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芳
摘 要: 雖然我國已經(jīng)改進了原有的死板的教育體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實行了素質(zhì)教育,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初中語文教學仍存在教學模式僵化、評估方式單一及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語文是一門靈活性很高的學科,是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力和感受力的一門學科。初中語文內(nèi)容更是豐富多樣,古文、現(xiàn)代文等形式多樣。怎樣搞好初中語文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值得關注的。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漢語是我們的國語,語文這門學科是承載語言的很重要學科,也是一門基礎學科。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必須以學好語文為前提。如何讓初中學生完全融入語文學習中,這對我們文化的傳承和教育事業(yè)都是至關重要的。初中語文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不能好好地過渡,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利于以后的學習。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不管是在教學模式上還是在教學效率上都存在一些問題,而且對學習效果的評價是片面單一的。一般以分數(shù)評價語文學習效果。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開發(fā)學生各個方面的潛能,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寫作能力等,而不是應試能力。這常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在取得好成績的基礎上,自身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開拓思維,活躍頭腦。如何用初中語文教學這支大筆在教育事業(yè)這張紙上揮毫潑墨,書寫出美麗的畫卷是當前眾多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深思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死板的教學理念,積極探尋更加靈活的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把課堂真的變成學生求知和自我提升的場所。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素質(zhì)直接關系到教學質(zhì)量。要想搞好初中語文教學,就必須保證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提高自身能力。不管是哪個學科哪個領域的知識都是無窮無盡的,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這個領域的新知識,不斷充實提高自我,與時代同步,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提高教學質(zhì)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是單向的知識傳輸。老師講授課本的知識和自己的觀點,學生只有呆板地接受,像一個個機器人,課堂毫無生機與活力。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有的甚至精力渙散,厭倦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失敗的。初中生是青少年,他們的思維活躍,對事物有著很強的探知欲,同時也有著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用更新穎的教學方式才能吸引他們的眼球。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爰ぐl(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讓他們參與其中,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動性。特別初中生會接觸到大量古文,這些古文相對來說艱澀難懂,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一味地單方面講解、解釋或者把課本、參考書中的內(nèi)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就會扼殺學生的理解力,使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提出疑惑的機會。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他們自己試著解釋理解感悟,然后提出見解,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互動交流。每個人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辈还軐W生的理解是否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偏差,老師都應該持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尊重學生的觀點,不能扼殺他們表達的機會。在教學中還應該充分發(fā)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創(chuàng)設某種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雙贏。
初中語文教學有個很大的盲點就是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而忽略課外閱讀,這是避重就輕的一種教學方式。適當?shù)恼n外閱讀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备郀柣f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多向?qū)W生推薦一些有營養(yǎng)的書籍,比如名著類,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大量閱讀,然后吸收其中的精華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水滴石穿,時間久了,學生就具備了出口成章的能力,各方面素質(zhì)也都得到了提高,從而提高了初中語文學習能力。
老師對基本語文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交流互動更重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采取分小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對于語文的學習不能是孤立的,一個人的理解力畢竟有限。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笨梢姾献魇侵陵P重要的。特別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課堂發(fā)言積極性,暢所欲言,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觀點疑惑,然后共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主動權,能增進同學間的感情。最重要的是這種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達到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如果初中語文教學依然延續(xù)原有的呆板僵硬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不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會滯后于時代,對教育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利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寓教于樂,推動教育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麗.如何搞好初中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09.
[2]汪洋.語文是一門藝術性學科.教改前沿,2012.04.
[3]王麗華.語文教學的盲區(qū).山西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