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生
摘 要:課本的話題也就是社會熱門話題。教材編寫者的目的就是讓英語教學生活化。筆者在這篇論文中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幾個方面淺談了怎樣讓英語教學更加貼近生活。
關(guān)鍵詞:生活化;教學導入;教學活動;語法知識;英語作業(y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53-01
語言源于生活,脫離實際生活的語言是不真實的。一個語言枯燥的課堂是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它才會綻放魅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應(yīng)巧妙地將授課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讓英語走進生活,讓生活再現(xiàn)英語,讓我們的英語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課堂小社會,生活大社會,課堂生活化,生活即課堂”。教師可從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入手,強調(diào)英語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英語課堂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綜合應(yīng)用語言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
一、教學導入生活化
課本的話題也就是社會熱門話題。教材編寫者的目的就是讓英語教學生活化。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將課本主題與熱門話題相結(jié)合,使英語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精心創(chuàng)設(shè)情景,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設(shè)置問題,以獲得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問題的導入性和激發(fā)性。
如教學First Aid時,筆者先講述某高速公路一起汽車追尾事故:A driver was attacked by a car and died on the way to the hospital. If you were a passer-by, what should you do? 頃刻間,學生迫不及待地提供急救措施:止血、輸血、打電話、人工呼吸、送急救中心。于是一系列有關(guān)的生詞injured medical care bleed breathe use the mouth-to-mouth way, start one′s breathing, deal with…從學生嘴里說出,詞匯教學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平時收集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導入真實事件,使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貼近現(xiàn)實生活,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關(guān)注生活中英語問題的意識。
二、教學活動生活化
教學活動生活化,即把生活中的情景引進課堂,讓學生來訓練或進行角色扮演,或?qū)ι钪械囊恍┈F(xiàn)象進行討論。筆者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開展英語活動課,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體驗語言。
例如,在學Friendship時,我設(shè)計情境讓學生來表演。情境一,好朋友想要你在英語考試中幫他作弊,你怎么拒絕?情境二,好朋友把你的自行車摔壞了,你怎么辦?學生們很感興趣,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和感受講述個人的觀點,回答如下:⑴refuse to let him look at my paper/tell him to study hard /tell him to look at others/promise to help him in study;⑵let him get my bike repaired/get the bike repaired by myself tell him to be careful next time/say nothing.這樣的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參與的熱情,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又如在教First Aid For Burns時,我請三位學生分別假裝是一度燒傷、二度燒傷、三度燒傷的患者,要求英語描述出自己的燒傷情況。再請三位急救志愿者上臺為他們急救,一邊做動作,一邊用英語描述,然后組織討論學生的急救行為是否恰當。通過模擬真實的生活情景,學生們大量運用書本上的句子,興趣高漲,對課文內(nèi)容印象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許多同學課后說,通過學這篇課文,既學了英語知識,又學會了急救常識,真是一舉兩得。
三、語法知識生活化
語法課如何體現(xiàn)語言的生活性和交際性,如何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筆者利用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拉近教學與生活的距離,使深奧的問題淺顯易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知識。
例如用游戲介紹虛擬語氣,教師要求學生在紙上用英語寫出將來想做什么樣的人和將來想做的事,請同學用虛擬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讀出來。又針對個別學生上課容易打瞌睡,我用“虛擬語氣”設(shè)計了一個接龍游戲“If I slept in English class,………”(如果我在英語課上睡覺,……)。學生們饒有興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在討論和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上課睡覺的很多害處,在歡笑中記住這難忘的一課。又如講授被動語態(tài)時,筆者借用李清照《如夢令》“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筆者要求學生分別扮演李清照和侍女進行一問一答,體會被動句和主動句在信息焦點上的差異。學生回答情況如下:
How are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The rain destroyed the flowers
這樣將學生的思考對象從陌生的語法知識轉(zhuǎn)移到熟知的宋詞佳句,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降低問題的難度,使學生感覺英語就在我們身邊。
四、英語作業(yè)生活化
做人文氣息的作業(yè)。人文氣息的作業(yè)更加聯(lián)系實際,比傳統(tǒng)的抄寫要有意義的多。一次在介紹完西方文化圣誕節(jié),我鼓勵學生給圣誕老人寫封信,滿懷激情的學生向圣誕老人表達著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祝圣誕老人新年快樂,有的祝圣誕老人長命白歲,年年都給小朋友送禮物,有的要請圣誕老人到自己家做客等等。一名學生興致未盡,下課后一個勁地要我把她的信帶給圣誕老人幫助她實現(xiàn)新年愿望;在學習過家庭成員稱謂和各種職業(yè)后,可以讓學生用卡紙做一張個人名片來介紹自己或者家人的姓名、年齡、職業(yè)等。在學習過 “Do you like to sing? Yes, I do. / No, I dont.” 時可以讓學生課下調(diào)查一下爸爸、媽媽的愛好。這些活動都能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才智,運用了所學的知識。
總之,生活化的英語教學的構(gòu)建歸根結(jié)底就是要把無生命的語言與有生命的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使英語生活化,教學生活化。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上感受英語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由單純的學語言轉(zhuǎn)化為用語言來生活,提高學習的熱情,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更好地生活,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 正.語法教學在交際法課堂上的實現(xiàn)與提升[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1):2.
[2] 趙健成.英語課堂,讓學生說like [J].師道,2007(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