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張家口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張家口075000)
信息技術微型課的教學策略
李海龍
(張家口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張家口075000)
通過研究信息技術微型課的教學策略,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微型課教學水平。微型課的教學設計策略:目標定位具體,課題引入自然,教學過程清晰,小結反思有條理。
信息技術;微型課;教學策略
微型課一般是指以經(jīng)驗交流或甄別授課人的教學能力和基本教學素養(yǎng)為目的,在非常規(guī)教學情境下,按照教材要求,有計劃地實施在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等方面進行微縮的教學活動。和常規(guī)課不同,微型課沒有真正的學生參與,其中的“學生”只是一種角色扮演。微型課因其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制約小,可操作性強,被廣泛應用于教師招聘、教學評比和各類教研活動當中。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目標。在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教師往往只注重技術水平的學習,忽略教學能力的提高。微型課作為提高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廣受信息技術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的歡迎。根據(jù)本人多年從事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工作的經(jīng)驗,現(xiàn)就信息技術微型課的教學策略談幾點體會。
微型課是完整課的濃縮,規(guī)模變小,這是微型課的顯著特點。從時間上來說,微型課只有常規(guī)教學課的一半,甚至更少;從教學容量上來說,只安排一到兩個知識點的講授;微型課時間短、內容少,不要求三維教學目標面面俱到,但強調環(huán)節(jié)的相對完整,至少應包括新課導入、知識講授、評價總結三個環(huán)節(jié)。相對于常規(guī)課,微型課教學節(jié)奏偏快,要求授課教師必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選教學環(huán)節(jié)、精煉教學語言,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如果對微型課的這些特點不了解,把平時的授課習慣帶到微型課中,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掌握微型課的特點是上好一節(jié)微型課的前提條件。
微型課和說課活動時間都比較短,都是教學評比和教研活動中的常用形式,但二者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從教學主體看,微型課中的師生可能是一種角色扮演,充當學生角色的可以是評委,也可以是其他教師,而說課中沒有學生參與。從活動程序看,微型課的本質是“課”,具有課的基本屬性,是完整課堂教學的濃縮、再現(xiàn)。而說課重點在“說”,就是教師針對某一問題或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jù)。通俗地說,說課其實就是說說你是怎么教的,你為什么要這樣教。從活動功能上看,微型課是主要用來訓練或檢測教師教學水平的課堂教學。而開展說課活動,可以引導教師去思考,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從而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在以往的信息技術微型課評比中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把微型課當成了說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只是敘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方法是什么,完全忽略了微型課作為課的基本屬性。
(一)切入課題必須要迅速
微型課時間有限,切入課題必須要迅速。導入新課可以先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相關知識點,使學生主動地形成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內在關聯(lián)。或者提出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有啟發(fā)作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開門見山直接切題,提出和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一開始便抓住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但無論用何種方法,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lián),力求新穎,引人注目。用時一定要少,這樣才能給教學內容的講授分配更多的時間。
(二)講授線索要清晰,教學方法運用要得當
在微型課的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只有一條線索,使教學過程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在這一條線索上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游戲教學法等等。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通俗化與直接性的特點,是微型課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例如信息的概念,計算機的發(fā)展史,我國計算機教育的歷程等知識的學習都需要用到講授法。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任務式教學法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多用于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內容的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或操作技能。這樣,學生既掌握了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又提高了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信息技術學科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教授這些知識時,應利用演示法,使一些枯燥的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方式呈現(xiàn),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謂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從來就不贊成固定不變的簡單的教學套路,所以,信息技術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根據(jù)具體情況的不同,選擇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三)總結評價要簡短、到位
在評價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并用二到三分鐘的時間對講授的內容進行歸納,使教學重點進一步突出。好的總結可以對講授的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由于內容講授所用時間較多,在微型課的小節(jié)中,授課者必須語言準確、概括性強,對整節(jié)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要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
要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微型課,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應該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要準確簡潔、生動活潑、邏輯性強,且運用得當,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較高的教學素養(yǎng)也必不可少。由于微型課中沒有真實的學生參與,這就要求授課者在備課時研究學生要透徹,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所授內容時的反應、狀況。在涉及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讓聽課者感覺授課者自己在進行虛假的表演。一定要做到“現(xiàn)場無學生,心中有學生”,這樣才能使課堂效果真實自然。
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使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學的方式,教師教的方式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能夠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文字和掛圖等抽象的教學信息轉變?yōu)樯鷦泳唧w、形象逼真的多媒體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輕松愉快的學習。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要利用好這種優(yōu)勢,微型課中這種優(yōu)勢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利用教學課件不僅可以展現(xiàn)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投影,可以將教學重點、教學內容、操作步驟和方法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增加課堂容量,節(jié)約時間。利用教學網(wǎng)絡可以增強師生互動,對教學資源進行共享。
把握好上述幾個原則,離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微型課就不遠了。微型課是一種經(jīng)濟實用的課堂教學形式,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上好微型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潘超.數(shù)學微型課及其教學設計[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25(2):80-83.
[2]曹公奇.對微型課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9,(2):30-31.
Micro-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Strategy
LI Hai-long
(Zhangjiakou Educ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Zhangjiakou,Hebei 075000)
Aiming to improve the micro-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it,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the specific teaching goals,smooth lead-in,clear teaching process,and systematic summary and refle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cro-teaching;teaching strategy
G427
A
1008-8156(2011)02-0074-02
2011-02-18
2011-05-26
李海龍(1977-),男,河北懷來人,張家口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