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紅
摘 要:如果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感受“在快樂中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學生就擁有足夠的勇氣來應對學習中的困難。
關鍵詞:導言;教學語言;實驗
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不僅實用性強,需要學生具備動手能力,而且理論性也強,需要學生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因此,對于學習壓力較大的初中生來說,要想學好物理,首先得有學習興趣,主動地去探索、解決物理問題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被動地學習只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壓力。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唯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一、利用導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開始后的幾分鐘是學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學生對于教師在課堂上即將講解到的內容充滿期待。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活動,做好課堂導言,例如,可以以懸疑性、故事性開頭:“為什么蝴蝶飛過我們身邊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為什么蚊子飛過時我們卻能聽得清清楚楚?為什么用手拍打西瓜就能分辨出它的生熟?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原理”。讓學生帶著疑問聽課,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接觸和學習新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內容涉及概念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很多,授課時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這就需要物理教師組織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
三、利用實驗提高學生的興趣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教師事先設計好實驗思路,準備好實驗教材,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不僅轉換了枯燥的課內教學環(huán)境,而且還豐富了教學方式。在實驗時,教師可以先示范,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發(fā)現實驗結果。試驗過后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交流、探討,不足之處教師再進行補充,這種實驗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吸收教材內容,消化抽象的物理知識。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的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具備終身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技能。作為物理教師,我們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學實驗、生動的教學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衰振國.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