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摘 要:在高中物理復習課教學中,必須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它是一種學習認知的過程,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創(chuàng)設類似于科學的情境,學生通過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探究、操作、調(diào)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復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自主探究 教學法
復習是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學習。物理復習課一般在單元、學期、學年、高中的新課教學結束以后進行,它是物理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物理復習課教學過程設計,既要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系統(tǒng)掌握所學過的知識,提高物理思維的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又要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責任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和改進教學工作。
一、出示復習目標
上課開始,直接出示復習課題,接著把預先寫在小黑板上的復習目標掛出來。出示的復習目標應注意如下三點。
(一)目標要全面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物理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復習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識方面的復習要求,把能力與思想品德丟在一邊。例如,光學、電磁場的復習,除了應當掌握的知識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要得到發(fā)展,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認真態(tài)度、追求美觀整潔的愛美情操和習慣等。
(二)目標要準確。即針對性要強,一是目標中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準確,二是三者之間不能混淆。在復習課上制定復習目標時,應注意和這些新授課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結合起來,以利于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三)目標要具體,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號,諸如“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粗一聽很具體,細一想太空泛,到底培養(yǎng)學生的哪些習慣不得而知。其實一堂課只能按實際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質(zhì),太多會適得其反。
教學目標不僅是向?qū)W生提出的,而且是對教師提出的。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著目標組織教學,就像寫文章不能“跑題”一樣,復習課也不能“離標”,而應有的放矢。
二、有目的地回憶
回憶,就是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舊知不斷提取而再現(xiàn)的過程,這是學生獨立聯(lián)想的有利時機,應盡可能地讓他們獨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級,就可讓他們先看書本再回憶并說出來;中高年級可讓學生提前幾天預習,這樣課上會節(jié)省一些時間。當然,回憶過程也離不開教師的針對性輔助。
在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么”,不追問“為什么”或“怎么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所有舊知“拉出來”,提高回憶效率。因此,學生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回憶有關舊知。例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激光知識,要學生講出激光在生活中的運用,不必追問其意義。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的過程,又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fā)獲得聯(lián)想結果的過程。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就可讓其他學生或教師補充,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三、分類歸納與梳理
梳理,就是將舊知識點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因此,梳理是復習中的重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知識點連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這些工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準備好,否則上課時會造成混亂。梳理往往同板書聯(lián)系起來,使視聽融為一體,增強復習效果。根據(jù)復習內(nèi)容的異同,通常采用邊梳理邊板書,即梳理與板書同步進行。
四、注意知識間的溝通
溝通是復習課的鮮明特質(zhì)。因為新授課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點分化,把握單個知識的本質(zhì)屬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繼知識發(fā)生關聯(lián)。復習課中,將所學知識前后貫通、溝通起來,這就是所謂知識點的系統(tǒng)化。溝通時,既可讓學生提出疑問,又可由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還可采用板書填空的形式,這要視具體運作情況而定。
五、加強聯(lián)系實際與基本題的練習
物理課的理論用于生活是物理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歸宿。首先,要善于挖掘物理教材,從課本基本內(nèi)容出發(fā)拓展問題。教師要根據(jù)課標的要求,熟知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重點分析,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并能夠較為熟練地加以實際運用。其次,要善于利用課本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生發(fā),拓展問題。最后,改進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方法,注重在作業(yè)中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
復習課中的練習與新授課或練習課中的練習都有明顯不同。新授課中的練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剛學過的新知,因此其練習成分是基本習題占70%左右,側(cè)重于知識方面;練習課中的練習則是為了技能向能力轉(zhuǎn)化,側(cè)重于物理能力的形成;復習課上的練習側(cè)重于知識結構轉(zhuǎn)化為認知結構,因此應出示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練習。
六、注意強化教學反思
過去把“教學反思”僅僅理解為一般的“回頭思考”,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課后回憶。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近兩年緊緊圍繞學導結合—合作探究—檢測提升—總結反思“四步十六字”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并健康成長,并使我對反思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最常進行的反思是上課之后的反思,即平時所說的“課后回憶”。下課后教師對課堂教學記憶猶新,感受深刻,能夠及時進行反思,及時查漏補缺。而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憶”“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質(zhì)。教學反思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一句話的概括,也可以是一段話的總結,可以記錄教學過程中的“閃光點”和成功做法。
參考文獻:
[1]中學生物理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