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
摘要 數(shù)學概念教學是學生掌握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核心,能否很好的理解數(shù)學概念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有些教師對中學數(shù)學概念的教學仍停留在條文加例題的層面,不知如何從多視角剖析概念,導致學生花大量時間學數(shù)學,做無數(shù)的練習,但數(shù)學基礎仍很脆弱。本文通過對兩節(jié)概念教學的剖析和反思提出了如何多視角去理解概念。
關鍵詞 概念;概念課;概念教學
2012年縣教育局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全縣上下形成一種互相學習的氛圍,舉行了“全員賽課”(每位教師先在本校都參與賽課,再選出最優(yōu)者參加學區(qū)賽課,由學區(qū)選出的最優(yōu)者到縣里比賽)活動。我們學區(qū)的數(shù)學賽課在我校,給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他們上的課題是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抽樣》,是《數(shù)據(jù)收集和處理》起始課,本節(jié)課涉及的概念比較多,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課。聽了幾位教師的課,感想頗多,如何讓概念課盡顯本真課堂、高效課堂的魅力,是目前我們初中數(shù)學教師值得思考和面臨解決的問題,因為數(shù)學概念是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把握數(shù)學概念的教學,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教學案例
(一)案例一
片段一:引入課題
1.豬八戒賣西瓜的故事:(笑話)2.活動調查我們班級近視的同學有多少人?你有什么辦法?(請一位學生現(xiàn)場調查);調查我們初二年級近視的同學又有多少人呢?(引出普查的概念)3.(課本引例)
片段二:抽樣與普查概念比較
1.請指出下列調查哪些應做普查,哪些應作抽樣調查:日光燈管廠要檢測一批燈管的使用壽命;了解全國居民對廢電池的處理情況;了解現(xiàn)代大學生的主要娛樂方式;防治某突發(fā)性傳染病期間,某學校對學生測量體溫;了解一個家庭每年丟棄多少個塑料袋。2.比較普查與抽樣調查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舉手的學生比較多,學生基本上都能說明普查與抽樣的特點和優(yōu)劣性)。
片段三:抽樣的合理性
1.例:浙江電視臺需要在溫州市地區(qū)調查“我愛記歌詞”節(jié)目的收視率。每個看電視的人都要被問到嗎?對我校學生的調查結果能否作為該節(jié)目的收視率?你認為對不同社區(qū)、年齡層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調查的結果會一樣?你認為抽樣調查選取的對象應具備什么條件才有說服力?2.為了了解學生對學校伙食的滿意程度,小紅訪問了50名女生;小聰訪問了50名男生;小明訪問了24名男生和24名女生,其中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的男生和女生各8名。你認為小紅、小聰、小明三人的不同抽樣方法那一種最好?為什么?(課堂上,學生比較準確說明理由,體會到抽樣的代表性和廣泛性)
片段四:抽樣的相關概念
1.例:要了解全國初中生的視力情況:在全國按東、南、西、北、中分片,每個區(qū)域各抽3所中學,對這15所中學的全部初中生(共15886名)進行視力測試;2.(概念題)要了解我校學生早晨用餐情況,抽取其中的三個班級共150名學生做調查??傮w是______,個體_________樣本_________樣本容量_______;3.辨一辯。為了了解八3班的同學的體重情況,從中抽取了20名同學的體重,在這個問題中:總體是八3班的全體同學,個體是每個同學,樣本是20名同學,樣本容量是20人。(及時鞏固了新概念,通過練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性)。
片段五:抽樣的應用性
1.(設計題)要了解羅陽鎮(zhèn)所有學校有多少學生知道父母的生日。如果只對我校各年級所有學生進行調查,可以嗎?如需要用抽樣的方法,請設計一個抽樣方案;2.(綜合題)某地區(qū)今年約有10000名學生參加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為了解數(shù)學考試成績,從中取出的1000份學生的答卷來統(tǒng)計合格率、優(yōu)秀率和平均分,問應怎樣抽取1000份答卷,使所了解的數(shù)據(jù)具有代表性?已知有關信息如下:
(1)抽樣在卷頭拆封前進行(即看不見考生的姓名、所在學校、準考證號碼等);(2)每個考場有25名考生,每個考場考生的答卷裝訂成一疊,包裝袋上寫有考場編號;(3)參加考試的同一所學校的學生的各個考場連續(xù)編號。(本節(jié)的難點,案例一通過1、2兩題練習地鋪墊,第3題教師先讓學生讀,再小組討論,再派代表說從三點有關信息得出的結論)
(二)案例二
片段一:引入課題:
1.對聯(lián)引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以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為主線導入);2.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倒計時天數(shù)和人口普查的相關資料;3.生活中的“小插曲”(買雞蛋)(從國事、家事引出了普查,家事體會到普查破壞性,引出抽樣的必要性,學生的興致極高,課堂氣氛高漲)
片段二:抽樣的概念
1.知識窗:人們在研究某個自然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時,往往會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對所有的對象作調查的情況,于是從中抽取一部分對象作調查分析,這就是抽樣;2.了解全國初中生的視力情況(同案例一片段二例1,體會抽樣的概念);3.我校八年級400名學生參加了體檢,為了了解同學們的體重情況,校醫(yī)從中抽取了100名學生的體重情況進行了分析,請問:校醫(yī)要考察什么?從中抽取了什么?抽取的數(shù)目是?(引出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概念);4.一、試比較普查和抽樣調查的特點?二、如何提高抽樣調查的準確度?5.練習:指出下列調查哪些應作普查,哪些應作抽樣調查:(練習相同)(課堂的反應:從高潮轉到低谷,舉手的人數(shù)也一次比一次少,思索后,可能的原因是:①教師給予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太短。②本節(jié)課概念多,又集中教學)。
片段三:抽樣的應用性
1.交流:2010年9月12日,中央電視臺為了調查“蒙牛城市之間”節(jié)目在我市滿意程度,請同學幫忙設計調查方案。(同案例一片段三例1);2.交流:溫州市今年約有30000名學生參加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案例一片段五第2題相同)(教師讀題,邊讀邊提問,從中得出信息板書,僅用了4分鐘解決了本節(jié)的難題);3.為了了解學生對學校伙食的滿意程度,制定了以下方案,你認為哪種最好?(學生的回答還是停留在口語化,似乎感覺不到這節(jié)課學習后,對數(shù)學概念的應用)
片段四:課堂小結
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回答的學生也非常的簡單:抽樣與普查,時間7分鐘)課后任務:要了解我校同學中有多少學生知道父母的生日,請同學們設計調查方案。
二、對兩節(jié)概念課中概念教學的思考
1 這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課,兩位老師都在教學設計下了很大的功夫,都基于教材的基礎上,以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熟悉的生活為背景,改編為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極大提高了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體現(xiàn)了課題結合情景引入的重要性。
2 本節(jié)課的小結:案例一案例二設計都有相似之處:都很人性化,讓每位學生都有話說,但仔細回味,其實給學生出了難題,因為學生只有對這節(jié)課概念內涵透徹地理解,才有話可說,領會本節(jié)課數(shù)學思想,才有悟可言,我認為小結的作用:①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梳理,學生體會知識系統(tǒng)性、延伸性,②對學習過程的歸納反思,提升學生數(shù)學思想。
3 教師在教學設計,案例一案例二處理不同:概念教學:案例一采用小步走:各個概念分散在不同片段,并及時鞏固,案例二采用大步走:把概念集中在一起教學中;再一起鞏固。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展開不同處理的效果作用。
4 課堂問題的設計都以學生現(xiàn)有的經驗為基礎,但生成過程不同:①時間分配不同:案例一各個片段的時間比較均勻,案例二顯得前緊后松,小結就用了7分鐘,②案例一案例二出示問題后,讓自己學生讀,給予一定的時間思考,大部分的學生有想法之后,再讓學生回答并補充,但缺少總結;案例二:出示問題后,以自己讀為主,習慣邊提示邊分析,給予的思考時間不夠充分,等待時間不夠,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可能會挫傷不同程度學生的積極性。
三、對概念課中概念教學的建議
數(shù)學概念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當中的首道工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數(shù)學學習的效果,下面結合本人這幾年來的教學感受,談談自己對如何上好概念課的幾點建議和感想,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在生活情景引入概念:概念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于感性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體的感性認識。所以在講述新概念時,從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有關具體生活事例,比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質和特征。例如上面兩位教師對于抽樣的概念引入時,充分應用普查在生活中應用所帶來的笑話為切入點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激情、為新概念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在情境運用中感悟概念:許多數(shù)學概念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既讓學生感到不陌生,又有利于形成生動活躍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概念形成過程,如果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動過程變?yōu)楹唵蔚摹皸l文加例題”,就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例如,抽樣的概念,兩位教師都從初中學生的視力為例,案例二:在普查的破壞性后,馬上出示抽樣的概念,再結合視力為例來體會概念;而案例一:由對本班學生的視力、本年級視力,再到全國初中的視力的調查,再出示抽樣的概念,學生在這層層的鋪墊中,有充分的時間理解抽樣的概念,課堂上反映出的教學效果不同。
(三)在理解基礎上剖析概念:數(shù)學概念是數(shù)學思維的基礎,要使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有透徹清晰的理解,教師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引導學生弄清一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例如兩位教師對與抽樣概念中,結合練習著重突出“不方便、不可能、不必要”,學生深刻理解抽樣的內涵;同時又突出抽樣的外延:從不同方面,反應不同的樣本得到不同結論,從而突出本章用樣本估計總體數(shù)學思想時,注意樣本的合理性和代表性。
(四)在問題設計中鞏固概念:心理學原理認為: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導學生正確復述,這里絕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例如抽樣概念的引出之后,兩位教師處理有所不同:案例一馬上出示:請指出下列調查哪些應做普查,哪些應作抽樣調查,及時鞏固概念;而案例二卻是,從事例引入“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等概念后,再一起練習,對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同時,應注重鞏固概念形式的多樣性:可以是判斷、選擇、該錯、設計等;也可以從反面分析概念,如案例二:2.某廠家在某城市3個經銷該廠產品的大商場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該廠產品的銷售量占這3個大商場同類產品銷售量的40%,于是該廠聲稱,他們的產品占國內同類產品銷售量的40%。你認為這種宣傳可信嗎?為什么?
(五)在體驗知識中應用概念:《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的實用價值,增強用數(shù)學的意識。教學過程中,應挖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因素,使學生掌握概念,并應用概念解決實際的問題。如兩位教師都從事例中引出概念后,大部分時間分配在應用片段,并以不同的形式應用抽樣概念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體會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且體會新概念的必要性和數(shù)學的價值性。
(六)在啟發(fā)引導中提升概念:建構主義認為”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自我建構數(shù)學知識的活動”,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感悟概念;而學生對新概念感悟、理解、反思、應用,這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所以需要教師善于等待,善于啟發(fā)。例如案例案例一在引導上不足,沒把課堂推向高潮,案例二在課堂缺少等待,課堂遺失了精彩。
(七)在課堂小結中內化概念:課堂小結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和掌握,使知識脈絡更清晰,提升數(shù)學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概念課中更要重視這環(huán)節(jié),它既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又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方法和技巧。
數(shù)學概念課的教學,必須引起每位教師的高度重視,因為學生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落實“雙基”,認識數(shù)學的思想和本質,進一步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怎樣使概念課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體驗成功喜悅,體會數(shù)學價值,提高探索數(shù)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景敏,孔凡哲,關于數(shù)學新課程中的過程性目標[J],中學數(shù)學,2005(7)
[2]教育部,數(shù)學課程《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