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英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是教授學生基本語文知識的重要教學活動,同時也是為學生今后學習語文打下良好基礎(chǔ)的重要開端。正因為如此,教師一定要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本文就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策略。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語文教學;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各個階段的教學方式在不斷變化和完善。小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主要教授給小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從而為其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本文就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剛開始發(fā)展,其并沒有非常強的學習毅力和能力,如果課堂教學活動安排的太過沉悶、死板,就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正因為如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qū)⒆约旱淖⒁饬Ω玫丶械秸n堂中來。比如,在低年級語文課本中印刷有很多的圖畫,這是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yīng)該重視這些圖畫的重要作用,可以將這些圖片有效組織起來,有意識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中來,然后再將這些畫面轉(zhuǎn)換成文字。這樣就不但能夠讓學生學習了文字,也更加明白圖畫的意義,進而提升其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升學習成績的目的。
二、課堂中開展“角色表演”等活動來提升學生積極性
小學低年級學生并沒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抽象思維并沒有成型,這使得小學生并不能有效理解教師所說的一些諸如表達情感的詞匯。無論教師講解的多么透徹,多么繪聲繪色,小學生還是很難理解的。而通過在課堂上開展“角色表演”等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故事,通過讓學生進行表演、分角色朗讀等,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nèi)容,能夠更為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夠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力,促進自己的快速發(fā)展。比如講解《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然后讓學生按照課文的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展開表演。這樣不但提升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更為樂意參與其中,也能夠讓表演代替了枯燥的文字描述,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進而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語文知識是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形象的,小學生想要學好語文,就需要有較強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這也是小學生能否有效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正因為如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進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解《烏鴉喝水》一課時,一定會有小朋友不理解為什么烏鴉要將石頭放入瓶子里才能夠喝到水。為此,教師不必急于進行解釋,而是可以讓學生先閱讀一下文章,然后讓學生自行分組,分別對烏鴉喝水的方法進行試驗。這樣一來,學生就在更為具體的試驗過程中認識到了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也就更加明白烏鴉的聰明。與此同時,在試驗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其在一步步的實驗中認識到了物力原理,從而獲得了除語文課本外的知識。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能夠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四、對課堂預(yù)設(shè)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除了要了解課本內(nèi)容,更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設(shè)計出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對學生做出及時的引導(dǎo)和點撥。同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相應(yīng)的實物和教具來實施教學,也可以制作“笑臉”卡片來表揚學生和鼓勵學生。例如,在教學《比尾巴》時,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為什么‘巴字在字典中被標明了讀‘一聲,但是在教材標注的標題中,‘巴字卻沒有聲調(diào)呢?”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表揚:“你觀察得很仔細,也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巴字是一個很有趣的字,當它單獨出現(xiàn)時,要讀‘一聲,而與‘尾做朋友時,卻要讀‘輕聲,像這樣的詞組還有‘漂亮‘窗戶等,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蓖瑫r,教師要給這位提出問題的學生一張笑臉卡片,以表揚他善于觀察的意識。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相應(yīng)的語文知識,而且激發(fā)了他們提出問題的積極性。
五、結(jié)論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要充分考慮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師要在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chǔ)上,更加重視讓自己的課堂安排與學生貼近。并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努力總結(jié)和汲取知識,不斷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氣氛,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倪海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時代:教師,2011(08).
[2]張如新.淺談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5(09).
[3]盧妍.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9).
(編輯:劉 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