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俠
摘 要: 閱讀教學重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某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出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建議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變得多種多樣,但是作為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閱讀,還是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閱讀是孩子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閱讀可以學習知識,可以獲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喜歡閱讀,學會閱讀,終生閱讀,是一個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閱讀教學中的閱讀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獲取知識,提高認識,發(fā)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過程。
新課改實施已多年,小學語文教育思想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新課改關注的重要內容,因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涉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關乎教學改革成效。在新課改的閱讀教學領域,我們獲得了教學改革的成果,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熱鬧,不能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孩子們的實際求真務實,做到合理高效。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天馬行空,夸夸其談,使閱讀教學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這種閱讀教學雖然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則效果不佳,只是活躍了課堂氛圍而已,沒有實用價值。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搞好小學閱讀教學呢?下面我就多年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一、找對問題推進課改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要真正增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必須面對現(xiàn)實,找準閱讀教學中的問題,依據(jù)問題尋找答案。以下幾點是我總結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閱讀文本理解不深,導致教學沒有深度。
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制約教學實際效果,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理解不深,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種事情是常見的。教師關于這方面問題的主要體現(xiàn)有:(1)教學水平有限,不能按照參考書的建議理解教材文本,導致學生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和不足。(2)參考過多,導致觀點混亂,條理不清。教師身邊充斥著許多教學參考資料,這些資料有對教師有用的一面,也有干擾的一面,這就要看教師有沒有正確的主觀判斷。教師參照教學資料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及思考練習的提示,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找準語言訓練的重點。只有這樣才不至于使自己在資料前迷失自我,才不會使學生迷失方向。
2.沒有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的教學理念要求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多思考和交流,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看法。尤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學生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這樣的態(tài)度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鍛煉和師生交流。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與課文的直接對話,是認知感受與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不應該也不能代替學生感悟,要允許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鍛煉,才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語言積累不足,影響到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文章的能力都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的重心向文章理解分析傾斜,從而忽視語言的積累,并且很少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訓練時間分配上,重語言理解,輕語言運用。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較弱的現(xiàn)狀,制約了閱讀教學的開展。
4.重形式不重內容。
近年來為了推進教學改革的實施,開展了一系列的聽課活動,教師為了應付這些聽課活動,不得不采取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可是由于種種原因,這種新課程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應用于教學實際,上課時,教師只注重形式,而不見實效,形成課堂上熱火朝天卻沒有實效的局面。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建議
1.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
教授要根據(jù)學生特點,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2.開展設問教學,鍛煉學生思維。
鍛煉學生的思維是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我們只有充分利用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方向,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對話文本。
(1)合理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使學生產(chǎn)生感情共鳴。導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問題導入最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愿望。
(2)設置合理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詞語是課文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拓展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fā)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
3.巧用評價,激活閱讀。
激勵性的教學評價可以激活學生的情緒,創(chuàng)造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fā)揮出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總之,我們要結合實際推進課程改革,使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跨越式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