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娜
【摘 要】閱讀是聽,說,寫的基礎!有效閱讀是成功的前提,快速而有效的閱讀要求學生具有有效的閱讀方法,改變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本文通過分析英語閱讀中的一些習慣,提出有效閱讀的策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關注;習慣;快速;有效
一、英語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積累,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想象力,改善我們的思維品質(zhì),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杜=蛴⒄Z課程標準》中也把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當作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那么閱讀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通常所說的閱讀能力大致由這幾個方面構(gòu)成:一是檢索能力,即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對文章從內(nèi)容到形式以及語言的理解程序;三是分析能力,即對文章從內(nèi)容到形式各個方面進行分析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四是歸納能力。當然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離不開“讀”字的,那么如何在初中生中加強讀的訓練進而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呢?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gòu)建閱讀知識體系。閱讀包含了對母語和第二語言的閱讀,學習第二門語言,應該以閱讀為主。只有讀懂讀透,深刻理解,才能領悟語言的真諦,才能掌握并運用好語言。讓學生從文章中得到樂趣,才能激發(fā)其繼續(xù)閱讀的動力!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閱讀習慣。這些習慣有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有的就只能降低閱讀的速度,削弱了理解的程度,不能準確地抓住文章的信息。不良的閱讀習慣大概有以下幾種:
1)逐詞閱讀
閱讀時,沿著文字從左向右移動,一次只看一詞,腦子里不考慮句子的意思,不考慮其在文章中的功能和意義,這樣閱讀的效率甚微。
2)有聲閱讀
閱讀中除了用眼和腦,還動用了嘴。閱讀應該是默讀,不是朗讀。兩者訓練學生的目標不同,閱讀時,一眼能看到的詞越多越好,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3)回視
一種常見的閱讀嚴重現(xiàn)象。閱讀過程中時不時往回看,一篇短文章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讀完,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隔斷了連貫的意義,妨礙對閱讀材料的全面理解。
4)頻繁查字典
閱讀過程中只要遇到不熟悉的單詞就停下來翻查字典,英語單詞多為一詞多義,哪個意義合適是需要推敲的!
要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得改掉上面這些常犯的閱讀不良習慣,幫助學生訓練快速有效的閱讀方式。例如,讓有回視的學生盡量避免在嘈雜的環(huán)境閱讀,擴大閱讀范圍,不要拘泥于語法,把優(yōu)美的詞匯和句子先放一邊。教學生如何從文章的大意中猜測生詞的意義,通常,上下文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個詞的解釋。
二、高效的閱讀
高效閱讀,是指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閱讀是帶一定目的地閱讀某篇文章,獲取信息。英語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需求選擇一些和學生水平相當?shù)?,富有教益的書和文章,指導學生閱讀。
加強閱讀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閱讀在中考中的比重很大。教師計時,學生開始閱讀,記錄下自己所花的時間,計算出學生的閱讀速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檢查學生是否有提高,相類似的還有限時閱讀,在一段時間后進行對比! 速度不是閱讀能力的唯一標準,提高速度的同時,也要提高理解能力,提高題目的正確率。
三、加強課堂閱讀指導
老師一定要在吃透教材,著眼全局,篩選出重點和難點,對教學難點設置好坡度,讓學生有“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重點要鮮明新穎,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要學會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
四、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訓練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速度,但是如若放松,速度就會下降,此外,理論掌握了,技巧未必能實踐得好,要保證較高的閱讀速度,必須不斷實踐,堅持積累。教師向?qū)W生推薦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讀物,推薦學生觀看一些有名的電影來了解一些英美文化。介紹英美社會文化、科學技術(shù)、風土人情、思維方式等風趣幽默的短文?!吨袑W生英語》、《英語周報》、《新概念英語》等都是較好的閱讀材料。告訴學生泛讀不同于精讀,泛讀廣泛、大量、快速,故重點放在針對問題快速地捕捉信息上。鼓勵學生借一些課外讀物,自己安排時間進行閱讀。
五、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整體提高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是僅使一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使他們在個體水平增長的同時,促進整體能力的提高。事實上,學生自身水平不平衡,這就使得教學有較大的難度。如果進度快,程度差的學生必然會“消化不良”;如果放慢進度,程度好的就會覺得“吃不飽”;而對于中間生,放慢或加快速度,則會使其處于“半饑”或“半飽”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jù)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中適當分層。在課堂教學中,要兼顧三種不同的學生對象,有比例的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知識結(jié)構(gòu)。
閱讀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托,充分利用閱讀課的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教師精講,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科學的閱讀技巧,不斷提高閱讀速度與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英語閱讀技巧》.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2]《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2011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靖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