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興華
作為一名教師,上好每節(jié)課是我的美好愿望,我甚至在乎每一次上完課的感受,如果自己不滿意,又怎能讓學生滿意?記得在有關(guān)“有效教學研究”專題的教研活動中,教研員老師曾提出: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教出讓學生喜歡的課就是好課,就是有效教學。牢記這一點,針對我們學生基礎薄弱、普遍重理輕文的情況,我想我的語文課,可以進行因“材”施教的嘗試,盡量做到“一課一得”,不求跌宕起伏,不求精彩紛繁,但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一些,活動單一一些;知識學習專注一些,訓練扎實一些。盡量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能在原來基礎上有所提高;盡量提高自己教學有效性,讓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指導應該有所側(cè)重”。以語文必修一、二的散文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例,我進行了一些嘗試,也有了一些收獲。
散文閱讀教學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認知、對話、想象和審美的過程。終極目標是學生理解文本,獲得知識,升華情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語文能力等。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人格魅力或獨特的教學風格去感染學生,那么可以嘗試用科學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維設計課堂教學。
首先,我認為教學過程應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順序。比如,對一篇課文的學習,就應該讓學生先對文本有一個整體認識,然后再進行局部分析。要做到整體把握不肢解課文,問題設計應有思維含量,通過問題的引領將學生帶入文本之中。例如《記念劉和珍君》,我是這樣處理的:對照注釋一解題之后,設計以下幾個問題:課文哪幾節(jié)集中寫了劉和珍君的事跡?一二兩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作用是什么?六七兩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很快,學生就能夠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再如《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先以梁啟超少年時一次巧對對子的故事導入,讓學生認識到少年梁啟超的過人才華,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出學者梁啟超“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總體形象特點,以此為綱,理出全文內(nèi)容。對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散文的教學,考慮到學生高中階段學習的散文篇目有限,兼顧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不惜花費一整堂課的時間,帶著問題,引領學生逐段把握文意,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認真領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為下一步的閱讀與欣賞打下牢固的基礎。
其次,在片段學習上,必須把握好語言表達和思想的關(guān)系。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決定了散文的教學應該充分重視語言和思想的邏輯關(guān)系。文章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是圍繞主旨而寫,只是有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角度的不同。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注意辨析表達方式的不同。如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作者對梁任公先生演講時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甚至是演講稿都作了精彩生動地描寫,描寫之中飽含仰慕之情。這些描寫似乎還不足以表情達意,作者干脆直接抒情“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著無限的景仰……”“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時能有幾人?”這樣學生就能分辨出描寫和抒情等不同的表達方式及作用。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語言背后的豐富的內(nèi)涵。如《荷塘月色》中,在學生梳理出作者的情感思路,認識到作者的情感是矛盾復雜的基礎上,再通過“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薄斑@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薄暗乙詾檫@恰是到了好處”等領會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逗商猎律泛汀豆识嫉那铩穬善恼轮械膶懢岸温洌际俏覀冞M行語言鑒賞品評的極好的材料。引導學生體會作家的語言風格及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極有必要,這時候老師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的學生,搭建一個對話平臺,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展開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深入文本,結(jié)合語境,感悟、品味、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妙處,更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在對話中逐步學會有條理的表情達意。事實上,學生對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品析也極其精彩。例如: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動詞“畫”的表達作用,有位同學是這樣說的:“畫”寫出了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荷葉上作畫,以實寫虛,寫出了光與影的動態(tài),富有靈動之美。
再次,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文章精彩片段。很多師生還沒有意識到背誦現(xiàn)代散文的重要性,以為只有古代詩文才值得背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熟讀背誦現(xiàn)代散文,學生可以獲得比背誦古代散文更加強烈的感動和啟悟,并獲得良好的現(xiàn)代漢語語感和文學語感?!队浤顒⒑驼渚芬蟊痴b二、四兩段,同步練習要求仿寫第四段,以“考試之后”為題,寫一個片段。恰好學生剛剛進行了一次化學測試,學生仿寫得何其精彩。
仿寫片段:
我們上午剛剛考完化學,下午便得到消息,說老師居然把卷子全部都改完了。雖說卷子不是很難,但我做起來,仍不是那么得心應手。當我和其他同學對答案時,才對了幾道題,我就錯了一道選擇題,被扣了3分,竟不敢再對下去了。這時就有人傳言,說我考了97分,我對這傳言竟頗為懷疑,就錯了一題?其余題目都對啦?一向,我就很粗心,從來,我對自己就缺乏信心。
然而,第四堂課便證明這是事實了。沒錯,我真的考了97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作證的便是我親愛的試卷,還有我高興得合不上的嘴巴。
接著老師宣布:90分以上,十二個人;
接下來又宣布:97分,最高分。
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也許,我要更加自信一些,更加從容地去面對每一次考試。
在點評習作時,同學們不由得為自己精彩的仿寫而喝彩。
有效教學研究,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有所獲,語文知識與能力得切實的提高。只要每位語文教師都做一個有心人,語文課堂就會煥發(fā)出它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師生共享成長進步的快樂。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