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海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注重物理學科與生活的聯系,突出物理學科的實踐性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要求.
一、STS教育的內涵
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簡稱,STS教育指的是將科學教育與社會生活和發(fā)展聯系在一起,既要考慮到新的科學技術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考慮到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就是要發(fā)展學生的主動參與能力,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緊密聯系,在科學和技術的關系上要注重發(fā)展技術教育,在科學和社會的關系上要發(fā)展社會實踐能力,注重物理和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發(fā)展.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
教育的特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的特點:第一,注重物理學科的實踐性特征.STS教育強調學生在物理學科中的積極參與,主張學生要不斷參與物理的實驗和觀察,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實踐性.第二,STS教育強調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開展.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突破傳統(tǒng)課堂的時空限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包括課堂討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課堂組織方式,也包括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第三,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高中物理教學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制定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的課程目標,開展能夠全員參與的學習過程,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課堂環(huán)境.第四,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并重.STS教育強調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關注物理課程產生的結果,而且要關注物理課堂開展的過程,關注學生參與物理課堂的表現,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價值觀的發(fā)展.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
教育的策略
1.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重生活性.STS教育注重學科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在社會生活中獲取教育的素材,在學生熟悉的教育素材中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高中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育內容的設計中,教師要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連的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講“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時,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當地的情況,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地鐵的勻速圓周運動為例子進行講解.在課堂教學開展前,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前置性作業(yè)——“去地鐵中體驗速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以頭腦風暴法的形式引導學生回憶,在地鐵中體驗速率產生的疑問或感想,然后將學生的疑問集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這節(jié)課的學習.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問題集中為以下有效問題:第一,在地鐵轉彎時,會產生失重感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用力的分解圖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第三,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事物的設計原理與此相同?在個人體驗結束后分小組討論,在地鐵轉彎時的失重感原因是什么?將教學內容的開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
2.教學過程的組織要突出學生主體.在有效控制課堂秩序過程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是在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的難點.教學過程是需要教師調控的.首先,教師需要課堂的反饋,學生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難題,在討論中最大的爭議是什么,教師要及時了解并且反饋給學生.其次,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調整和掌握是對以下三個方面的控制最關鍵:環(huán)境控制,主要是課堂的情緒,積極是好的,但是絕對不可以失控;知識控制,所講授的知識點要從學生的接受水平出發(fā);思維控制,讓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集中,處于最佳的積極狀態(tài).
例如,在講“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給學生合作小組提供實驗器材,通過實驗器材的演示,讓學生看到什么是電磁,電磁的體驗是什么.再進行實驗公式的推廣.這種方式,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轉變?yōu)橄鄬χ庇^形象的教學情景,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較為直觀的理論知識.
3.物理課堂的延伸要注重實踐性.加強物理學習的課外實踐是促進物理知識理論轉化到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知識只有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內化和吸收,課外實踐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高中物理的課外實踐,既包括在生活中不斷認識發(fā)現物理現象,運用物理知識,也包括在學校的物理實踐基地進行觀察,觀察物理在社會實踐中的有效運用.
例如,在講“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后,教師讓學生找出五種靜電現象,并分別解釋靜電現象產生的原因.學生不僅找到了各種靜電現象,而且在解釋靜電現象原因的過程中,還總結出什么東西和什么東西摩擦容易產生靜電現象,促進了學生對靜電現象的進一步學習.
綜上所述,STS教育注重高中物理學科和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主張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外生活中不斷實踐物理知識,促使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