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東
摘要:化學分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行項目驅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致濃厚,在做中既掌握了技能,又鞏固加深了理論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教學做;項目驅動;教學
化學分析五大模塊中每一個模塊都以“項目”為中心,精心進行了項目的選取設計,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各知識點和技能之間的相互滲透,最終掌握了知識和技能的認知規(guī)律。為此,每一模塊都設計了入門項目、主導項目和自主項目三種類型項目,難度逐漸加大。比如對配位滴定模塊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入門項目設計——水硬度的測定
在引入配位滴定方法時,為創(chuàng)設分析崗位情境設計了項目“GB/T 6909-2008 鍋爐用水和冷卻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測定”。因為這一項目理解起來很簡單,并且很實用,貼近生產生活實際,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所以作為配位滴定方法的敲門磚十分合適。
緊緊圍繞這一項目,以此為點進行教學概念(配位滴定方法、標準滴定溶液EDTA、金屬指示劑、配位滴定條件的選擇等)的引入,并且采用邊講邊做的方式,使學生將枯燥的概念與感性的實驗結合起來,讓學習變得輕松而簡單。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將理論與實踐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主導項目教學設計——胃舒平藥片中鋁鎂含量的測定
考慮到本門課程的特點為后續(xù)專業(yè)課打下基礎,所以我設計了藥物分析中的一個項目——胃舒平藥片中鋁鎂含量的測定。首先,介紹完成這一項目的現實工作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啟發(fā)學生要完成此項目必須具體分解為小任務,學生討論該如何順利完成此任務,教師點評簡單演示后,即讓學生完成有關任務,期間教師給予指導。最后,回歸工作任務。讓學生把獲得的知識和任務聯系起來,在掌握了理論知識后,能否把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同時為下一個任務作準備。
在這類主導項目中主要采用自學引導式教學方法,為此必須精心設計好任務單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抓住三個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課中指導、課后總結,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體。
三、自主項目設計——興趣實驗
配位滴定法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法,課堂上我們僅僅選擇了兩個項目,學生還感覺意猶未盡。因此,設計了興趣實驗來彌補這一缺憾,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看看配位滴定法的應用。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拓寬視野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習興趣,并選作實驗,有的做葡萄糖酸鈣含量的測定、有的做牛奶中鈣含量的測定,有的拿來自己家鄉(xiāng)的自來水進行硬度測定、有的做廢水中鉛含量的測定等等。他們會為自己的工作成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從而有了一種新的動力去探究未知的知識領域。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角色轉變最為明顯,成了咨詢者,體現了項目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這一特征。
有的模塊還設計了虛擬項目,因為有時實驗學時比較緊張或者是有毒有害的物質及一些實驗條件的限制,我們開設虛擬項目——如鐵礦石中鐵的測定(重鉻酸鉀有劇毒)對必要的內容也做了交代,既保證了知識體系的完整性,鍛煉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教育學生要有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這類項目中多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學,使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并且能夠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改善課堂氣氛,并張揚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逐漸提高,集體榮譽感凝聚力也增強。
總之,通過教學項目的優(yōu)化、知識點的重構與整合和課堂的“教學做”的一體化,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果,提升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戴士弘.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