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臣
【摘要】語言表達是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溝通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教學工作中必須應該注重的。農(nóng)村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這是因為農(nóng)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口語較重,公共場所較少,孩子見識少,那么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了膽怯、內(nèi)向、不會與人交流、不會語言表達的現(xiàn)狀。在實施過程中要選準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口語表達;有效教學策略;營造氛圍;訓練有方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語言表達是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溝通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教學工作中必須應該注重的。農(nóng)村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這是因為農(nóng)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口語較重,公共場所較少,孩子見識少,那么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了膽怯、內(nèi)向、不會與人交流、不會語言表達的現(xiàn)狀。在實施過程中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選準有效的實施策略是關鍵。
一、巧用課前五分鐘
有的學生在課外三五成群,經(jīng)常是侃侃而談,但面對大家卻膽量頓消。對此我的做法是規(guī)定每節(jié)課前的五分鐘為“課中課” ——口語訓練時間(其中三分鐘用于演講,兩分鐘用于評點)。要求每個學生按學號輪流上臺演講,不定期規(guī)定主題,或者自由發(fā)揮也可以,每次演講結(jié)束后,由另一個同學評點。
老師事先向?qū)W生宣布這種口語訓練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是:
(一)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演講自己圍繞某一主題寫的一段話,也可以選用平時摘抄的好的文章或片段。
(二)所講內(nèi)容不限, 但要積極健康。
(三)用普通話,聲音響亮,讓每位同學都能聽清。
同學評同學,無所顧忌,有感而發(fā),肯定中有建議,不足中有補充,常常會贏得大家的掌聲。實踐證明,這一活動對于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zhì),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
朗讀是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的學習語文,理解課文的方法,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不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對文本的解讀上,讓學生單獨讀,齊聲朗讀,分角色朗讀,有感情的朗讀等等,培養(yǎng)朗讀習慣,同時掌握朗讀技巧,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以朗讀開啟美好的一天,在反復朗讀中,感受語言之美,并深入體會課文的意境,同時鍛煉說話技巧。
三、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
小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的小學生,他們害羞,擔子小,不愛發(fā)言,也不喜歡站起來給大家朗讀,因此老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解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此老師首先要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倡導課堂民主,要理解學生的不足,學生的朗讀水平參差不齊,對于朗讀水平比較差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贊揚,少批評,少指責。同時要注意組織教學,在有學生朗讀怕的時候,其他同學要互相合作,注意聽別的同學朗誦,學習優(yōu)點,同時也能恰當?shù)刂赋霾蛔?。另外可以清楚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傾聽,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同
提高。
四、開展各種活動
比如每周發(fā)布一次新聞發(fā)布會,進行朗讀比賽、課本劇演出、參加社區(qū)活動、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主持人大賽等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發(fā)學生對朗讀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意識到朗讀是基礎,只有朗讀好了,才會在各種活動中占據(jù)優(yōu)勢,學生參加活動多了,又能切身體會朗讀帶給他們的益處。這樣互相促進、互相提高,讓活動促朗讀,讓朗讀促提高。
五、向生活要語言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老師要教會學生向生活要語言。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語言是最豐富的,如那些方言俚語、流傳下來的諺語、一些俏皮話等等,都非常富有表現(xiàn)力,掌握了這些語言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讓學生們單獨準備一個生活語言積累本,讓他們留意在家庭、社會、學校各種場合聽到的生活語言,把它們積累起來,為我所用,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同學們經(jīng)過留意搜集,涉及的內(nèi)容可謂五花八門:有鄉(xiāng)風民俗的,如“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死受窮”,“緊緊手,年年有”;有氣象節(jié)令的,如“二八月,亂穿衣”,“雞不進窩有大雨”;有富含哲理的,如“凡事回頭看”等。又如他們在向村中老者請教時,了解了“臘八粥”、“寒食節(jié)”等的來歷。學生們通過積累,生活語言多了,他們在交流中才會讓談話有生活氣息,才會幽默,生動而有趣。
六、選擇新鮮話題
在小學課本中有些教材的話題如果原搬照用,效果不一定好。教師可潛心鉆研教材,活用教材中的話題,挖掘教材中的隱性成分,能夠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話題中;同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鍛煉自己?;顒右x擇那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或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事物感興趣,如做主持人、訪問、參觀、春游或者社會調(diào)查等,這些活動都是互動性非常強的活動,小學生會非常樂意參加,主動性和積極性一定非常高,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他們能夠用心參加了,那么才有提高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的
可能。
七、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
每次進行口語表達能力訓練,老師都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情境,這樣會大大提高口語交際效果。比如,老師可以故意設計一個圈套,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鉆進去,順其自然地成為事先預設的角色,然后達到讓學生以最真實、最自然的口語交流??谡Z交際訓練,有時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他角色進行訓練,如在小品中扮演兒子、女兒或長輩,扮演農(nóng)民工或記者,也可扮演干部教授、學生等等。在表演時,讓他們進入角色,在不知不覺中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一位合格的語文老師要學會利用各種機會,“多管齊下”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