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常聽老師們說: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厥走@些年在農(nóng)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的確感到當一名班主任的辛苦。那是披星戴月的勞作,苦口婆心的勸導,日出東方的期盼的不懈輪回。面對農(nóng)村中學生的種種問題,作為班主任不得不去思考,去面對。
關鍵詞留守兒童;厭學;愛心;贊美;傾聽
一、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所面對的孩子的現(xiàn)狀
1.留守兒童問題
對于一部分農(nóng)民來說,夫妻雙方外出打工已經(jīng)成為發(fā)展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的有效辦法。可是孩子們卻遠離了父母,一些打工族將孩子留給父母或托付給親戚或讓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由于缺少父母關愛和監(jiān)督,這些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行為偏差,大部分“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質(zhì)、行為習慣都存在嚴重的問題。還有的孩子則患上種種心理病癥,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棄,讀書上進的觀念淡薄,認為讀書無用。所以他們不學無術,只會在班里惹是生非。
2.不容回避的“90后”問題
近年來,“90后”學生這個代表新生力量的群體,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成為農(nóng)村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問題。90后的中學生滿嘴的網(wǎng)絡語言、玩QQ、寫博客、帶手機,用火星文、留爆炸頭……但在他們的內(nèi)心卻出現(xiàn)一些不健康的現(xiàn)象:自卑和盲目自信。他們生澀、叛逆、張揚,不循規(guī)蹈矩、不惟命是從,敢于挑戰(zhàn)任何人的權(quán)威,為人處事我行我素、極易沖動。而農(nóng)村地區(qū),由于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所以就變得更加難以管教,有的甚至動輒做出非常極端的事情。
3.中學生厭學、輟學問題
在農(nóng)村學校,學生厭學輟學現(xiàn)象比較嚴重。從學生自身來看,由于學習基礎太差,導致新舊知識相脫節(jié),因而學習吃力,被動,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從家庭方面而言,農(nóng)村孩子的父母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空白的。平時根本就無暇過問,即使問起,也往往是只問結(jié)果,而不問過程。網(wǎng)絡游戲也如一個魔窟,使不少青少年學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對網(wǎng)絡的無限迷戀和依賴使得很多學生頻頻逃學,甚至走上一條邪惡的道路,他們對學校的印象可能都已經(jīng)模糊了,更談不上對學習的興趣了。再加上家長不管不問,輟學就成了家常便飯。
二、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并加以特別呵護
1.“言必行,行必果”
班主任自身的行為習慣在班務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表率“作用,班主任在行為方面就應該特別注重與學生平等,當好他們的榜樣,以言傳教,以身導行,處處以自身的規(guī)范行為作為學生楷模,。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我們的行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他們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了。
2.“親其師”,“信其道”
《班主任思維》指出:“21世紀的班主任應是學生的朋友?!卑嘀魅卧谧鳛榻處煹耐瑫r,更應成為學生的朋友。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值得學生信賴、親近的朋友,如果一味地死守著師道尊嚴,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子或高高在上的樣子,學生的心怎么與你靠近?更談不上信任。 “90后”學生倡導平等,無視等級觀念。他們尊敬一位老師,是因為喜歡這位老師,接受這位老師。而不是懼怕這位老師。在他們看來,老師就是某方面知識和能力比他們強的大朋友。要想教育好“90后”學生,必須要有“90后”思維?!?0后”思維的核心詞不是居高臨下,不是強制執(zhí)行。而是平等互敬,是激勵鞭策。平時和“90后”學生以朋友身份鼓勵他們,再加上一點玩笑意味的“威脅”遠勝過絮絮叨叨的長篇說教。調(diào)查顯示,“90后”學生最喜愛的是善解人意,富有個性,幽默風趣的“麻辣”老師。
3.把贊美還給學生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必須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fā)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請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4.用愛心為后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常把孩子比做初升的太陽,那么后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耙⌒牡南駥Υ欢涿倒寤ㄉ项潉佑麎嫷穆吨椤!边@句話或許有些夸張,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后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使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對于后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老師一定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nèi)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
5.請耐心等待,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眱A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作,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嚴重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