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君
【摘 要】子日:“學而時習之?!币馑紴椤皩W過的內容要經(jīng)常復習它”。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復習呢?本文利用吳加澍老師的物理知識質疑問題“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關鍵詞】質疑問題;有效;復習課
我們教師上復習課,有時難免會出現(xiàn)滿黑板的知識羅列、公式、表格以及疊羅漢似的例題,教師教起來很累,學生學起來也很枯燥乏味,復習課堂會出現(xiàn)低效和負效的現(xiàn)象。如何進行有效的復習課教學呢?本人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一、質疑物理概念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的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幾個物理概念的復習,第一步質疑:為什么引入質點、參考系、坐標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物理量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內涵,轉化為問題情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概念的物理意義,它是對物理概念質的規(guī)定。物理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現(xiàn)象、過程所特有的本質屬性,是該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征。要科學、精確、定量的描述物體運動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地思考,而教師要創(chuàng)建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通過列表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歸納質點、參考系、坐標系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再追問定量描述運動的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離地面35m樓頂上將一土制小火箭以一定速度豎直向上射出,上升了45m后開始下落,最終落到地面。以向上為正方向,拋出點為坐標原點。
1.求整個運動過程中火箭的位移和路程?
2.求相連兩時刻間的平均速度?
3.求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
4.求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的加速度?
學生通過上面的物理問題情境,就比較清楚:要定量描述運動,可以通過描述物體的位置,描述物體位置變化,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描述的不斷深入,讓學生自己歸納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第二步質疑:這些物理概念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定義,轉化為物理問題。第一步的質疑通過恰當?shù)?、全面的、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概念的內涵,那么第二步質疑,學生比較容易用自己的、簡潔的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給出表述或定義,并指出所定義概念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第三步質疑:如何理解這個物理概念及與其它物理量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隨著概念的拓展與深入,還應及時拓展外延,形成知識結構。本章主要是物理量、物理量的變化量、物理量的變化率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還不能形成知識結構,教師通過列表對比和圖像讓學生自己歸納這些物理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從圖像看物理量的變化量與變化率
通過質疑物理概念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物理概念內涵和外延,從而理解概念的全部內涵,掌握概念的外延,明確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以及與相關規(guī)律關系;并能深刻理解和熟練、靈活運用概念,進一步把概念進行深化和活化的過程,這樣的復習課堂才能綻放出它的有效性。
二、質疑物理規(guī)律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復習,第一步質疑:這規(guī)律是如何得來的或推導出來的?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轉化為物理問題。
第二步質疑:規(guī)律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內涵,轉化為物理問題。運用V-t圖象,導出表達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公式,通過這一步的質疑,讓學生自行歸納和總結規(guī)律(包括公式和圖像)的物理意義,包括對文字表述含義的推敲,明確公式和圖像的含義。
第三步質疑:怎么樣理解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從整個知識結構建構的基礎上思考規(guī)律的獲得和掌握,更關注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增加了“納入”和“完善”知識結構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不僅從整體上掌握學科的知識,在相互聯(lián)系中把握學科的概念和規(guī)律,而且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質疑問題三部曲應用于復習課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復習的全過程,特別是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同時向外拓寬、延伸,而且方法靈活,更有利綻放復習課堂的火花,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加澍.金華市物理年會講座《問題導引啟迪智慧》,2011.12.15
[2]《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案例研究》.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
【摘 要】子日:“學而時習之?!币馑紴椤皩W過的內容要經(jīng)常復習它”。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復習呢?本文利用吳加澍老師的物理知識質疑問題“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關鍵詞】質疑問題;有效;復習課
我們教師上復習課,有時難免會出現(xiàn)滿黑板的知識羅列、公式、表格以及疊羅漢似的例題,教師教起來很累,學生學起來也很枯燥乏味,復習課堂會出現(xiàn)低效和負效的現(xiàn)象。如何進行有效的復習課教學呢?本人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一、質疑物理概念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的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幾個物理概念的復習,第一步質疑:為什么引入質點、參考系、坐標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物理量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內涵,轉化為問題情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概念的物理意義,它是對物理概念質的規(guī)定。物理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現(xiàn)象、過程所特有的本質屬性,是該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征。要科學、精確、定量的描述物體運動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地思考,而教師要創(chuàng)建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通過列表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歸納質點、參考系、坐標系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再追問定量描述運動的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離地面35m樓頂上將一土制小火箭以一定速度豎直向上射出,上升了45m后開始下落,最終落到地面。以向上為正方向,拋出點為坐標原點。
1.求整個運動過程中火箭的位移和路程?
2.求相連兩時刻間的平均速度?
3.求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
4.求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的加速度?
學生通過上面的物理問題情境,就比較清楚:要定量描述運動,可以通過描述物體的位置,描述物體位置變化,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描述的不斷深入,讓學生自己歸納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第二步質疑:這些物理概念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定義,轉化為物理問題。第一步的質疑通過恰當?shù)摹⑷娴?、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概念的內涵,那么第二步質疑,學生比較容易用自己的、簡潔的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給出表述或定義,并指出所定義概念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第三步質疑:如何理解這個物理概念及與其它物理量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隨著概念的拓展與深入,還應及時拓展外延,形成知識結構。本章主要是物理量、物理量的變化量、物理量的變化率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還不能形成知識結構,教師通過列表對比和圖像讓學生自己歸納這些物理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從圖像看物理量的變化量與變化率
通過質疑物理概念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物理概念內涵和外延,從而理解概念的全部內涵,掌握概念的外延,明確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以及與相關規(guī)律關系;并能深刻理解和熟練、靈活運用概念,進一步把概念進行深化和活化的過程,這樣的復習課堂才能綻放出它的有效性。
二、質疑物理規(guī)律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復習,第一步質疑:這規(guī)律是如何得來的或推導出來的?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轉化為物理問題。
第二步質疑:規(guī)律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內涵,轉化為物理問題。運用V-t圖象,導出表達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公式,通過這一步的質疑,讓學生自行歸納和總結規(guī)律(包括公式和圖像)的物理意義,包括對文字表述含義的推敲,明確公式和圖像的含義。
第三步質疑:怎么樣理解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從整個知識結構建構的基礎上思考規(guī)律的獲得和掌握,更關注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增加了“納入”和“完善”知識結構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不僅從整體上掌握學科的知識,在相互聯(lián)系中把握學科的概念和規(guī)律,而且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質疑問題三部曲應用于復習課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復習的全過程,特別是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同時向外拓寬、延伸,而且方法靈活,更有利綻放復習課堂的火花,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加澍.金華市物理年會講座《問題導引啟迪智慧》,2011.12.15
[2]《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案例研究》.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
【摘 要】子日:“學而時習之?!币馑紴椤皩W過的內容要經(jīng)常復習它”。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復習呢?本文利用吳加澍老師的物理知識質疑問題“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關鍵詞】質疑問題;有效;復習課
我們教師上復習課,有時難免會出現(xiàn)滿黑板的知識羅列、公式、表格以及疊羅漢似的例題,教師教起來很累,學生學起來也很枯燥乏味,復習課堂會出現(xiàn)低效和負效的現(xiàn)象。如何進行有效的復習課教學呢?本人在復習課中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談談質疑問題三部曲如何綻放有效復習課?
一、質疑物理概念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的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幾個物理概念的復習,第一步質疑:為什么引入質點、參考系、坐標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物理量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內涵,轉化為問題情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概念的物理意義,它是對物理概念質的規(guī)定。物理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現(xiàn)象、過程所特有的本質屬性,是該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征。要科學、精確、定量的描述物體運動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地思考,而教師要創(chuàng)建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通過列表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歸納質點、參考系、坐標系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再追問定量描述運動的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離地面35m樓頂上將一土制小火箭以一定速度豎直向上射出,上升了45m后開始下落,最終落到地面。以向上為正方向,拋出點為坐標原點。
1.求整個運動過程中火箭的位移和路程?
2.求相連兩時刻間的平均速度?
3.求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
4.求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的加速度?
學生通過上面的物理問題情境,就比較清楚:要定量描述運動,可以通過描述物體的位置,描述物體位置變化,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描述的不斷深入,讓學生自己歸納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內涵。
第二步質疑:這些物理概念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定義,轉化為物理問題。第一步的質疑通過恰當?shù)?、全面的、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概念的內涵,那么第二步質疑,學生比較容易用自己的、簡潔的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給出表述或定義,并指出所定義概念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第三步質疑:如何理解這個物理概念及與其它物理量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概念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隨著概念的拓展與深入,還應及時拓展外延,形成知識結構。本章主要是物理量、物理量的變化量、物理量的變化率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還不能形成知識結構,教師通過列表對比和圖像讓學生自己歸納這些物理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從圖像看物理量的變化量與變化率
通過質疑物理概念三部曲: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物理概念內涵和外延,從而理解概念的全部內涵,掌握概念的外延,明確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以及與相關規(guī)律關系;并能深刻理解和熟練、靈活運用概念,進一步把概念進行深化和活化的過程,這樣的復習課堂才能綻放出它的有效性。
二、質疑物理規(guī)律有效復習三部曲
以必修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復習課為例,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復習,第一步質疑:這規(guī)律是如何得來的或推導出來的?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轉化為物理問題。
第二步質疑:規(guī)律是什么?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內涵,轉化為物理問題。運用V-t圖象,導出表達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公式,通過這一步的質疑,讓學生自行歸納和總結規(guī)律(包括公式和圖像)的物理意義,包括對文字表述含義的推敲,明確公式和圖像的含義。
第三步質疑:怎么樣理解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這一步的質疑是把物理規(guī)律的外延,轉化為物理問題,讓學生從整個知識結構建構的基礎上思考規(guī)律的獲得和掌握,更關注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增加了“納入”和“完善”知識結構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不僅從整體上掌握學科的知識,在相互聯(lián)系中把握學科的概念和規(guī)律,而且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質疑問題三部曲應用于復習課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復習的全過程,特別是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同時向外拓寬、延伸,而且方法靈活,更有利綻放復習課堂的火花,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加澍.金華市物理年會講座《問題導引啟迪智慧》,2011.12.15
[2]《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案例研究》.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