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摘 要】音樂教育對人格的塑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階段。當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一些制約其發(fā)展的瓶頸,對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改革是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新的教育形式對中小學生的培養(yǎng)起著積極的能動作用,本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 音樂教育 改革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國民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素質教育要求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改革,使得教育工作中的瓶頸得以消除,而更加與素質教育相適應。對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改革是音樂教育工作順應潮流、順利開展的保障。
1. 音樂教育相關理論
音樂是一種將聲音作為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藝術,通過這種形式來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對人們的情感狀況和生活形式進行表達。音樂具有較強的藝術氣息和感染力,能夠使得學生的求知欲望被喚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人格。
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來對人進行塑造的一種教育形式,將育人作為重要的目標。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德育和美育得以實施的重要途徑,是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
2.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
中小學音樂教育經過了數年的實施,但是仍然存在一種不良的發(fā)展形勢。中小學音樂教育多是將音樂課程當成了歌唱課來實施,很少學校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并且很多音樂教師并不懂得音樂知識,也不能夠正確使用相關音樂器材。使得更多的中小學僅僅是教學生一些書本上的傳統(tǒng)觀的歌曲,不能夠對學生的智力進行培養(yǎng),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能理解歌曲所處時代和情景的狀態(tài),甚至學生會產生厭煩的感覺。
在中小學學校中,音樂課程的設置單純的是應對檢查,僅把它作為一種形式對待,沒有深入學習的理念。不重視音樂教育,不支持教學投資,影響課程的良好進行。學生也對音樂課程沒有很好的認識,有時候將課程當做學習外的玩樂課對待。
素質教育的提倡,使得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成為必然,要求學校正視音樂教育,通過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進行激發(f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音樂中發(fā)揮出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的才能,使得學生健康的成長。
3.中小學音樂改革策略
3.1 音樂教育模式的改革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進行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在音樂中添加數學和語文甚至英語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能夠學到音樂以外的知識,加深學生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能力。
音樂教育要適應當地的文化特色,對本土音樂有所涉及,使得學生在生活體驗中體會音樂的生動性和藝術性,能夠使得文化得以傳承,并且能夠得到創(chuàng)新,促使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
3.2 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充分的考慮,使得學生能夠自由的表現(xiàn),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使得自己充滿樂趣和自信,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學生全面成長。家長和老師在課上和課下,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與音樂相關的時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達,有利于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身心進行了解,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使得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地鍛煉腦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
3.3 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品德是學生成長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很大的影響。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要注重情景設置,在課程中對德育教育進行滲透,通過音樂中的學生融入度來使學生提高德育認識。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鼓勵學生形成音樂人格思維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得德育的形成得到極大的促進。在音樂課程中對美和善的內容進行設計,通過音樂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善和美的境界,使得學生的人格得到凈化,形成好的品德發(fā)展基礎,對德行和良知形成一定的積累,認識到品德的完美境界。
3.4 改善教育觀念
中小學學校要正確地認識音樂教育的作用,加大音樂教育的投資。招聘專業(yè)化的老師,負責中小學生的音樂課的教學工作,并對他們進行培訓,使得他們有機會到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機構接受訓練。為音樂老師的良好課程的進行提供條件,支持音樂老師購買相關音樂器材。音樂老師要負起責任,在對新的課程上,要使得自身的素質得到提高,不斷的豐富音樂和思想教學認識,與新的音樂課程相適應。音樂課的實施中要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中主人翁意識,使得學生正確認識音樂教育,自覺主動地學好音樂課程和其他相關課程。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好音樂課程,使得學生接受良好的培養(yǎng),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4. 結論
根據以上的分析,當今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不盡如人意,為了使得學生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需要對當今的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改革。音樂教育的良好進行,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等得共同努力,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在音樂課程設計中注重現(xiàn)代化的思想,改善教育工作中對音樂教育起到抑制作用的理論和思想。將課程設置為多元化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和所具有的資源,對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完善。改革與現(xiàn)有教育不相適應的體制,探索新的道路為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支持,使得中小學生得到全面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文.淺析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精神的塑造[J].音樂大觀,2012(11):15.
[2]董李潔.新形勢下音樂教育改革淺見[J].音樂大觀,2012(7):15.
[3]楊瑩杉.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中教學與教材的運用[J],青年文學家.2011(5):8.
[4]張中學.談新課標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