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德麗
高校社團在共青團開展思想教育、文體活動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學生社團數量日益增多,社團種類向多元化發(fā)展,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社團形式日新月異,本文探討了如何依托學生社團開展共青團工作,促進共青團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學生社團 高校 共青團工作
高校的學生團一般是學生自發(fā)組織的,他們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因此共同開展一個社團,相互交流與切磋。大學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一般的情況下,社團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社團管理的,一方面社團對于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需要學?;蛘咄饨绲闹С郑热缯f有的社團因為經費不足,根本無法開展社團活動;有的社團領導沒有領導的能力,導致社團一盤散沙,名存實亡;有的社團內部的團員不服從管理,屬于團外人員;有的社團管得太死,使社團無法發(fā)揮自主性能動性;有的社團缺乏指導,得不到支持,這些都打擊了社團內部團員的積極性,使社團活動沒有辦法正常開展。
1 學生社團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由其思想品質決定的。而擁有什么樣的思想品質是由他的人生經歷和社會氛圍決定的。學生參與社團可以參加社團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會增加學生的個人榮譽感,責任心和全局觀念,理清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社交能力。同時社團的規(guī)章制度也會對學生起到規(guī)范的作用,讓他們能夠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約束好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二是讓大學生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大學生的課業(yè)是很少的,學生們有了充足的課外時間,在這個時候社團的出現(xiàn),填補了他們的生活空白,讓他們有事可做。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加強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知曉現(xiàn)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比如可以開設京劇,寫作,繪畫,辯論等社團活動,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欣賞能力,寫作能力,繪畫審美能力和交際能力,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不至于讓枯燥充滿整個大學校園。
三是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的,而且一直生活在校園里,沒有什么人生閱歷,因此心理都處在幼稚的階段,缺乏鍛煉,心理能夠承受的壓力比較小,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問題。如大一新生在進入大學后,生活環(huán)境和模式與高中完全不同,導致一些新生茫然、不知所措。有些學生在高中時成績出類拔萃,進入大學后,在人才濟濟的高校中沒有了優(yōu)勢,找不準“自我”,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些學生會通過班級來處理遇到的問題,社團組織在這個時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發(fā)展個性,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在社團的內部,每個成員可以很好的交流,相互傾聽,讓團員找到家的感覺,這都有利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
2 加強學生社團管理和引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高校的規(guī)模和范圍的不同,社團也會不同,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三級社團,即校級,院級和班級社團。而這些社團根據內容又可分為五類,有專業(yè)學術類社團,有知識類社團,有休閑類社團,有實踐類社團還有文體類社團。其中專業(yè)學術類社團,是源于專業(yè)知識的有比如說英語瞭望臺,數學協(xié)會等;知識類社團就是為了增加大家的修養(yǎng),豐富學生的知識,比如說文學社就是知識類社團;休閑類社團在高校有很多比如說輪滑社,舞社;實踐類社團也有一部分,比如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和勤工儉學組織;文體類社團則是為了娛樂和鍛煉學生的身體,比如說體育協(xié)會。
對于高校的社團能否發(fā)揮它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的問題,關鍵在于高校對于社團的管理。在社團的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好管理者,學校要有專門的機構對社團進行管理;二是,高校應該為社團開展活動提供便利的條件,比如說資金,場地的支持,人員的支持等等;三是根據社團的內容和特點,要把一部分社團納入到素質教育之中,讓學生必須參加的;四是對有一部分新成立的社團,要做好選舉領導人的工作和換屆的工作,有利于新社團的建成和發(fā)展;五是高校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積極參加社團的活動;六是對于社團的管理要科學化,規(guī)范化,不能想管的時候管管,不想管的時候就不管。因此只有高校加強對學校社團的管理工作才能發(fā)揮社團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3 結束語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抓好社團的引導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規(guī)范社團行為”。高校黨、團組織要總體把握社團方向,加強對社團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與管理,充分發(fā)揮社團干部在學生社團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積極探索社團管理的模式,研究社團發(fā)展和建設的規(guī)律,保證社團健康有序發(fā)展。各級社團管理部門要給予重視、政策上給予支持、工作上給予關心、活動上給予指導,資金上給予傾斜和保障,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開創(chuàng)社團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占軍.高校學生社團運作及功能研究論述[J].江蘇高教,2006(5):112-115.
[2]施喜軍.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特征、作用與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29-30.
[3]陳泮成.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輕工教育,2005(2):19.
[4]彭栓蓮.把學生社團建設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