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
摘 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決定了民族藝術的厚重。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民族藝術的滲透,是讓學生更好的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最佳途徑,這不僅需要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F(xiàn)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藝術的滲透做出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民族藝術;教學方法
小學美術中民族藝術的滲透不僅能夠有效保證中華悠久文化、歷史、藝術得到有效的傳播和發(fā)揚,更能夠讓小學生從小就認識到民族藝術的巨大魅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美術中民族藝術的滲透勢在必行。
一、提高小學美術民族藝術滲透的重視程度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對小學生美術學習的重視性明顯不足,對小學美術學習過程中民族藝術的滲透更是微乎其微。但是要想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傳統(tǒng)的悠久、藝術的精妙,就必須提高對小學美術中民族藝術的滲透的重視程度。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設定教學目標,對民族藝術的滲透也應該有一定的要求和策略。比如,一堂陶藝綜合課,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陶藝幾千年的歷史?在這里,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陶瓷藝術的美,或者走進陶藝館,引導學生去欣賞陶土的魅力。讓學生了解陶瓷的文化對學生的美術學習也有重要意義,再直接點請學生動手制作泥塑,親自體驗陶泥幾千年的歷史。民族藝術和美術學習相輔相成,對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美感的有效提高來說可謂事半功倍。
二、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
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學美術中的民族藝術,還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幫助。比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的《水墨山水畫》時,可以出示一幅山水圖,先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一幅水墨畫,無論質量好壞,至少能讓他們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能夠提前體驗我們中國的繪畫國粹:濃淡干濕的變化,各種毛筆所表現(xiàn)出來的筆法等。當然,在學生親自動筆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造繪畫的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畫的無限魅力和藝術成就,這樣學生將會從心底自然萌發(fā)出對于民族美術的無限熱愛和崇敬,這對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嘗試后,老師再用畫家表現(xiàn)的山河,以及自己的示范向學生講解,充分發(fā)揮了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
三、要將小學美術民族藝術的滲透落實到生活實踐中
生活中處處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偉大祖先的智慧和藝術,小學美術教學可以與具體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無時無刻不體會到美術中所蘊含的民族藝術。例如,敦煌壁畫、虎頭鞋、窗花、中國結、剪紙、春聯(lián)、年畫等,我們都可以利用教師的示范或者是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所在,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這樣學生對美術將會有全新的思考和認識。比如,三年級的《門窗墻》一課中,我們就可以將學生帶入大觀園,去欣賞我們故宮中的各種門窗墻。比較蘇州園林里的門窗墻和故宮里的門窗墻的區(qū)別。用各種比較和欣賞的方式,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小學美術民族藝術的滲透應該從小培養(yǎng),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弘揚中華民族藝術是每一個公民身上的責任,我們應該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讓小學美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美術中所蘊含的民族藝術。世上一切形象中,最吸引眼球的首先是最美的事物,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發(fā)揮想象,每件作品都會有意外的呈現(xiàn)。相信經(jīng)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小學美術中民族藝術的發(fā)展將會更加光明。
參考文獻:
楊曉丹.讓“中國風”吹進美術課堂:淺析傳統(tǒng)美學元素的融入[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10(11).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