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內容摘要]高中時期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做好這一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顯得特別重要。本文結合作者的教育實踐,從四個方面出發(fā),探究了高中班級管理的具體策略,以期達到提高班級管理成效、全面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管理既瑣碎、繁雜,又非常重要,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班級管理,對于學生健康發(fā)展、完成教育任務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高中班級的管理工作,是教師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育實踐,淺談自己的認識。
一、建立健全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只有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推行制度化建設和制度化管理,為學生提供行為標準和行為調控的依據(jù),才能使班級事務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進而使班級管理有條不紊地進行,取得最佳效果。長此以往,在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范和約束下,學生能從他律走向自律,形成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負責,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并受益終生。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教育規(guī)律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班級制度,比如,學生考勤辦法、優(yōu)秀團員和優(yōu)秀班干部評選辦法、值日辦法、衛(wèi)生管理辦法等,把學生的學習、考勤、衛(wèi)生、住宿等都納入到制度管理中,做到“事事有規(guī)章、條條有依據(jù)”,學生做好了有獎勵,違規(guī)了有懲罰,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遵守紀律的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形成良好的班級秩序,促進班集體的健康成長。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平等對待所有學生
高中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特長,他們既是自由的、獨特的個體,也是不斷生長的、復雜的有機體,面對這些學生,教師要做到兩點:一是平等地對待所有學生。高中學生比較敏感,容易叛逆,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肯定,遇到挫折容易悲觀失望、一蹶不振。因此,教師必須要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不論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都要平等對待,尊重學生的人格,積極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關懷和溫暖,進而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滿懷信心地學習和生活。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內外兼修、夯實基礎,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信心。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實現(xiàn)班務自治
在新形勢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在班級管理上,教師由臺前管理者變?yōu)槟缓髤f(xié)調者,學生從被管理者轉化為管理者,進行自我管理,實現(xiàn)班務自治。
1.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高中生一般都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自控能力,經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管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進行思想動員,讓學生明白自我管理的好處及自我約束與管理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確定具體的計劃,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實施;最后,進行檢查與總結,教師要對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管理進行檢查與評價,幫助學生認識不足、進行總結和改正,并確定新的班級管理要求和目標。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2.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班級管理是涉及到每一個學生的事情,所以,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感,并切實參與進來。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分配不同的職責,讓學生各司其職,實現(xiàn)班務自治。比如責任到人管衛(wèi)生,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選出一個組長進行全面負責,指定專人負責倒垃圾,專人擺放勞動工具,專人擺放課桌椅,專人擦黑板,專人負責地面清潔,專人負責講臺的衛(wèi)生,并讓組長每半天進行一次值日監(jiān)督,這樣就能確保班級衛(wèi)生干凈、整潔,沒有死角。
3.充分發(fā)揮班、團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班、團干部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骨干與核心力量,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協(xié)助力量。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師要注重班、團干部的協(xié)助作用,正確發(fā)揮班、團干部的能量,使其幫助教師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管理才能,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團工作中來,既能幫助教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又能鍛煉學生的組織與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從細微處入手,注重情感教育
班級管理大多數(shù)都是瑣碎、平常的小事情,教師要從細微處入手,充滿愛心地對待學生,注重情感教育,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1.為學生做一些小事。要想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凝聚力強的班集體,就要有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而這些可以在幫助學生做一些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比如,學生書桌上的書本不整齊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整理一下或者教師幫助學生整理;當學生的物品掉到地上時,教師可以幫他撿起來;當學生生日的時候,教師可以問候一下或者組織學生給予祝賀等等。這些小事情灌注了教師的情感,能使學生感到溫暖,進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2.向學生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合理化的小建議。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一些學生雖然努力,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這時教師可以講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給學生以提示或啟發(fā),使學生思考領悟,形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遇事容易沖動,想問題容易考慮不周全,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一些合理化的小建議,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問題,使學生受益匪淺。
總之,想要做好高中班級的管理工作,需要教師建立健全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平等對待所有學生,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實現(xiàn)班務自治,教師還要從細微處入手,注重情感教育,采取各種方法,使學生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梁平,靳永子.淺析高中班級管理科學化的措施[J].教壇聚焦,2011,(10)
[5]徐雅楠.淺談高中班級管理的學生自主管理[J].考試·教研版,2012,(11)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