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好
摘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我會學習”“學會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教法;學法
古人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虝W生某一地理現(xiàn)象、原理并不是最終目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自我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才是我們真正要實現(xiàn)的。那么怎樣實現(xiàn)呢?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正確的定位;其次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氛圍;最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一、教師在學生地理自主學習中的角色
1.學生自主學習的倡導者
地理教師首先是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積極倡導者,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地理的信念。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信念和態(tài)度影響著他們自主性學習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的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記住知識,考試取得好的成績上,而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和應用能力的提高。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初中學生對于地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地理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向?qū)W生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觀念,并通過實際教學促使學生重新樹立起自主探索的信念,從而明確他們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承擔的角色。并且教師應該幫助他們意識到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習者本人。在學習中應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會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成為獨立的學習者。教師要幫助他們實現(xiàn)由維持性學習向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轉(zhuǎn)變,即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觀念轉(zhuǎn)變。
結合課堂教學系統(tǒng)地介紹學習策略和技巧,引導學生思考并實踐學習策略。由于受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重知識傳授輕策略培訓的影響,絕大部分學生對具體的學習策略了解甚少,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遵循的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因此,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實踐結合教材,靈活安排教學,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各種學習策略和技巧。而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問題,供學生課后去思考并結合自己的心得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從而把較為成功的學習策略傳播給全班學生。因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是來源于教育者,而是來源于學習者本人;由于這些學習策略來源于他們的同學、伙伴,學生會更樂于去接受并實踐它們,這樣學生通過思考、實踐,再思考、再實踐,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
2.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師
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制訂出各學期的總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本人還根據(jù)所教學生的總體狀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導學方案,成立4~5人的自主學習小組。在這本人主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他們目前的基礎情況對每組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和水平。
3.學生自主學習的咨詢者
教師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咨詢者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2)為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材料的選擇提供參考。
(3)對怎樣合理分割課后時間和怎樣充分利用圖書館提供咨詢。
(4)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建議,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自主學習的困難及其解決方法。
4.學生自主學習計劃實施的監(jiān)控者
學生所學科目之多且基礎較差,因而大部分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善忘,沒有足夠的毅力。因此有些學生在計劃制訂后忘記或沒有決心去實施,教師就應及時采取措施,引導學生執(zhí)行計劃并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
5.學生自主學習的評估者
學生除了經(jīng)常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外,教師也要定期驗收檢查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專向小測的形式考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根據(jù)記有學生各次成績的個人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通過面談鼓勵學生的進步和幫助分析其不足之處。
6.學生自主學習執(zhí)行的情感支持者
由初中升入高中,教師要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其中有三類學習者尤其需要情感的支持:
(1)學習者的地理基礎差,長期處于應付的局面。
(2)學習者對自己的期望過高,確立的短期目標可望而不可即,一時難以實現(xiàn),長此以往,得不到成就感,自然對自己的成功產(chǎn)生懷疑。
(3)學習者的學習方法不當,致使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而成績低,學習者的付出長期得不到收益,同樣也會失去自信心。
所以教師應及時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情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里距離。當有的學生出現(xiàn)厭倦,抵觸等消極情緒時,要幫助他們克服障礙,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情感支持。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氛圍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自由、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效的教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在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學習環(huán)境應做到如下兩點。
1.以愛動其心,以情激趣
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有以全身心的愛去對待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才會以十足的干勁來學習功課。以愛動其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對待學困生更要注意這一點?!安睢笔窍鄬Φ?,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zhuǎn)化的。而興趣則是自主探究學習的源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绾问箤W生成為一個樂知者呢?那就是課堂教學時讓地理貼近生活,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有地理,就可以變“厭學”為“樂學”,變“無味”為“有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比如:講到“大氣的熱力狀況”,就拋出“我們常說的‘黎明前的黑暗有無科學依據(jù)?”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讓學生學有所用,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師的鼓勵、學習中的成功都會使學生體驗到心理學所說的“愉快感應”。成功帶來的心里滿足和愉悅的體驗也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因此,課堂上要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課堂上發(fā)表不同意見,即使說錯了,對學生思維中合理的因素也應加以肯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課堂上大膽質(zhì)疑,并給予表揚。這樣就形成了課堂上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迸囵B(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生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弊寣W生真正做到“我會學習”“學會學習”。
1.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
地理知識具有抽象性,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具體操作獲得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基礎。如:講到從沿海向內(nèi)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時,本人先讓學生觀看從北京到烏魯木齊的一些景觀圖,讓他們感受其景觀的差異性,再給出北京、烏魯木齊的氣溫降水量柱狀圖,讓他們?nèi)シ治銎浞之惢A是什么。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2.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學會有條理的思維和正確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指導學生用語言有順序、有條理地敘述地理問題和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與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訓練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地理語言,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相一致。
3.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
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與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如講完“密度流”時,給學生講這樣一則小故事:二戰(zhàn)時,英國及其盟軍嚴密封鎖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然而英國艦艇屢受德軍潛艇的襲擊,致使英軍蒙受重大損失。接著,讓學生用剛剛學過的知識分析德軍潛艇為什么能在英軍的嚴密監(jiān)視下出入地中海?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上課效率。
4.適時指導和總結,能使學生自覺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對一些常見的題型,通過學生做題,然后進行指導、歸納、總結方法,經(jīng)過這樣的長期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說:講到“等值線判讀”時,首先讓他們先去看等值線總體的變化趨勢(即數(shù)值大小的變化)、等值線的疏密情況、其彎曲情況并探討彎曲原因。這樣學生碰到這種題目就有頭緒了。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大家在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不斷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袁書琪.地理教育學.
[2]走進高中新課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楊紅,武智濤.中學地理多途徑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
(作者單位 福建省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