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創(chuàng)新和激情教學,積極整合傳統(tǒng)和現代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萎靡的語文學習現狀,走出尷尬。
關鍵詞:改革;外延;尷尬;信任;激活;激情
縱觀各中職學校語文課堂(公開課除外),真有點慘不忍睹。如上課學習狀態(tài)差,學生不是睡覺就是講話,還有的玩手機、打游戲、聽音樂、看無益課外書等。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的教學看上去井然有序,其實仿佛冥冥之音的催眠曲,真是困惑尷尬不已。怎樣改變這種現狀、走出尷尬呢?現談談本人的一點思考,供同行參考: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取得學生的信任
中職學校的學生來源比較復雜,大部分源自普高落榜,或者成績一般或較差擔心無法入大學的初中生,所以素質一般,語文水平與能力普遍較差。他們在學習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迷戀玩樂、貪圖享受,認為學習無用。(2)上進心不強,學習主動性不高。(3)學習方法不對路,學習效率低。(4)課堂上動手、動腦能力差,注意力明顯不集中,學生很少主動提問題。究其原因,我們還得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沒興趣,那么無論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要弄清楚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就課程來講,學生喜歡老師怎樣上語文課?老師在語文課上講解哪些知識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些都很重要。
有一次上談話課,我讓學生用小紙條寫出他們對語文課堂的要求和建議,收到了很多奇思巧想,比如學生提出來,學習課文的時候讓我們一段一段的站起來朗讀,不要總是默讀;要經常改變一些講解方式,加一些娛樂類的東西;在一周中選一節(jié)課讓他們自由閱讀,不要一點閱讀的自由時間都沒有;上早晚自習可以開個故事會,講些小故事,搞點智力競賽;多介紹一些名人的經歷;多為他們讀一些報刊上的優(yōu)秀文章;多在網上查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新鮮資料并說給他們聽,等等。有了學生的這些創(chuàng)意為依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就感覺如魚得水一般,備課的時候筆下開始變得豐富多彩,上課思路也變得開闊起來。
2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活課堂氣氛
中職語文課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主要是教學方法陳舊,要使中職語文課充滿生機,必須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嘗試著綜合運用下列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1)啟發(fā)式。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求知欲,適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學中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通過同類、反類提問來啟發(fā)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易。
(2)情景式。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參與表演,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讓學生體味學習的快樂。這種方法在小說、戲劇的教學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雷雨》(中職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14課)時,指導學生演出代替講解分析,充分表演臺詞,從臺詞中體會人物的情感。使課堂教學變嚴肅為游戲,寓教于樂。
(3)討論式?!坝懻撌健笔且环N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范圍十分廣泛,其運用的關鍵在于教師事先的精心設計和課堂寬松氣氛的營造,否則就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我在教讀《不求甚解》(中職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5課)時,讓學生在沒讀課文之前,就讀書是要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這一問題進行充分討論,然后進行適當地點撥,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學生們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討論中完成了教學目標,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自主式。這種方法在課外閱讀的教學效果甚佳。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邊界望鄉(xiāng)》(洛夫)(中職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8課)中的濃濃的鄉(xiāng)愁,先讓他們去閱讀并賞析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與之對比,這樣一來,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拓寬了閱讀面,收到了“一石數鳥”的效果。
3師生情感傾注,鼓勵激情語文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堅持注入生活的激情,讓語文課堂充滿活躍的氣氛,讓學生充分地感悟語文作品,進入激情學習的狀態(tài),提高教學的主動性、靈動性、互動性。
那么激情從何而來呢?又怎么把激情洋溢呢?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收集作品中的話題,這是師生互動的前提,其實,中職學生的想象思維還是挺豐富的,只要抑制他們的長期養(yǎng)成的惰性,那么他們便可以從課本中來挖掘出許許多多的材料話題,如全方位鑒賞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以及作者的寫作主題、藝術風格等。也可以密切聯系現實生活來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視角看法,如:結合作品從網絡媒體中來談時尚、談作家、談明星、談網絡等。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全體學生活起來,正確引導學生談談有意義有價值的健康話題。這樣,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集體討論并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看法說出來。
4打破封閉的學科課堂,外延社會大課堂
語文教學一直倡導“大語文教學觀”,中職語文課更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一科、局限于一堂課、局限于一所學校。 我緊緊抓住學科之外、教室之外、學校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因素開展語文課外教育活動。如語文課外教育活動與觀看優(yōu)秀電影相結合,為名片撰文,為名著作導,編排小話劇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增長才能,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特長。
總之,作為中職學校語文老師,必須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要以學生為主體,高度重視學生在廣闊的綜合的教學空間里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想方設法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讓語文講學成為思想的課堂,讓師生雙方在激情、平等、開放、創(chuàng)新的教學的氛圍中得到享受和提高。努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在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同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也才能改變中職學生萎靡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使老師們從課堂尷尬中走出來。
參考文獻:
[1] 周慶元.中等職業(yè)教育·語文教學指導書.
[2] 理查德L·威武.激情,成就一個老師[N].中國教育報.
[3] 程紅兵,李鎮(zhèn)西.關于語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Z].語文教學通訊.
[4] 鄭逸龍.文學欣賞要以人為本[Z].中學語文教學.
作者簡介:鄧雁瓊(1976—),女,中級職稱(檔案館員),承擔中職語文教學,工齡15年,湖南省勞動人事學校執(zh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