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陽
摘要:高中數學作為高中階段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從把握教學重點、讓學生輕松理解上課內容;鼓勵學生思考,增強學生答題意識;改變思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三個方面,提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有效性 提高途徑
新課程標準提倡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與探究性教學模式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提高學生個體科學素養(yǎng)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方面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為其日后形成正確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等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正確認識新課程數學教學相關原則的實際教學意義,才能開辟出提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把握教學重點,讓學生輕松理解上課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讓學生學習的要點,然后條理清晰地進行敘述,語言要簡潔生動,更應該注意細小的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在解題時,當一道題被他攻克,瞬間的喜悅沖淡了題目驗算的過程。但是更多的時候,學生對于很多題目存在著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沒有能力真正地把題目做出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教師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沒有指明題目的切入點,只是讓學生進行了公式化的記憶。當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學生知識點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以及長期習慣性的公式套用,缺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性答題的能力。針對這一現象,就要求教師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而教師只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或指點。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總會存在各種各種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擁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發(fā)現學生中存在的細節(jié)性問題,即時地幫助學生糾正。探究形式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及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鼓勵學生思考,增強學生答題意識
高中數學是由函數、幾何圖形、不等式、數列等幾大模塊組成,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重視解題思維策略的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同時,對于消除我國當前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的題海戰(zhàn)術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數學問題千變萬化,但是它考查的知識點就那么幾個,這就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意識。在答題時候,能清晰地知道題目考查的知識點,知道了這一點,就能夠很好地應用自己掌握的知識。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時候,可以借鑒下面幾點,即數學思維的變通性、反思性、嚴密性。變通性即要求學生善于觀察、聯想,從而進行問題之間的轉化,是一種思維的變通能力。反思性,即要求學生能夠有獨立的思維與檢查的過程,在做題時,能夠驗證擬定的假設,更可以跳出教師教學的思路,另辟蹊徑,讓自己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嚴密性,其實是指,論證的時候要考慮到問題的方方面面,中學生的思維其實都會出現不嚴密的現象,使得答題出現小錯誤,這種失分對學生而言是不必要的。
三、改變思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特別強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成為基礎教育適應知識經濟挑戰(zhàn),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課題。構建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關系到素質教育實施的戰(zhàn)略問題。
參考文獻:
[1]徐云軍,馮霞.淺談高中數學解題的思維策略[J].科學咨詢,2009(11).
[2]郭占榮.試談影響高中數學學習成績的原因及其補救之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3]費曉東.高中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2(05).
[4]劉鵬.方寸之時如何實施思維的“拳腳”[J].數學教學研究,2009,12(0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