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摘 要】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全面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課堂
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全面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是擺在每一位英語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下面,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成功的教育依賴于融洽和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上好小學英語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尊重其個性差異,尊重其人格,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給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多表揚用語,鼓勵學生以輕松愉快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的教學活動中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主動性,促使他們積極地獲取新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xiàn)。圍繞這一目標,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廣泛采用貼近學生生活,易于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
三、創(chuàng)設熱烈的激趣氛圍
教育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由于受年齡特征影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決定的。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教學中可利用生動活潑的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幻燈,錄相等,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詞句,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果。另外,可根據(jù)語言教學的目標,選擇適當?shù)挠螒蜻M行復習鞏固。具體生動的游戲,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形成學生課堂主動學習英語的內驅力,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主動發(fā)展。
四、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所謂英語學習環(huán)境是指學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和嘴里說的盡可能是英語。在英語課堂上毫無疑問老師盡量多用英語、少用漢語,多采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片等創(chuàng)設語境,老師也可以用眼神、口形、手勢和其它肢體語言幫助學習理解;在課堂外也盡量多用英語,路上打招呼、上下課的問候語、早操課間操的口令都用英語,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站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故事、小笑話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境化。
五、運用恰當?shù)男畔⒓夹g
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強、界面友好、反饋即時等特點,所提供的多層次的表現(xiàn)力和多樣性的感官刺激,恰恰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對英語學習來說非常有效,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成具體的視聽形象,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提高教學效果。在學習《Unit5 The seasons》中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有關四季的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春、夏、秋、冬四季優(yōu)美的畫面和情節(jié)巧妙呈現(xiàn):春天小草的發(fā)芽、夏天荷花的盛開、秋天枯黃的落葉、冬天迷人的白雪,強烈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眼睛和大腦所感受到的是五彩繽紛的顏色,他們沉醉于色彩美的氛圍里,學習內容頓時變得簡單明了。在學習sunny, windy, cloudy, rainy, snowy等表示各種天氣的單詞時,利用課件,將各種天氣現(xiàn)象逼真地重現(xiàn)眼前,同時配以合適的聲音,學生在看到狂風、暴雨、大風、大雪等場面時,不由自主勾起自身以往真實的體會,這時的學習和操練,與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融為一體,記憶起來相當深刻。同時,“天氣”這些單詞是有變化規(guī)律的,讓學生發(fā)現(xiàn)名詞變形容詞的規(guī)律也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學生通過觀察單詞顏色、閃動變化、讀音特點等,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了這一規(guī)律,省去了教師很多不必要的講解,節(jié)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也提高課堂效率。
六、注重培養(yǎng)英語交際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感知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多講英語,這樣可以烘托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集中學生注意力。不要因擔心學生聽不懂而用母語來組織教學,教師可以在英語授課時用手勢、眼神、表情、動作等這些“身體語言”來幫助學生聽懂、明白我們所表達的意思。黑板上的板書也盡量用英語,讓學生完全置身于一個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小學英語課程一般從最簡單的日常用語開始,最初可用表情或解釋說明使學生理解,先讓學生能聽懂,然后會說。一旦學生能運用幾句英語后,興趣就會提升。課堂上他們會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英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