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霞
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就是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中學生數學自學能力對于學生一生的學習、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筆者根據自己的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從教給學生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四個層面,談談培養(yǎng)初中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數學自學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94-01
學生自學能力其實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性的能力,是在教師的悉心培養(yǎng)下,以自己的主觀努力自主領會、掌握知識,形成自己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好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并對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做出恰當的選擇和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現代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便捷的手段。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種復雜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 筆者根據自己的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從教給學生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四個層面,談談培養(yǎng)初中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和體會。
一、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數學知識的能力
學生自讀技能的訓練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基礎。數學自學能力是在教師的親自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數學課本或有關參考資料,深入理解和領會其中重要知識的內在含義,形成相應的解答練習或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讀的方式有粗讀、細讀、精讀。粗讀就是把數學材料的內容瀏覽一遍,知道其中大概意思;細讀就是把數學材料中的內容從頭到尾仔細地鉆研一遍,要讀懂其中概念、定理、公式、原理、法則和例題的應用范圍、適用范圍、解題思路;精讀就是在粗讀、細讀的基礎上還能領會數學閱讀材料內容中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能分清內容中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能掌握重點和難點內容,能用精煉的語句概括所閱讀內容的精髓之處。這樣長期、持續(xù)的訓練,學生可以形成符合自身認知特點的自讀技能,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讀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自學能力指引了方向。
二、 培養(yǎng)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意識
教師在授課中,應該強調理論聯系實踐,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具體實踐中,從實踐中找答案、尋方法、探結論。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是數學教學過程改革的結果,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具體應用,學會運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愿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近幾年的初中升學考試題型來看,題目形式靈活,綜合實踐性強,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加強訓練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而且要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為了加強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上下功夫,在教學中應從數學應用的角度處理數學、闡釋數學、呈現數學,注重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生身邊問題,注重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展開數學教學,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注重在應用數學中傳授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把教學的主線放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從而激活學生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拓寬思維的積極性,最終通過激活思維加強了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為培養(yǎng)數學自學能力提供了方法。
三、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操作是以教師的外部操作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活動方式,如實驗、畫圖,板書,演示等教學操作具有客體性、外顯性。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倡導的"從做中學",陶行知先生倡導"教學做合一"都強調讓學生"做",讓學生學會動手操作。因為學生不動手操作,我們既看不出他知識與能力的水平,也看不出學生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學生只有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其自主性,主動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也只有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學得主動輕松,掌握知識靈活牢固。如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時,帶領學生一起動手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一個角,然后用量角器測量這個拼角的度數得到一個平角?;蛘咧苯佑昧拷瞧鞣謩e測量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然后把這三個內角的度數相加得到一個平角。這動手操作形象具體,有令人信服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闡述原理,推理論證,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所學的結論,而且還從中學到了"割補"的說明方法。鞏固了學生的基礎,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學生對數學自學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和能做練習或解答一般性的作業(yè)層面上,還要在學生深入理解書本內容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的訓練,達到理論和實踐的融合與貫通,抓住精神實質,解題時要求學生想出不同于書本上的解法和解釋去探索書中的定理、公式和例題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來的,其證明和解答又是怎樣想到的,所使用的數學解題方法又是什么,公式、定理等結論能否加以推廣使用,條件是否多余等。這些問題的處理方法要求學生不但能獨立思考書本上明擺著的知識,而且更要去思考隱藏于書里但看不見的知識,只要各種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相互協調發(fā)展,就會激起學生愛科學并且更愛數學的思想熱情,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善于思考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自學能力夯實了基礎。
總之,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自身文化素質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發(fā)揮了學生自身內在的動力,為探究科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