chuàng)作展”。目的有二:一是根據(jù)主題需要,教師帶頭創(chuàng)作示范畫,并構思內(nèi)容,重點在美術特長生、興趣小組中展開,再集思廣益,初展樣品,在全校發(fā)動推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掀起創(chuàng)作熱潮。二是為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設置,激發(fā)他們欣賞名畫、收集佳作的興趣,在活動中提高興趣。舉辦形式多樣的美術展覽,使較多的學生“一舉成名”,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提高了學生對書畫的興趣,發(fā)展了特長,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優(yōu)劣同溫暖
由于遺傳、天賦等原因,造成了學生美術能力存在優(yōu)劣之分。教師給予他們不同的輔導,一樣的溫暖,旨在達到相同的目的——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特長。
1.發(fā)展美術特長生的興趣。謙遜、踏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是美術特長生不斷進步的基礎。美術特長生比一般學生天賦更優(yōu)秀。平時因為家長、親友甚至老師的看重和寵愛,他們?nèi)菀鬃愿咦源?,不思進取,削弱進取心,淡化興趣。指導老師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具體分析,正確疏導,使其認識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學海無涯的道理,引導他們不浪費天賦,正確合理開發(fā)。要登上無限風光的頂峰,必須有濃厚的登高興趣,然后百折不回地攀登,才有可能最終到達。積極鼓勵指導特長生參加各類比賽,開闊視野,增強向更高層次沖擊的動力。
2.培養(yǎng)“困難戶”的興趣。一些繪畫基礎差或美術天賦不佳的同學,不是冷待或“丟包袱”,而是將“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他們是美術素質的“困難戶”,甚至是“特困戶”,必須給他們解“困”送“溫暖”。我經(jīng)常在他們身邊逗留,具體指導,甚至協(xié)助構圖制作,一有成功之處就立即表揚,“潤物細無聲”。
四、登高的階梯是實踐
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實踐。除了課堂習作外,還要讓學生參與學校??嬂?、班級板報、墻報及手抄報的設計與刊出。
1.讓美術特長生參與學校???、畫廊的刊出與設計,讓他們給美術字勾邊,給文章空白處插花。
2.讓更多同學參與班級板報、墻報及手抄報的設計刊出,定期評比、表揚。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既提高了他們的設計動手能力,又提高了興趣和榮譽感。
五、只有異想天開,才能一鳴驚人
時代在突飛猛進,中華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有各方面的奇才、怪才。牛頓沒有異想天開,不可能發(fā)現(xiàn)地球引力。只有異想天開,才能有一鳴驚人的創(chuàng)造。通過新課程培訓和自己的深入鉆研,我在美術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形象思維,異想天開地創(chuàng)造,使審美能力與世界與時代接軌。
1.教完《我為校園添色彩》中的學生裝設計,學生對男女職業(yè)款式和色彩搭配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我在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上重點輔導一個班進行時裝表演。我只擬了一個主題《春夏秋冬的旋律》,各種職業(yè)、各個季節(jié)的服飾由同學自己留心觀察,選擇最富代表性、最具時代感的充滿活力的款式表演,引起了轟動,既鞏固了新課程知識,延伸了形象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又給同學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機會。
2.展示《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時,一位同學展示出的作品是方形的盤子方形的碗,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這個同學臉紅脖子粗地辯白:“這樣的盤子、碗在菜櫥里、冰箱里就好安排了,不占地方。”同學們都止笑轉而思考了。教師此時及時給予充分肯定,保護了這種異想天開,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想象思維空間。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特長的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育人過程。美術教師要不斷思考、探索、實踐、總結,積極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興趣,不斷增強實踐能力,使其技能技巧得到更充分、更完美地發(fā)展,審美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