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云
摘 要: 應用多媒體技術,大大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力,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提高了教學效率。文章從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視聽結合,讀寫同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媒體雖好,不能濫用六方面闡述了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地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其在教學領域的使用不斷完善。課堂教學中如何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如何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發(fā)展早已成為英語教師研究的方向。
多媒體進入課堂是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的重大挑戰(zhàn)與突破。相比較其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做到圖文聲像并茂,內容豐富多彩,趣味性強,由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由抽象變成具體,由枯燥變成生動,促使學生眼、耳、口、手多感官并用,大大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傳統(tǒng)英語教學多采取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法,講來講去一本書,聽來聽去一個聲音。課堂上往往是教師講得賣力,學生聽得吃力,這種重教輕學的教學方式不重視研究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處于被動聽,消極接受老師所講授知識的狀態(tài),限制學生思維發(fā)散,阻礙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配合課堂教學,讓學生認識世界,了解異國風情,對推動英語教學,縮短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英語語言環(huán)境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如教學5A Unit4 Halloween一課,有些學生還是第一次聽說萬圣節(jié),他們既陌生又好奇。于是我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萬圣節(jié)的相關圖片,接著我播放了一段treat or trick的視頻,學生被深深吸引,無聲的語言文字變成有形的畫面,潛藏在語言文字中的形象顯現(xiàn)出來,發(fā)揮強化感知、促進認識的作用,一節(jié)課下來,不用費盡口舌地說教,教學目的就已經達到,學生了解了西方文化,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可謂一舉多得,而這一切正是多媒體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的益處。
又如在教學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國家的國旗,還展示了各國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如中國的長城、天安門、故宮,美國的白宮、紐約華爾街,日本的東京、婦女的和服、木屐,法國的凱旋門,英國的大本鐘,格林尼治的天文臺,學生大開眼界,激發(fā)了求知欲,很快掌握了新知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分析運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相對較低。課堂中的熱身活動、短暫休息,我也嘗試運用多媒體設置歌曲、游戲、韻律操等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樂一樂。如在教4B At a party學身體部位時,我準備了英語兒歌flash:“Body song: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學生不僅可以跟著唱,還可以跟著flash上的小動物一起做動作,由慢到快,忙得不亦樂乎。效果也真的很不錯,學生邊唱歌邊做動作,不知不覺中把這些新單詞記熟了。
學好英語,關鍵是多練、多實踐,而語言實踐離不開情境。多媒體為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較為真實的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使用英語的語境,使學生能夠“觸景生話”。如在教學4B Unit7 At a Snack Bar中的購物對話時,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了文具店、超市、水果店、小吃店的場景,又制作了“營業(yè)員”的工作胸卡,請學生扮演“顧客”和“營業(yè)員”的角色,學生躍躍欲試,在這樣的生活體驗中完成了對話練習,理解和掌握了對話內容。
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集圖、文、聲、像等于一體,體現(xiàn)了直觀教學法的優(yōu)點。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英語教學,不僅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突破時空限制,而且刺激學生的多感官,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事半功倍之效。
如在5A Unit6 Doing Housework中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選用孩子們在操場上、教室里的錄像片斷,引出“What is he/she doing?”“He is ...”句型和時態(tài)的教學。還可以通過猜一猜的游戲,把一些動詞詞組放在句型中操練,讓學生全身心參與。教學過程中不僅突出了重點,而且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學生對句型和詞組的應用自如,對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理解進一步加深。
又如在6A Unit5 On the farm教完動詞的過去式后,出示不同的動詞及過去式形式,請學生自己總結規(guī)律,老師只要在最后給學生補充并呈現(xiàn)一張動詞過去式的表格,學生動腦、動嘴、動眼后,再動手把總結的規(guī)律表格抄下來,印象更深了。
四、視聽結合,讀寫同步
交互白板集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視音頻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于一身,可以說,它是一塊有生命的板。它的出現(xiàn)及運用,足以證明它將成為一種主流并逐漸普及。要讓各類素材都活起來,為課堂教學很好地服務。
最近聽了幾節(jié)白板課,印象頗為深刻。李老師在 6B A letter to a penfriend的教學中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動和標注功能,整合并呈現(xiàn)教學資源,巧妙地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習效益最大化。如李老師在課件中呈現(xiàn)英國信封,請學生說出信封上的一些信息,再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呈現(xiàn)中國信封,學生立刻發(fā)現(xiàn)了兩者間的區(qū)別。教師適時標注在寫西方國家的信封時的注意點,這樣學生就一目了然了。
又如在聽祁老師的白板練習講評課時,更是受益匪淺,她摒棄了傳統(tǒng)的習題課主要采用機械的逐題解答、就題論題的形式,教學形式單一,但充分運用了白板的書寫功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讓學生總結語法知識點、概括專項練習的答題技巧。學生對語法知識點分析到位,舉一反三,思維活躍。
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可化枯燥為有趣,化繁瑣為簡練,將一個個生硬的句子轉換成實情實景,便于學生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6A Holidays時,我制作了精美的課件,搜集了許多各種不同節(jié)日的圖片,學生看著圖片,談圖片內容,老師把一些動詞詞組貫穿其中,在操練句型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They usually...學生有話可說,并且發(fā)言非常活躍。
又如在教學6B More exercise時,副詞的比較級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在課件中呈現(xiàn)了很多學生喜歡的運動員或者演員的圖片,讓學生作比較,如:Who runs faster,Liu Xian or Zhou Jielun?Liu Xiang does.Zhou Jielun sings better than Yao Ming.學生編對話異常起勁,對句型和比較級的運用也非常到位,從而輕松地練習了新句型,獲取了新知識。
六、媒體雖好,不能濫用
教師設計和制作的課件必須講究科學性和準確性,做到既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又與學生知識水平、年齡特征相適應。在英語課堂教學,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許多傳統(tǒng)教學媒體不可替代的。但這并不等于計算機多媒體可替代其他一切教學媒體。只有交互使用,才能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不應一味趕潮流,而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合理使用多媒體與常規(guī)媒體和手段,發(fā)揮其各自長處。
總而言之,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引入,符合信息時代的社會要求,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大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力,一改傳統(tǒng)教學的枯燥乏味的語言敘述,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變化多樣,形象多彩,引人入勝。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上英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興宇.以互動教學促成不同層次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人們教育出版社,2010,2:18-21.
[2]徐峰.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讓互動成為英語教學的主旋律.新課程探索,2009,2:25-27.
[3]洪麗茹.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黑龍江教育,19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