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大眾傳媒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普通話的要求更加嚴格。在課堂上,教師們要關注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注重發(fā)音標準、感情表達的培養(yǎng)。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朗讀能力仍然不夠重視。本文將會根據(jù)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淺析“課堂朗讀”訓練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學生們朗讀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標 朗讀 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084-01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們要能夠關注學生們的各項方面的培養(yǎng)。其中學生的朗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們需要探究的問題,對學生們的朗讀加以指導性的建議,才能培養(yǎng)學生們普通話交流的能力。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驗的摸索,對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課文朗讀有了自己的認識。找到切入點,找到學生的特長,使其特色地發(fā)展。同時,教師也是一種有其風格教育資源,通過幽默的談吐、豐富的教育背景,廣博的知識底蘊,溫暖的人文關懷、特別的人生感悟經(jīng)歷,都是學生收益終生的精神食糧。
1 小學語文課堂朗讀要融入社會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發(fā)音階段,識字之后就能夠?qū)φn文進行朗讀,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情景教學。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課文一般較為短小,其主要目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識,這種知識的學習通常來自于社會生活。課堂朗讀同樣如此,要能夠?qū)⑸钪械母星檫\用到朗讀中,學生們課堂朗讀中把握感情非常重要。例如,學生們對《再見了,親人》課堂朗讀時,首先要對學生們進行簡單的敘述整篇文章的情況,讓他們明白其中的感情脈絡。學生們開始可能沒有辦法對此完全接受,但是教師們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場景進行引導:讓學生們回憶自己和親人離別的場景。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內(nèi)對課文理解,能夠良好的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diào)。這樣學生的情感就被完全的帶動出來,逐漸融入課文的朗讀中。學生們只有當自己的感情被激發(fā)出時,才會增加對朗讀的熱情,同時融入自己的感情。小學階段,對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認知的過程。教師們在此時正好能夠加以引導,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朗讀能力。
2 課堂朗讀方式的調(diào)整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主體。但是現(xiàn)在,學生轉(zhuǎn)變?yōu)檎n堂的主人,教師們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進行輔助。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們對課堂朗讀的興趣,并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綜合調(diào)動學生們的思想情感。
語文這門學科,是對學生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增加他們的感情交流。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能夠在第一時間內(nèi)去感知學生們的情感,幫助他們解決身邊中出現(xiàn)的難題。語文課堂朗讀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朗讀總會出現(xiàn)不和諧的現(xiàn)象,教師們可以采取比賽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朗讀技能?!段业牟隔斞赶壬芬晃闹?,通過對魯迅先生的回憶,進而引發(fā)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教育,一定要認真分析其中的對話。教師們進行朗讀之后,學生們也跟著朗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體驗課文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然后同學之間互相進行評論,找出對方的不足,揚長補短。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課文朗讀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作者對魯迅思想的了解。
同時學生和學生之間也能夠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即使是小學生,他們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也是比較強烈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們之間的比賽。通過互相糾錯,來積極的引導學生的上進心?!恫菰愤@一課時,對草原的整體場景進行敘述,然后進行朗讀比賽。這時學生們的積極性就能有較大的提高,同時情感的表達也能發(fā)揮到極致。教學的朗讀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們的主導地位就能進一步的加強,情感的交流也將會更加流暢。
3 課堂朗讀中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最為常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聆聽學生們的課文朗讀。但是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將學生朗讀中的不足指出,讓他們能夠進行改正,最大限度的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們基本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固定的朗讀的“模式”。教師們在富有感情的朗讀之后,學生們就能夠?qū)唧w的過程形成一個認知。學生們總是有愛玩的天性,所以教師的組織能力一定要強,才能組織好這次活動?!盾娚瘛愤@一課,首先要求學生對劉伯承將軍和沃克醫(yī)生性格進行分析,對比他們性格中的不同之處,進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們的對話內(nèi)容,然后通過來分角訓練,了解到課文更深層次的含義。
4 評價過程中要能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具有不同的認知特征、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創(chuàng)造潛能的獨特個體,發(fā)展個性必須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融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環(huán)節(jié)當然也不例外。在指導學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朗讀訓練的評價更應注重讓每個學生富有個性地發(fā)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對于文本都有著不同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表情朗讀作為學生對文章情感內(nèi)省的一種外現(xiàn)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帶上了個性色彩。例如:“把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充分帶到課文中再朗讀一遍!”“請同學們再自然輕快地把課文讀一遍,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最好把表情印在臉上!”我覺得這樣的朗讀評價語不僅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對文本自主創(chuàng)造性感悟。當然,在張揚學生個性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倡導學生在評價中的合作,從小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精神。 總之,在新課標下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抓好朗讀訓練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就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潛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5 結(jié)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學習條件不成熟。所以,語文課堂在最初的教學模式中,不能將強硬的讓學生學習他們不能接受的事物,只能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們逐漸接受所學習的內(nèi)容。從朗讀的過程中體驗朗讀所帶來的情感上的變化,感受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唯有朗讀,學生與美文之間才能產(chǎn)生交流和溝通,才能引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的職責應該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出共鳴,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應該是越來越近,而非越來越遠,應該是讓閱讀更加有生命力。教師在有效的教學方法下,引導學生提升他們語文課堂的朗讀熱情,就能夠在將來的語文學習中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毛益明.談如何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情境[J].成才之路,2009(13).
[2] 李奉軍.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33):41-42.
[3] 梁華才.談如何提高中學生學習廣播體操的積極性[J].成才之路,2010(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