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偉
〔摘 要〕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是一種重要的信息服務模式。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與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提出了二者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的具體方式和合作的基本原則,分析了二者在合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情報機構;合作信息服務
圖書館和情報機構都是當今社會從事信息服務的重要機構。圖書館主要面對讀者從事文獻的保存、傳送等文獻服務;情報機構主要面對企業(yè)、社會組織和個人從事信息咨詢和信息分析等信息服務。二者性質相同,但是所從事的業(yè)務、面對的服務對象和采取的服務方式卻有著比較明顯的區(qū)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尤其是人才資源的積累,很多圖書館也開始面對傳統用戶和社會其他用戶開展與傳統信息服務不同的服務,例如信息咨詢、信息分析等全新的信息服務。但是由于受管理思想、服務理念、用戶認知等因素的限制,圖書館在開展信息咨詢等信息服務過程中,一直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也沒有形成明顯的規(guī)模和效益[1]。一些學者對此種情況也提出了諸多建議,但是很多圖書館在實際工作的推進中一直顯得力不從心,收效甚微[2]。
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一支重要力量,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才、信息、技術、設備等資源優(yōu)勢。這么豐富的資源,僅就高校的師生利用無法達到效益最大化。為了使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嘗試開展傳統信息服務以外的信息服務,如信息咨詢、信息分析等。高校圖書館除了為高校師生服務,也應該積極嘗試為社會其他用戶提供服務,探索面向社會的信息服務模式,這樣才能使其擁有的各種資源利用最大化,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3-4]。本文將對高校圖書館如何與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的模式進行探討,希望這種服務的模式對高校圖書館在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服務的時候有所借鑒。
1 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的基礎
任何兩個獨立的個體進行合作,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作的基礎,即互相需要,只有這樣才具有合作的可能性。而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就有著良好的基礎,二者通過合作開展信息服務,可以實現優(yōu)勢互補,實現共贏。
1.1 高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和不足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就是面向高校的學生和教師提供文獻保障服務,保證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在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大,高校圖書館也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無論是人才還是信息資源、各種技術設備的儲備和應用,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而且,各高校圖書館在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服務的過程,和學生、教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些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都是優(yōu)質的資源,也是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的主要優(yōu)勢。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在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過程中,也有它的不足。首先就是面對的用戶類型單一、用戶范圍狹窄,僅僅局限于高等學校。其次,高校圖書館缺乏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的經驗,由于自身角色和體制的一些因素限制,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缺乏足夠的有效途徑,而且服務方式不夠豐富。再次,因為管理方式較為傳統,在應對信息服務中出現的復雜情況不能靈活應對,缺乏面對市場的勇氣。最后,社會中的各種企業(yè)、團體、組織及其個人對高校圖書館缺乏足夠的了解。這些不足都導致了高校圖書館在推進面向社會的信息服務過程中步履維艱,收效甚微,無法有效的把自身的優(yōu)勢轉化為社會效益。
1.2 情報機構的優(yōu)勢和不足
在我們國家,面向社會的各種信息咨詢和信息分析等信息服務主要由各級各類情報機構來完成。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各級各類情報機構都成為了信息服務市場的中堅力量,大部分信息服務市場活動中都有他們的身影。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各級各類情報機構在開展各種信息服務過程中,既體現出了它們的優(yōu)點,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情報機構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積累了豐富的面向各種信息用戶開展信息服務的經驗,建立了豐富的服務途徑,形成了較為豐富的信息服務方式和手段,讓各類信息用戶對其和信息服務市場有了足夠的了解;作為一類市場經濟的主體,情報機構完全按照現代企業(yè)經營的理念和思想實施管理和開展市場活動,可以靈活應對各種信息服務市場的變化。情報機構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由于情報機構進入信息服務市場時日較短,信息資源的積累不夠豐富和全面,缺乏足夠的人才儲備和積累,在技術和設備的應用和儲備上面缺乏明顯的優(yōu)勢,無法獨立完成一些要求較高的信息服務項目;由于信息服務市場正在發(fā)育階段,各類信息服務專門人才的流動較為頻繁,使得情報機構無法形成長期的優(yōu)勢。
1.3 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有成功合作的先例
在我們國家,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有成功合作的先例(例如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和上海圖書館的合作),只是因為沒有形成慣例或常態(tài),而且這種合作缺乏有效機制的支持,絕大部分是屬于零星的、相互幫忙的一種性質,但是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也反映了在我們國家,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之間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只是還沒有常態(tài)化、市場化,缺乏有效機制保障。正是因為這種成功的合作先例和長期的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長期合作開展信息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合作經驗,為合作信息服務提供有益的參考。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高校圖書館還是情報機構,在面向社會開展信息服務的時候,既有明顯的優(yōu)勢也有明顯的不足。二者之間的優(yōu)勢和不足,形成了一種優(yōu)勢互補、相互補足的一種狀態(tài),再加上雙方過去有成功合作的先例,這些都為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使二者合作開展信息服務成為可能。
2 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信息服務的方式
雖然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有著良好的基礎,但是雙方開展信息服務目的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目的更多的是體現在如何通過信息服務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處于次要地位;情報機構信息服務的目的是如何通過信息服務獲得最大的經濟利潤,獲得更好的市場地位,經濟利益是第一訴求,社會效益處于次要地位。由于出發(fā)點不同,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在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的時候,筆者認為雙方首先應該明確各自的目標,制定明確的合作計劃,按照市場合作的方式,本著公平、自愿、透明和責、權、利明確的原則展開合作。充分考慮雙方的優(yōu)勢和不足,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各自的不足。
為了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筆者認為雙方可以采取前后方的合作模式,如圖1所示。情報機構具有豐富的服務和市場活動經驗,作為前方,參與信息服務市場活動,直接面對個人、企業(yè)、政府部門、民間組織等各種信息用戶,負責信息服務的具體開展。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可以作為后方,提供人才資源、信息資源、技術等資源的支持,保障各類信息服務的順利開展,從而達到如期目標。這樣雙方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各自的不足,而且雙方也可以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在這樣的一種合作方式中,合作雙方分工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關系也較為容易確定,而且雙方的優(yōu)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各自的不足也得到了明顯的彌補,實現了共贏。并且,雙方都可以較好的實現自己的目的,即高校圖書館拓寬了信息服務的范圍,獲得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情報機構也得到了更好的資源支持,可以進一步拓展信息服務的范圍和深度,獲得更為有利的市場地位,從而可以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在具體合作的過程中,雙方應該相互信任,通過資源入股、資源租賃、關系尋租、人員兼聘等具體操作方式建立一種長期的合作機制,使雙方的合作盡可能的長效、穩(wěn)定、可靠。
3 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應該注意的問題
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的過程中,雙方都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只有這幾個問題處理好了,雙方才會有美好的合作前景。
3.1 利益分配問題
雖然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合作開展信息服務目的有著明顯的差別,但利益分配的問題是二者進行合作繞不過的話題。作為合作信息服務的雙方,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應該如何分配信息服務所獲得的收益,這是雙方必須面對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合作之初,雙方應該就合作的具體操作方式制定非常明確的利益分配方案,通過協商,取得雙方的一致認可,再開展進一步的合作。
3.2 知識產權的問題
在開展合作信息服務的過程中,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也會使用到參與者的智力勞動成果,這些都涉及到知識產權的歸屬。因此,在開展信息服務過程,凡是涉及到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問題,都要權屬分明,嚴格按照法律和市場規(guī)則進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保證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順利地合作開展信息服務。
3.3 目的不協調的問題
由于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性質不同,各自出發(fā)點、立場和目的也有較大差異。當面對某些信息服務項目,高校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各自目標會有較大沖突,這時候也應該要積極地進行協調,盡可能避免雙方的分歧,甚至雙方可以做出一些必要犧牲,各取所需,否則就會影響信息服務項目的正常開展,最終影響項目的順利完成,對雙方的聲譽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3.4 組織管理的問題
如何管理雙方的合作關系,由哪一方來主導信息服務項目的管理,同樣應該由雙方在合作之初來協調、確定。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方式就是采取項目管理的思路,雙方共同參與,為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更具有服務經驗的情報機構一方主要負責項目管理和與用戶的溝通,高校圖書館主要提供資源的支持。當然,針對不同的信息服務項目,也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管理方式。
總之,高校圖書館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信息服務是大勢所趨,為了取得積極的效果,與情報機構展開合作,應該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而且可以取長補短,各取所需,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的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戴云.高校圖書館競爭情報服務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情報雜志,2004,(6):91-93,95.
[2]陳淑平.二十年探討——高校圖書館是否迎來競爭情報服務的春天[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20-22.
[3]黃繼東.高校圖書館情報服務社會化探討[J].情報工作研究,2004,(10):25-26.
[4]魏珊珊.淺議當前高等院校圖書館的情報服務[J].情報工作研究,2010,(10):39-40.
[5]蘇鐵蘭.圖書館情報服務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思考[J].情報雜志,2000,(5):12-14.
[6]申理哲.我國公共圖書館情報服務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情報工作研究,2008,(15):59-60.
[7]侯國柱,劉秉宇.新時期圖書館情報服務模式的思考[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5,(12):90-91.
[8]張艷麗.醫(yī)院圖書館情報服務內容方式多元化探討圖書館建設[J].黑龍江史志,2008,(9):41,51.
[9]夏知平.哥倫比亞大學醫(yī)學圖書館的情報服務[J].醫(yī)學情報工作,2000,(1):34-36.
[10]Charles O.Omekwu.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delivery in an era of change and reform:librarians and NEEDS[J].Library Review,2007,56(8):716-726.
[11]Maryna Jean Madden.Today餾 UK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J].Aslib Proceedings: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2008,60(6):556-569.
(本文責任編輯:王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