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佩君
摘要: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建設中形成了“六點”式新模式:突破點—→連接點—→著力點—→關鍵點—→閃光點—→核心點,即以完善教材體系為突破點,以美化制度環(huán)境為連接點,以注重教學研究為著力點,以精化師資隊伍為關鍵點,以弘揚校本特色為閃光點,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核心點,對全省乃至全國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提供了一定經(jīng)驗和啟示。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建設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9—0122—03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線”[1],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教社政[2004]13號文件)。2008年6月,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形勢與政策》課程被評全省的精品課程,成為了我校的一大品牌。本課程是當前省內(nèi)2個“形勢與政策”省級精品課程之一,在省內(nèi)外高等??茖W校同類課程中質(zhì)量水平處于前列,為湖南省乃至全國《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和實踐提供了一定經(jīng)驗和有意啟示。我?!缎蝿菖c政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較成功模式可歸納為“六點”式新模式:突破點—→連接點—→著力點—→關鍵點—→閃光點—→核心點,即以完善教材體系為突破點,以美化制度環(huán)境為連接點,以注重教學研究為著力點,以精化師資隊伍為關鍵點,以弘揚校本特色為閃光點,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核心點,形成立體式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
一、突破點:完善教材體系
在動態(tài)中編寫教材,編寫出科學嚴謹、涵蓋知識點全面、權(quán)威的教材是《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的難點之一,也是我校成功模式的突破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建設中,只有《形勢與政策》教材沒有穩(wěn)定的統(tǒng)一的版本。2007年6月以前,我們主要是采用輔助教材,具體做法是:第一,及時將教育部中宣部頒發(fā)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掛在我校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大綱。第二,為一、二年級學生訂購中宣部《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資料。第三,為教師訂閱各種教學參考資料,如《瞭望》、《世界知識》、《半月談》、《環(huán)球》、《參考消息》、《光明日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第四,由課程建設小組根據(jù)每年全國形勢與政策培訓的內(nèi)容,編寫講義。第五,把教師講課的提綱和PPT全部掛在網(wǎng)上,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材料,供學生閱讀,下載并刻錄了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新聞調(diào)查”、“實話實說”、“國際觀察”等欄目的一批音像資料,作為這門課程的音像教學資料。
2007年9月,我們與兄弟院校合作,集中力量編寫了《形勢與政策概論》這本教育部重點課題組編著的教材,還有由言石出版社出版的特色教材《形勢與政策》。這兩本教材邏輯嚴密,內(nèi)容新穎,形式活潑,圖文并貌。從2007年9月一經(jīng)使用以來,深受師生的好評。以后每年編寫一本特色教材,充實了課程教學內(nèi)容,也解決了該課程長期無統(tǒng)一教材的難題,完善了課程的教材建設。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正規(guī)教材+音像教材+多媒體課件”相結(jié)合的系列化、立體化教材體系。至今我院本課程負責人和主要成員主編的4本《形勢與政策》填補了該課程教材的空白,被廣東、湖北、湖南、遼寧、河南等省十幾所高校廣泛運用,我省高工委副書記李紅親自為我們編寫的教材作序。完善教材體系是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的突破點,在動態(tài)中編寫教材也成為了我校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的特色之一,我校擬將《形勢與政策概論》中形勢與政策的基本原理部分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二、連接點:美化制度環(huán)境
重視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我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學科建設(含經(jīng)費)和教學管理方面我校都建立了較科學的制度,形成了較和諧的制度環(huán)境。
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動態(tài)而完善。因為保證《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順利、有序開展,我校每學期都根據(jù)中共中央、教育部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制定了經(jīng)我校教務處批準的動態(tài)的教學大綱及教學實施方案,教學方案根據(jù)我校學生多,教師少、場地小的實際情況,緊扣當前國內(nèi)外熱點和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實際問題,采取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詳細方案預先分送到每一個系、部、處、室和各個專業(yè)班,是全校各部門在工作安排上優(yōu)先考慮,積極配合,組織實施。
經(jīng)費和師資優(yōu)先。設備經(jīng)費方面,學校為《形勢與政策》教育提供必要的場所和設備,如多媒體教室,各種音像資料,校園網(wǎng),《形勢與政策》的主題教育網(wǎng)站等。學校還列出這門課程建設的專項經(jīng)費。師資保障方面,副高以上教師才能擔任這門課程教學,同時校領導也納入到該隊伍中,校級領導給學生作《形勢與政策》的專題報告。
教學管理科學規(guī)范。首先,明確規(guī)定學時(每學期16學時)和學分(???個學分和本科2學分),并把它列入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寫進教學計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納入學籍管理。其次,建立集體備課制度。為保證“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質(zhì)量,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我部明確要求由思想品德教研室負責,在每學期“形勢與政策”教育開課前召開所有主講教師進行集體備課,詳細討論教學內(nèi)容、方法、手段、考核及其它教學要求。再次,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計劃的安排到教學課件的制作,從教學活動的督導、檢查到學生成績的評定,此外,按照學校二元四級考核制度,嚴格考核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和效果。
三、著力點:注重教學研究
以教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是我?!缎蝿菖c政策》課程建設的著力點,延伸了課程建設的內(nèi)涵。以思想品德教研室牽頭,每周二下午按計劃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的研究活動。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在教改科研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先后發(fā)表了相關研究論文20多篇,主持參與省廳級、校級課題10多項,獲得省、校級教學科研獎勵10多項。
圍繞理論熱點,先立項,拓展研究的深度。在理論研究方面,本團隊積極開創(chuàng)了在立項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新模式?!缎蝿菖c政策》課的特點是其內(nèi)容總是某一時期社會和大學生特別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做深入淺出的分析,我們首先針對有關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進行專項研究,并爭取在省有關單位立項。近五年來,先后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共同富裕問題研究”、“社會轉(zhuǎn)型期農(nóng)村道德建設研究”、“新農(nóng)村建設視域下的民間服務性組織研究”等問題獲得省級立項。在立項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使理論研究與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在2006年爭取了省高工委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研究”委托的項目,加強了集體研究的力量,發(fā)揮了團隊繁榮合力。
圍繞理論熱點,發(fā)表了一系列專題論文和研究報告,形成了一系列關于馬克思主義形勢觀與政策觀的理論與觀點,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本課程的性質(zhì)和特點,及時準確把握相關理論的動態(tài)和前沿。課程建設方面,我們從“建設形勢與政策重點課程模式”“大學生德育實踐存在的主要困難.問題和對策”、“構(gòu)建和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體系”、“突出校本特色,提高政治理論教學的實效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應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和“扎實推進十七大精神‘三進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理論探討,發(fā)表了一批較高質(zhì)量的研究論文。在專題研究方面,我們緊扣這門課程的時代特點,抓住每一時期的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如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專題,我們從小康社會與共同富裕的關系,充分就業(yè)與前面建設小康社會,分配制度改革與共同富裕目標實現(xiàn)的路徑等不同側(cè)面進行研究,深化了前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題。
四、關鍵點:精化師資隊伍
課程建設的主體是人,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是我?!缎蝿菖c政策》精品課程成功的關鍵。我校積極營造氛圍,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發(fā)揮教學主體的力量,培養(yǎng)造就一支職稱、年齡結(jié)構(gòu)合理,且相對穩(wěn)定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建立教師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的有效機制,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養(yǎng)成積極和創(chuàng)新學習的態(tài)度。
以引進與培養(yǎng)相結(jié)合,打造優(yōu)良的教學隊伍。自我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以來,我們先后引進該課程教授2名、副教授2名,目前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團隊共10人。這支教學團隊總體上結(jié)構(gòu)合理、業(yè)務精良、學科和學術背景較深厚。其中,該課程負責人獲得了湖南省直“芙蓉杯百崗明星”、湖南省直“巾幗建功標兵”和湖南省“優(yōu)秀教師標兵”等榮譽稱號。
在大力引進該課程的教學骨干的同時,我校更加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內(nèi)功,提升教學隊伍的整體水平。以提高師德修養(yǎng)為重點,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全國和全省的課程培訓以及學術交流,加強集體備課,拓展教學視野。[2]
五、閃光點:弘揚校本特色
我們依托第一師范這一所千年學府和百年師范,挖掘校本資源,弘揚校本特色,這是我?!缎蝿菖c政策》課程建設的閃光點。我們創(chuàng)建了穩(wěn)定的實踐基地,同時利用第一師范名校的優(yōu)勢資源開展影視教育活動,拓展實踐教學。我校青年毛澤東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參觀青年毛澤東紀念館、看影視、評影視等學生活動。我們還將影視教育引入課程教學。特別是自2007年起,每年組織本校的新生觀看電視劇《恰同學少年》,通過組織學生看《恰同學少年》電視劇,撰寫劇評文章、評選了優(yōu)秀論文,并編輯了優(yōu)秀論文集。還在課程網(wǎng)站上開辟了《恰同學少年》專欄,使廣大學生了解了青年毛澤東關心國家大事、心憂天下、立志改造中國與世界的許多事跡。學生興趣非常高,學校和民族的自豪感倍增,收效十分明顯。
六、核心點:深化教學改革
深化教學改革是我?!缎蝿菖c政策》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近五年來,課程負責人和教學團隊在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建設、實踐教學、教學效果以及成績評價體系等主要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具體來說,除了以正規(guī)教材充實課程內(nèi)容和以自身資源拓展實踐教學外,還在以下這四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以專題講座整合教學內(nèi)容;以團隊教學提高教學實效;以課程網(wǎng)站延伸教學互動;以立體評價改革考試方法等。
第一、以專題講座整合教學內(nèi)容。《形勢與政策》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強,根據(jù)不同時期的形勢與政策變化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是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重點。為了突出這門課程的特點,我們以專題講授為基本形式,站在學科和專業(yè)建設的高度,精選了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大學生感興趣的熱點疑點作為教學專題,如大學生就業(yè)、八榮八恥、房價與宏觀調(diào)控、我看《恰同學少年》專欄等。既有相對固定的內(nèi)容模式,又突出時效性這一特點,不斷整合教學內(nèi)容,使專題講授時遵循突出了時代性、針對性和知識性的原則。
第二、以團隊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團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如下。第一,教學和科研互長。我們確定專題后采用團隊教學的方式。每名教師只承擔一兩個專題,確定了這名教師的研究方向,使這名教師在一個相當穩(wěn)定的時期,專門學習、思考、研究本人擔負的任務,將這些專題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為這些問題的專家、學者,將其研究的成果運用于教學,使《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有突破性進展。[3]第二,積極進行學生個性培養(yǎng)及素質(zhì)教育。一門課、一個班同時面對幾名教師,每名教師都有自己的講授風格、教學品質(zhì)、教學經(jīng)驗和特點。將這些因素潛移默化地作用于學生,對學生是一個感染、啟發(fā)、熏陶的過程可對學生的個性成長、素質(zhì)教育起到積極作用。第三,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學。學生對教師整體評價是客觀、公正的。同樣一門課程,幾位教師面對一個班級,學生對此會有一個客觀的比較、評價,實際上是不掛牌的掛牌教學,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4]。第四,發(fā)揮團隊合力。團隊成員團結(jié)合作,互相交流配合,相互溝通,注意各專題的銜接。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團隊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最終形成育人合力,使《形勢政策》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一門課。2008年3月,我們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結(jié)果顯示,我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滿意率達到95%。
第三、以課程網(wǎng)站延伸教學互動。我們開發(fā)了該課程的網(wǎng)站(http://jpkc.hnfnc.edu.cn),進行開放教學。網(wǎng)站上開設了“熱點問題”等專欄等特色欄目。2005年以來,我們在網(wǎng)上開辟了熱點問題的專欄,將一些大學生關注的問題,如大學生就業(yè)、八榮八恥、房價與宏觀調(diào)控、《恰同學少年》等專欄掛在網(wǎng)頁上,供同學們參與和學習,以補充課堂上講不了的、而又是同學們關心的問題;同時我們把每個專題教學的PPT課件全部掛在網(wǎng)上,供同學們隨時查看?,F(xiàn)在的點擊率已達119750多次。
第四、以立體評價改革考試方法。近年來,我們積極推進課程學習成績考評方式的改革,以立體評價改革考試方法。根據(jù)《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特點,采用多種評價方法。一是根據(jù)到課情況和筆記內(nèi)容評成績;二是根據(jù)專題論文評成績;三是根據(jù)卷面考試評成績,通過不同的評價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受到了學生的較高評價。
深受一師傳統(tǒng)的影響,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在我校起步早、受重視、覆蓋廣、影響大、有特色、效果好。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柳禮泉教授認為湖南一師范學院的《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以后可以朝國家精品課程發(fā)展。探究我?!缎蝿菖c政策》精品課程建設的“六點式”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有助于發(fā)揮《形勢與政策》精品課程的示范輻射作用,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教育共享和教育公平。其次,有助于提高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助于突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呆板的模式,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被動的局面,更好更快地提高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實效性。再次,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合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96.
[2]彭月英.“形勢與政策”重點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2).
[3]嚴瑩、陸向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多維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2).
[4]曲建武、吳云志.“形勢與政策”課實效性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4,(7).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f the Mod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the Essence Course“Situation and Policy”
——Take Six spots Model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of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ong Pei-jun
(Department of l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Abstract: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shaped a six --spots 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sence course “Situation and Policy”:breakthrough→access point→ focus→ key point-→shining point → core point. That is to say, perfecting teaching books system is as the breakthrough;prettifyingthe rule environment is as the connection point;emphasizing on teaching research is as the focal points;refining teaching staff is as the key piont;promoting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is as the shining point and deepen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is as the core point,which willprovide some good experiense and inspiration to the hing educatian schools in Hunan province and in all the national.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sence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