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伍洲
摘 要: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一定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教師作為引導者,然后再通過有效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研究問題。
關鍵詞:實驗探究;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一、生物的學科特點就是用實驗來解決問題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實驗是得出結論的重要途徑,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生物實驗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到了理論知識,更是在操作過程中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如:如何使用儀器、如何取放藥品等等。此外,生物實驗的另一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自然生命科學的理論學習和對于生命奧秘的探索,尊重知識的嚴謹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點的傳授,更應該注重各個實驗步驟之間的聯(lián)系,不同的操作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把握步驟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自己認真探究,形成良好的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嚴密的科學思維模式。
二、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生物的快樂
生物本身就離不開實驗,要想讓學生深入地理解生物概念和理論,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境,然后再吸引學生自己動手操
作,通過自己的一步一步實驗和觀察得到理論知識,這個過程不僅僅激發(fā)了大家的學習興趣,而且比生硬的講解更有效。如:在“細胞分裂”教學時,如果只是教師在講臺上生硬地講解,估計會有很多學生提不起精神來聽,而且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勁,這時,多媒體輔助教學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細胞分裂的過程肢解化。讓學生清楚地看到細胞是怎么分裂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DNA等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然后又是怎樣組合的。通過這種過程式的實驗展示,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所觀情境結合起來,有助于增強他們的理解力。
新課改已經(jīng)實施多年了,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必須認真總結實踐教學經(jīng)驗,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總結出一套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根本,培養(yǎng)不僅僅是知識豐富的學生,更是有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魏新彬.探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給力”之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吳起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