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保
摘 要: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在目前的中小學課堂教學中轟轟烈烈地進行著,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學生不能友好相處,課堂喧嘩,小組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學生討論內容混亂,出現(xiàn)“搭車”現(xiàn)象,評價學生學習較偏等。文章結合實踐經(jīng)驗,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初中科學教學 合作學習 常見問題 分析對策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是我國新課程提倡的最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是我們目前中小學教育極其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活動,合作學習將合作、競爭和個人行為融為一體,進行優(yōu)化,加以利用,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時代的需要,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但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尋找對策。
一、初中科學合作學習的常見問題調查
二、初中科學合作學習的常見問題的分析對策
問題一:組內成員不能友好相處。這一問題主要是由于合作學習小組中的學生彼此是異質的,他們有性別、學業(yè)成績、能力、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我們平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小組中有優(yōu)等生、后進生、中等生,組內具有異質性。而各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使各組之間具有同質性,每個小組都是全班的縮影。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為保證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組內異質往往使學生不能友好相處。
對策:采用合作性獎勵結構,讓學生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榮辱與共,息息相關”的思想意識,并不以他人的失敗為前提,意識到一個人的成功能夠幫助別人取得成功,各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他們必須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等觀念。因此,他們就會和睦相處了。例如: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中,“消化系統(tǒng)是如何工作”這塊內容采用小組合作游戲的教學方式:一位學生扮演食物,另外11位學生分別扮演每個消化器官,這樣就需要小組同學之間友好合作,各角色才能按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完成表演,如果小組同學不能友好相處,根本無法完成游戲。
問題二:課堂喧嘩。合作學習帶來較傳統(tǒng)教學更大的噪聲,噪聲太大,以至于學生難以聽清彼此的說話聲,小組內無法進行正常討論。這是因為合作學習要求所有教學動態(tài)因素(指教師和學生)都應當保持互動,特別是合作性互動造成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
對策:(1)讓所有的活動都停下來,使合作環(huán)境保持安靜,小聲告訴或提醒學生小聲討論。(2)利用某些信號提醒學生,如鈴聲、手勢、哨聲等。(3)可以用小組加分,對噪聲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小組進行獎勵。例如:在《蝸?!方虒W中,初一學生使用放大鏡特別興奮,彼此之間總想搶著玩,高聲叫著奪來奪去。我們試用“哪一組同學能安靜地、輪流學會使用放大鏡,課余時間可以繼續(xù)使用放大鏡”,學生各組之間就彼此競爭著上進。
問題三:小組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成員往往習慣單獨做他們的作業(yè)單,而且認為只要他們做完了就行了,根本不考慮他們的同伴是否同樣理解學習內容。沒有充分利用合作的優(yōu)勢,各自為政,經(jīng)常無法按時完成任務。
對策:(1)減少小組的作業(yè)單的數(shù)量,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期間,每組只發(fā)一份作業(yè)單;例如:探究蝸牛的視覺、觸覺、聽覺等感覺器官時,每小組只發(fā)一份實驗探究單。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各自為政,從而不得不在一起合作,充分利用活動時間完成任務。(2)對一些答案較為簡短的問題,可以采用使用一面寫有問題、另一面寫有答案的抽認卡。讓每組學生把答對的抽認卡放在一起,把沒能答對的放在一起,學生再對沒能答對的進行練習,直至把這些問題答對為止,然后,就整套抽認卡上的問題進行練習,直至每個學生都能百分之百地答對為止。
參考文獻:
[1]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人民大學出版社.
[3]王鑒.合作學習的形式、實質與問題的反思.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