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改蘭
2011年5月,我校吳校長撰寫了“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探索與研究”課題報告,泰州市教育學會專家高度重視,認為該課題具有理論和實踐價值,對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推動新課改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要求我們加強調查研究,針對學校實際存在的問題,有目的地開展研究工作。
我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積極投身實踐,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課題申報以來,我進行了一些探索與研究。
一、加強預習做好前測,增強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蘇教版低中年級的教材中,每一單元的新授課安排都是由例題開始,然后安排“試一試”“想想做做”及相應的練習,到了高年級也是由例題開始,隨后安排了“試一試”“練一練”及相應的練習。新教材的例題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為老師和學生自主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我剛接到一個班,總要花一星期左右的時間加強預習指導,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這幾年我任教的是高年級的數(shù)學。每天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中總有一項是預習作業(yè)。
新授課的預習主要讓學生用鉛筆在書上例題處嘗試做一做,“試一試”“練一練”這兩部分讓學生嘗試做在專門的預習本上,有時也布置一些老師自編的與教學目標有關的難度稍低的題,有時還讓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但與新授內容相關的題。第二天上課前,我總要將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查看并批改他們的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同時記錄下學生作業(yè)中的典型的共性的錯誤,這樣做才能將一節(jié)課40分鐘進行合理分配,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五年級教材第三單元“認識小數(shù)”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通過預習,我了解到學生對小數(shù)的讀寫有生活經驗,學生不用老師教,正確率也很高,課堂上就把主要時間放在小數(shù)意義的認識上。
練習或復習課的預習,我總是讓學生寫一些學習日記,總結自己本階段的成敗得失。學生的日記雖然只是些零碎的學習心得,但對于老師來說這是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注意了學生的發(fā)展性評價。這樣在組織練習和復習課的教學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注意分層教學,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中去。
二、黑板報開設專欄,提高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校高年級數(shù)學每周有一節(jié)思維訓練課,我將它進行分散。我與班主任進行協(xié)商,在班級黑板報的右下角開辟了專欄,取名“數(shù)學角”。數(shù)學角里每天讓同學們結合前一天或本單元所學內容搜集兩道題,最后由大家選出的代表把關,并把題目抄寫到數(shù)學角上。有時我也會結合大家存在的薄弱的地方編寫一些趣味性題供他們參考。同學們則利用課余時間將題目抄到專門的思維訓練本上。他們在學習之余,常常圍在一起討論、研究。第二天上數(shù)學課時,我專門騰出五分鐘,讓同學到黑板報前進行講解。同學們興趣盎然,都爭著做五分鐘的小老師。這樣的活動已經堅持了四學期,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這種形式鍛煉了同學們的膽量,培養(yǎng)了自信心,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協(xié)作探究的好習慣。四學期下來多數(shù)同學的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我靜靜思考,這實際上是新課程理念下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他們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在期末組織的數(shù)學測試中我班的優(yōu)秀率一直遙遙領先。
三、課內外及時反饋補救,培養(yǎng)后進生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對于后進生,大致有兩種原因: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或接受能力差。對于他們,我總是給他們做成長記錄:某同學小數(shù)乘法有問題,某同學求近似數(shù)不會,某同學體積單位進率不熟,某同學不會審題……對于這部分同學,我總是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他們,課堂上多給他們發(fā)言和板演的機會,他們的作業(yè)盡量面批,放學后進行十分鐘知識梳理。每天放學后,我總是針對他們當天或近期出現(xiàn)的問題編出3~5道簡單的基礎題寫在黑板上,讓他們完成,以便及時反饋并做好補救措施。他們克服了自卑心理,有什么疑問都大膽提出來,哪怕一道簡單的豎式計算。還記得我們在學了“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后,有好幾個同學搞不清書上練習中求蔬菜大棚的占地面積、空間及塑料薄膜的面積那道題。我讓他們拿出圓柱體積的演示教具的一半,反復琢磨,不久他們都會說“老師,我懂了”。后進生也有一顆上進的心,他們的點滴進步,我都進行記載:某同學分數(shù)除法會了,某同學會用轉化的策略了,某同學連續(xù)幾次板演都對了……我對他們取得的進步及時進行表揚。他們與我的距離很近,常常對我說:“老師我還不懂,你再講一遍吧!”或者說:“老師,這道題我算了好幾遍,還是沒有答案,你看我錯哪兒了”……他們雖然是后進生,但在我面前不再膽怯。他們也能主動進行學習,盡管比別的同學花的時間多。
兩年多來,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我班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養(yǎng)成了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每個層次的同學在數(shù)學上都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