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理念也面臨著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形態(tài)已經不適合現(xiàn)代的教育工作。為了滿足現(xiàn)今的教育需求,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教學空間的設計要向多元化、可彈性使用教學空間的方面發(fā)展,改變傳統(tǒng)的站排、標準化教師空間設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空間。
關鍵詞:教育理念;空間設計;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62-01
在我國教育問題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伴隨著國家教育的改革,小學教育將會步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代。小學教育是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首要階段,在人的一生發(fā)展中有著決定性作用,也是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當代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與趨勢
1、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發(fā)展。教育理念是人們對教育發(fā)展的認知,其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思想、教育信念與教育觀點等方面?,F(xiàn)代教育理念的誕生,指引著教育工作者要圍繞“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展開教學工作。
2、當代小學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趨勢。當代教育在不斷強化小學教育的發(fā)展,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將小學教育視為整個教育的根本基礎,而且主張開展個形各異的特色理念教育,不斷嘗試新的改革內容,也就出現(xiàn)了一種新局面,對各國的小學教育發(fā)展起到了一定影響。
(1)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注重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的結合是當代教育理念重要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提高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生的情感因素的養(yǎng)成與利用。提升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做到相互學習,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一般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自己獨自進行講解,常常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單單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不注重對象的研究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強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地位,加大參與程度,從而使學生可以將老師傳遞的知識和自己獲取的含義相結合,充分理解其重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鉆研能力,能夠離開教師進行自我發(fā)展;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進行學習,從而培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于正確學習態(tài)度,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2)教育的多元。溝通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一方面對世界各國文化的學習,加強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是人類面對著許多共同問題,如環(huán)境污染、疾病防控與貧困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各國之間進行合作,共同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為此,教育部門要求在小學生階段就應該學習多文化,加強多文化教育力度。
二、當代教育理念小學空間的分析
1、當代教育理念的小學空間具有的特征屬性??臻g使用的靈活性,在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和個別化時,教室空間不能只是一個提供教學的場所,要能滿足教學目標和教學工作的需求,在教室空間的設計過程中,要向多功能方面進行設計,應用更為靈活的設計戰(zhàn)略;空間形態(tài)要具有多樣性,由于小學生存在年齡上的差異,因此需要的也就不行同。規(guī)劃空間形態(tài)的多樣性,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選擇方案;空間的舒適性,教室是學生和教師每天生活的主要區(qū)域,影響著教師與學生的情緒以及學習效率等。
2、當代小學教學空間的要素分析。教學空間環(huán)境嚴重影響著學生與教師的學習工作。影響教學環(huán)境的因素主要有組織形式、物理環(huán)境與設施環(huán)境。
(1)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不同對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深遠影響。經過研究分析,如果教室空間組織不規(guī)范,導致空間過小,學生的活動密度過大,會讓學生產生情緒上的煩躁,影響學習質量。(2)物理環(huán)境因素是指光線、室內溫度與裝潢顏色等。如果對這些處理的不合理也會對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影響,物理環(huán)境的妥善處理也非常重要。(3)教學設施的選用。教學設施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包括教學用品與學習活動采用的手段。能否滿足學生的教學活動基本需求,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當代教育理念的小學空間設計與研究
1、設計獨立的教學空間。教學空間的設計要以當代教育理念為基礎,依據課程教學、師生的學習活動以及環(huán)境設施等方面綜合因素的分析結果,能夠滿足不同課程、不同教師的工作方式等需求。
(1)班級教室空間。教室空間要有多方面功能,不僅要增加學生的活動范圍,還要提供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如大屏幕的使用。教師工作空間。教師一般的生活區(qū)域主要是在辦公室與教室,在辦公室的設計中,要合理安排老師的作業(yè)空間,提供其需要的各種設備。(2)學習空間的多用途性。在先進教育理念的促使下,教室空間在多功能方面要有明顯的提升。設置多用途空間時,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不同學習人數的需求進行設置。(3)生活服務空間的設置。生活服務空間包括衛(wèi)生間與食堂等方面,一個良好的生活服務空間會給師生帶來一種好的心情,提升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可以間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合理設計班群教學空間。班群教學空間通常是幾個班級之間共同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其中各個班級之間不僅有獨自的教學空間,也有共同的開放空間。
(1)班群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主要可分為直排式、自由式與口字型形式。合理使用組織形式,可擴展學生的學習活動范圍,減少學生密度,充分利用資源。(2)班群共同使用一個多用途學習空間,靈活性較大,既可幾個班級也可幾個年級,甚至可以分配學習任務進行個人學習。(3)教師使用空間。在進行班群教學時,要為教師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與學生交流的空間以及準備工作空間。這樣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先覺,現(xiàn)代建筑理論[J].建筑結合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新成就.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04).
[2] 張 偉,田 青,整合與擴展—從環(huán)境教育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J],學苑出版社,2012(06).
[3] 張澤蕙、曹丹庭編著,中小學校建筑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04).
[4] 董華、張原主編,中小學建筑設計圖說[J]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