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鋒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一個傳統(tǒng)學科,為青少年的語言教育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但是多年來始終缺乏創(chuàng)新,沒有充分發(fā)掘和利用教材的文本進行細讀和研究。隨著新課改和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方向,通過對閱讀教學文本的細讀來促進字詞的學習、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剖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并結合蘇教版語文課本中的范例,分析了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要求
文本細讀,顧名思義就是以教材的文章為根本,對于作品品詞逐句,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品味其中內涵,并且對于其精彩之處給予點評和吸收,將其能夠運用自如。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基礎知識和閱讀水平的積累,簡化課程學習資料,充分利用好最基礎的課本,發(fā)揮其應有的學習指導的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有必要對于本文細讀的具體要求進行界定,基本上的順序為:總—分—總。
1.能夠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首先,對于教材中的課文,最重要的是在進行過粗讀之后,要整體上把握其中心思想,這是文章的最根本的導向和目的,只有掌握中心思想,才能夠進一步地對詞句進行細讀,如果整體的基調理解有偏差,那么后續(xù)的詞句理解便毫無意義,因為詞句的編排都是圍繞中心思想展開,離開了中心思想,這些詞句的細讀便很難是作者原有的意圖。這一步驟來說相對是比較基礎的、也是比較容易的,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去討論,發(fā)揮自主性,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且進行不同意見的闡述和交流,去理解對方的思路,在思辨中改進自己,取得進步。
2.對于好詞好句的品鑒和積累
在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就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對于文中一些具有深刻含義的好詞好句進行剖析,去品讀他們對于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關鍵作用,并將一次詞句整理出來,在寫作時進行模仿。特別是對于教材中的一些文言文課文,要逐字逐句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其獨特的語言魅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閱讀大量的品鑒文章,對于其中的精華加以提煉和總結,傳達給學生,并且可以采用替換同類來體會替換后含義發(fā)生的變化,好的文字是經得起推敲的,這種對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原文詞句的理解和記憶。正如朱光潛所說: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敏銳洞察力、深入解讀力以及靈活引領力的全面提高。
3.欣賞其文學的美感和價值
當經過了對于細節(jié)的推敲之后,就要將眼界放寬,整體地感受其文學的美學價值。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編纂者精挑細選,編寫進課本的,大部分為各種時期的文學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去體會這些名著的魅力,就會了解其名垂千史,感染一代代人們的原因。盡管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難的要求,但從小的熏陶,十分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1.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成段文字的閱讀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這個階段正是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黃金階段,可能他們還不能夠熟練掌握文章的閱讀方法,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由淺入深,先使用簡易的篇章作為細讀的素材,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課文《莫泊桑拜師》,講述了莫泊桑的老師福樓拜教導他如何練習寫作的故事。任課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介紹莫泊?!岸唐≌f之王”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別具匠心、生動細致的寫作風格。
2.鼓勵學生表達觀點和相互交流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并且大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要避免因為怕說錯而不敢開口的情況。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對于文本的細讀是沒有一個規(guī)定好的正確答案的,每個人的觀點都會有不同,重要的是從交流中,去體會他人的思路,開闊自己的視野。
3.增強學生對于事物的思考和認識能力
閱讀教學的文本細讀,不僅在于對課文中心思想和詞句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過文本細讀引申到對事務的思考和認識能力,這對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課文《談禮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一些小事講文明講禮貌,要如何去做一個有禮貌的青少年。
加強閱讀教學的文本細讀,是小學語文新課改的發(fā)展趨勢,閱讀需要咬文嚼字,不能夠囫圇吞棗,一帶而過。對于小學生來說,升學壓力還不是很大,可以用較多的時間來進行基礎知識的積淀,從課文的細讀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一些精彩的詞句,最重要的是通過思考加深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蔡成德,包洪.例談文本解讀的偏差[J].中學教學參考,2011(16).
[2]徐紅霞.“無中生有”亦精彩:芻議文本細讀與語文意識的培養(yǎng)[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1(0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