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從上個世紀末期以來,合作學習在我國逐漸融入教育中心舞臺,各個學科、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努力嘗試著運用合作學習來解決目前我國出現(xiàn)的教育問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關注語文教與學的核心和主體——教師和學生的思維與交流在語言交際中獲得開拓和豐富,個性在合作互動中獲得發(fā)展和成長,通過合作學習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合作學習,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課堂上的任務而進行的互助性學習,同學之間明確分工相互合作而共同完成。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的應用,常常能夠調節(jié)和改善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活躍,學生參與度更高,進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能夠鼓勵同學們?yōu)榧w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并且讓學生能夠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以合作學習也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p>
語文,是一門綜合和基礎學科,要求同學們能夠掌握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語文作為一個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使得同學們不得不從小打好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它是學好其他學科知識的一個基礎。
那么如何學好語文,就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了。在現(xiàn)代這樣一個越來越注重團隊力量的社會中,合作學習更加能夠培養(yǎng)出符合這個社會的人才。在以母語的學習為起點,以語言交流、交際為平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將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自身學習實踐能力、生活情境性。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淺顯地談談我的看法:
一、合作學習與人際關系
孔子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已抓住合作學習的核心。在課堂的教學過程形成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同學們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并且還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同學們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它吸引著同學們在團隊模式的氛圍中建立新的學習動機與目的。合作學習的關鍵之一是教師角色的轉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由傳統(tǒng)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再是一種學術權威的形象,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老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同學們的思維,不被局限。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下,能夠鍛煉同學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將講臺讓出來,讓給學生,讓他們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加能夠喚起同學們的學習斗志,激發(fā)群體智慧。而且這樣交流,也能夠讓同學們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能夠潤物細無聲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傳統(tǒng)的學習中,很多學生會認為每個同學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不愿意分享,將自己封閉起來。甚至于在其他同學退步時,暗自竊喜,這一切均是過分地強調競爭所引起的。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了這樣不正確的觀念。而合作學習則不然,它倡導同學們合作互助,認為“在一個理想的課堂中,所有學生都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為趣味和快樂而競爭,自助地進行獨立學習。”個人的價值應該在團體中得以實現(xiàn),而非“利己損人”。而且合作學習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彼此之間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感情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勉勵、互相鼓勵,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集體意識。同時,同學們也能在合作中學會如何關懷他人、幫助他人,學會承認他人的優(yōu)點,寬容和忍受他人的缺點,虛心向對方學習,能夠聽取他人的意見。
二、合作學習將課本學習與課后學習整合
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時,同學們分小組學習,課前預習這篇課文,并在課堂上分享。很多學生在這時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的情況,對我國近代歷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課堂上的交流中同學們由最初的僅僅對那段歷史的不堪回首的憤恨,到對清王朝的軟弱無能而失望,慢慢升華到明白一個國家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甚至有些學生還能聯(lián)系到周恩來同志少年時所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時的心理,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斗志。
在這個例子中充分地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能夠擴展學生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使同學們不局限于書本,能夠從書本出發(fā),進行發(fā)散式思維。進而達到我們語文閱讀的目的。
三、工具學習與口語交際的整合
在閱讀教學中,課文常常被弱化成符號的例子、知識的材料、考試的內容和教學的指揮。教師也常常只是講述語法、手法、修辭,而忽略甚至湮沒了閱讀的文本意義。這使得很多同學對語文閱讀慢慢失去興趣,而有時我們的教學任務又要求同學們將這些原本就不甚喜愛的課文一字不落地全部背誦下來。從而導致許多同學覺得上語文課簡直是一場噩夢。
這根本無法與口語交際相聯(lián)系的語文閱讀教學是不可取的,這不僅僅對同學們的學習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且還會帶來一連串的副作用。而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習則會呈現(xiàn)另外一番景象。在《落花生》的學習中,教師讓一組同學進行演繹,分別擔任兄弟姐妹和父母幾個角色。這使同學們一下子被幾位同學的表演所吸引,增強了課堂同學們的參與度,也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教師的主導行為保證了學生思維的目的性和學習的主動性,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擔任一個角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在表演中感悟和理解,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課文中的情景,保證了所有同學的參與、合作研讀的實現(xiàn)。
四、總結
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讓同學們在共同完成任務時,在責任分工后的互助學習,更加鼓勵了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
[1]馬紅亮.合作學習的內涵、要素和意義[J ].外國教育研
究 ,2003 (5) .
[2]謝賢揚.語文教學優(yōu)化基本規(guī)律初探[J ].重慶師院學
報 ,2001 (3) .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