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那個晚上,那個老師讀書給我們聽的晚上。
那天晚自習,大家在教室里做作業(yè),一些同學在獨自思考,大部分同學形成幾個討論組,在圍繞一些問題作爭論,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趁機聊一些和學習無關的閑天。就在這時,班主任老師來了,他教我們化學。他一邊走路一邊看書,一進教室,他站在門口,先咳嗽了一聲,待同學們安靜下來之后,他揚了揚手中的書,說:“大家停下來,聽我讀書給你們聽?!比缓?,他就開始讀起來,讀了三四頁,鈴聲響了,下晚自習了。我感到鈴聲響得真不是時候,其他同學肯定也有同樣的感覺。老師不無遺憾地對大家說:“我給你們讀的書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我讀完了,你們可以來借?!睅讉€月后,等我借到第一卷時,書已經(jīng)卷邊了。
直到現(xiàn)在,《平凡的世界》開篇描述的黃土高原上一個縣城高中開飯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老師讀給我們聽的這本書,影響了我們很多同學。老師讀書給學生聽這個讀書方法,成了我最認可的一種教學生讀書的方法。
中小學生的語文課,一學期下來,只有二三十篇課文,其中有一些是學生沒有絲毫興趣的??梢哉f,學生的閱讀量是微乎其微的。為了擴大閱讀面,語文課程標準列出了參考書目,對學生的閱讀量做出了較為直觀的數(shù)量規(guī)定,語文老師一般都會根據(jù)本學期的課文編排情況,向?qū)W生提出更為具體、嚴格的要求。
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讀書實在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讀書的前提是要對讀書有興趣,但提及讀書,學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讀”,沒有主動性,從而無法享受讀書的樂趣。美國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說:“我們過去重視孩子們?nèi)绾伍喿x,而忘記了教他們?nèi)绾巫杂X自愿地想去閱讀?!痹鯓邮购⒆觽儭白杂X自愿地想去閱讀”?他提出了一個辦法──給學生讀書聽。他認為這樣做,不僅可以延長他們的注意時間,擴大他們的詞匯量,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fā)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想去讀書”。
要引導學生讀書,還要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的理念,但是在現(xiàn)實中,這個理念貫徹落實得并不好。很多老師和學生把“應需”直接等同于“應試”,凡是不考的一律不讀。雖然課標要求很明確,但慣于應試的學生,不考的就不讀,長篇的不讀,難讀的不讀,要讀也是讀一些大眾通俗期刊報紙,置課標建議的“讀整本書”于不顧。有很多老師一方面不便檢查,另一方面也覺得讀長篇的、整本的書太浪費時間,默許、暗示、慫恿、推薦學生讀通俗期刊報紙。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獵奇活動,像滑冰一樣,總在表面上滑行,不能觸及閱讀的本質(zhì)。老師指導閱讀,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猜題活動,命題人命制試卷時選文的大致類型就是老師推薦閱讀的類型,老師和學生都把讀書僅僅當作一種任務,而沒有培養(yǎng)閱讀興趣,從而使讀書變得輕浮、生硬、死板、僵化,學生讀書難以持久。
我想,如果我能引導學生迷上讀書,那么即使我的水平有限,我也向?qū)W生展開了世界的各種可能性,幫他們打開了很多通向世界的大門。這樣,我所影響的不僅是學生一時的興趣,而是他們的未來,是他們依靠自己實現(xiàn)自我的無限可能性。
和學生一起讀書,給學生讀一本書,這是我作為一個語文老師首先要做的事情,希望我能做好,希望我能堅持。希望多年之后,我的學生想起我,就想起我給他們讀書的情景,那將會是一個溫暖的回憶。
(作者單位:湖北黃岡師范學院)
推薦理由:語文課,首先要“引導學生迷上讀書”,如果老師都不愿意讀書,不能讀好、讀出感情,那就沒有資格要求學生讀書,更不能奢望學生讀好、讀出感情。師生共讀不能僅僅是一種理想,它也應該成為現(xiàn)實。從“要你讀”到“聽我讀”,教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qū)W生展示了該讀什么書,該如何讀。學生對讀書有了持久的興趣,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將會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