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峰
摘 要: 教學幽默語言是一種詼諧有趣、意味深長、富有哲理,能給人啟迪的高水平的語言,它是教師智慧的結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運用得當,就會使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情趣性、啟發(fā)性和指導性,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幽默類型 幽默方法
教學幽默主要是通過教師的體態(tài)幽默和言語幽默表現(xiàn)的,而言語的幽默更重要。語文課堂中幽默的語言是語文教師思想、氣質(zhì)、才學、視野和靈感的結晶。它像一個精靈,能使語言于瞬間閃爍出耀眼智慧的火花。語文教學上的幽默,是指語言和舉動的機智風趣,使學生開心大笑或會心微笑地領悟教師深刻的意旨。有位美國的教育家說:“幽默不僅不會影響直接認識的獲得,而且在幾個星期之后,學生從講授時所運用的幽默中,卻有意識地記下了更多的概念?!边@就是說,幽默的價值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下面我談談課堂中一些常見的幽默類型和方法。
一、移時錯位、曲解詞語法
“移時”就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突破時間的限制,把古代事物與現(xiàn)代事物“生拉硬扯”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取得幽默的效果。如在講古代的人的稱謂時,我舉了個例子:清代人稱南??禐榭的虾?,以后你們見到大瀝高中的鄺衛(wèi)航校長也可以直接稱其為鄺大瀝了,同學們在笑聲中很快就記得了古今對人稱謂的一些區(qū)別。又如在講授蒲松齡的《狼》這一課時,其中有一句“屠自后斷其股”,我有意識地錯解標題,讓學生辨析,“斷其股”就是把它的屁股砍掉嗎?用現(xiàn)代的意思解釋古文,鬧出笑話,增強學生對“股”字含義的記憶。再如我講“貽笑大方”這個詞語時故意說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為人很大方得體,笑瞇瞇地很有風度,比如,何老師貽笑大方地走進了課室里。學生有的啞然,有的哄笑,這樣曲解詞義,故意鬧出笑話,達到強烈的幽默效果之后,再引出詞語的正確意思,加深學生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認識。
二、畫蛇添足法
畫蛇添足法是指言已說盡,本來無需加一個尾巴,卻有意識地加上一個尾巴,達到詼諧的效果。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說到迎春時,曹雪芹用了“腮凝新荔”形容其紅潤的臉頰宛如新鮮的荔枝。我在說到這里添加了一句:“當然如荔枝肉,不能像荔枝殼。”這么一點,同學們對迎春的印象就更深了。又如教學《為了忘卻的紀念》,說到柔石最后身中十彈而犧牲的時候,學生的神情都十分凝重,為了緩和氣氛,我“畫蛇添足”地說:“如果是狡猾的敵人,肯定是中了一彈就倒下,或者還沒中彈就裝死呢?”學生在微笑中緩和了情緒,更加深了對反動派的痛恨。
三、順手牽羊法
運用學生耳熟能詳?shù)臇|西,如課文詩句、廣告語、流行歌曲等,在適當?shù)臅r候點染,可營造濃郁的幽默氛圍。尤其是流行歌曲,學生都非常熟悉,不僅能讓學生感覺親切,而且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例如有一次在講評練習的時候,我提問了最為鐘愛的課代表,她居然沒有做這道題,完全答不上來,氣氛有些尷尬。她小臉漲得通紅,很不好意思。我準備幫幫她,脫口而出:“這道題有點難度,就連何老師也覺得不容易,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來每個答案都那么可愛……利用任賢齊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的歌詞成功幫這位女生解圍,課堂教學繼續(x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順利進行。
四、引入相聲藝術
相聲是一種幽默藝術,它以詼諧通俗的語言,將抽象、深奧的道理,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使人們在開懷大笑中得到啟迪,具有獨特的魅力。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向?qū)W生傳遞知識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節(jié)課都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藝術品。
相聲藝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還需要教師運用幽默教學動作,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應具有適度的幽默感,動情處讓人回腸蕩氣,詼諧處讓人捧腹開懷,憤慨處讓人義憤填膺,豪邁處讓人信心萬倍,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積極亢奮的狀態(tài),有一種輕松愉快的心境,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感受到求知的愉快和創(chuàng)造的歡樂,使課堂學習始終充滿活力和激情。例如在講詞語的后綴疊詞時,我引入了黃俊英老師的相聲《廣州話趣》,讓學生在歡快的笑聲當中一下子就理解了形容詞詞語的后綴。在方言區(qū)教學,方言幽默是少不了的,當然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強調(diào)普通話與粵語方言的區(qū)別。
五、夸張法
在修辭學上夸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帶著諧趣的“夸張”也是一種幽默。曾在一本《幽默寓言》中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私塾先生認識“川”字,一次學生求教于他,他就想找個“川”字教學生,不料翻了幾頁書都沒找到,后來他突然發(fā)現(xiàn)書中有個“三”字,就罵道:“我找不到你,原來你倒臥在這里睡覺?!笔郎弦苍S根本不會出現(xiàn)上述故事中的情形,但經(jīng)過講故事人的“夸張”,便在幽默中講明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正因為有了這些合理的“夸張”,才使之發(fā)人深省。我們開展語文教學時,同樣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示,正確認識幽默的價值所在,并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如講授《藥》時,魯迅描寫康師傅的那段,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眼光像兩把刀,把老栓刺得縮小了一半。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縮小的夸張,我又補充道:“你們可要好好遵守紀律喔,要不班主任的眼光可像一把刺刀,把違反紀律的同學刺得縮小三分之二?!睂W生很快就對此修辭手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在課堂教學當中接受了紀律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幽默手段,并不僅僅局限在手段本身,從根本的思想觀念來說,是把語文教學作為審美對象來關照,以美的規(guī)律教學,進而使語文教學過程變成審美過程,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審美的活動,從而造就他們的健康人格。更多的幽默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待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發(fā)掘總結,語文課的教學幽默融教育性與趣味性為一體,一定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深化教育的內(nèi)涵,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和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