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彩群 任 毅
摘要 介紹我國高校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工作模式、考核機制及其效益探索的新觀點。
關鍵詞 高校實驗人員;工作模式;考核機制;勞動效益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09)27-0078-02
Exploration of Working Model, Evaluation Mechanisms and Working Efficiency on University Laboratory Staffs//Ruan Caiqun, Ren Yi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staff of our colleges. Proposing the new ideas of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eam mode、assessment mechanisms and their effective exploration in colleges.
Key words laboratory staffs; working model; evaluation mechanisms; working efficiency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ivi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實驗室是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素質(zhì)的高低決定一個學校實驗室的建設水平,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發(fā)展[1]。加強高校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教育發(fā)展的諸多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驗技術人員開始關于我國高校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目前的研究體現(xiàn)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關于人才短缺、年齡老化、學歷偏低、結構不合理的研究;二是關于以人為本、政策創(chuàng)新、合理使用人才、建立實驗技術隊伍競爭機制的研究;三是一專多能、一崗多能、發(fā)揮實驗技術人員的最大潛能的研究;四是大部分高等(高職)院校對實驗室集中管理,實驗技術隊伍推行實驗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劃分的實踐探索;等等。但是從這些研究中發(fā)現(xiàn),缺乏對高校實驗人員工作模式、考核機制及其勞動效益保障等制度性建設的研究,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制度性建設的理論框架還不完善。
1 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工作模式
要使高校實驗室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不光是要靠購得設備越多、設備越先進、引進高學歷的人才等因素決定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根據(jù)實驗工作的特殊性,建好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工作模式,明確實驗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
高校實驗室工作有它自身的特點,既包括日常教學和科研工作,又包括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及技術服務工作[2]。大部分高等(高職)院校把實驗工作人員劃分為2部分:實驗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他們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重點各不相同。實驗教師直接講授實驗課,參與輔導答疑,批改實驗報告及實驗課考試考查等教學工作,編寫實驗教材、講義、指導書,承擔科研、科技開發(fā)技術服務等工作。實驗室管理人員負責幫助實驗教師輔導實驗和準備實驗的工作,負責實驗儀器設備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chǎn)的管理,實驗用房的管理(安全、衛(wèi)生),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和維修。實驗管理人員實行坐班制。
同時,要管好實驗室、用好實驗室,管好設備、用好設備,提高并保證實驗教學質(zhì)量,發(fā)揮實驗室整體效益,保證高水平人才的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3],必須在實驗技術隊伍工作模式的制度性建設方面有所突破。這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中心)室主任的業(yè)務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
由于實驗(中心)室主任是實驗室各項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又是實驗室的決策者,其業(yè)務水平、組織管理能力將直接影響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水平[4]。要建設好一個實驗室,學校必須選拔出一個具有良好素質(zhì)和組織管理能力、較高的業(yè)務水平、肯吃苦、有才干、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的實驗室負責人。實驗(中心)室主任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舉足輕重。因此,作為帶頭人的實驗(中心)室主任先提出實驗教學、科研服務的任務、進程、模式以及機制建設等決策,然后將其決策提交給上級部門(系、院或?qū)W校)進行研究,力爭使決策具有可操作性,這是實驗(中心)室主任在實驗技術隊伍制度性建設方面所必須做的工作。
2 實驗技術人員考核機制
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離不開規(guī)范考核制度的建立,在科學人才評價體系上建立起來的人才制度才是科學的考核制度。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同,實驗教學工作繁雜、艱苦、涉及面廣。實驗人員不僅要熟悉實驗課程體系,掌握每個實驗目的和操作要求,并認真做好各項實驗準備工作,還要協(xié)助教師管理好實驗學生;平時要管理好儀器設備及實驗室財產(chǎn),對易燃、易爆、劇毒及其他危險品的管理使用必須格外小心,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日常還要保持實驗室的清潔衛(wèi)生,儀器設備擺放整齊,管好門窗水電的安全。實驗員的工作繁雜瑣碎、辛苦,而許多人卻認為實驗員工作輕松無憂,導致他們的勞動不被認可,這無疑會嚴重挫傷實驗員的工作積極性[5]。要實現(xiàn)實驗技術隊伍在思想上穩(wěn)定,工作上積極進取,作為組織者和決策者的實驗(中心)室主任應完善激勵機制,制訂完善的考核機制,同時制訂獎勵政策,建立對實驗室人員的檢查、考核、評優(yōu)等措施,并落到實處。要盡量做到準確、客觀、科學、具有說服力??己藘?nèi)容、獎勵內(nèi)容、處罰內(nèi)容可參考表1和表2的模式。
對于表1和表2中的考核內(nèi)容和獎勵內(nèi)容的具體細節(jié)和得分情況,實驗(中心)室主任應組織實驗技術人員或?qū)<覉F隊認真討論研究,并根據(jù)最后得分情況評定優(yōu)、良、中、差、不及格,建立個人資料??己说慕Y果應與獎酬金掛鉤,并且可作為競聘競崗時的主要考查依據(jù)。
表1和表2中具體獎勵內(nèi)容:1)實驗技術成果獎,獎勵那些致力于實驗技術研究、開發(fā),儀器設備的制造、革新、維修及功能拓寬的實驗技術人員;2)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獎,獎勵那些挖掘?qū)嶒炇覞摿?拓寬實驗服務范圍,提高資源利用率,獲得較大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的實驗技術人員;3)實驗室管理優(yōu)秀獎,獎勵那些為實驗教學和科研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敬業(yè)奉獻、辛勤工作、規(guī)范操作、科學管理的實驗室管理人員。對儀器設備功能開發(fā)、保養(yǎng)、改進、自制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也應設立相應單項獎,充分調(diào)動各級各類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 實驗技術人員勞動保障機制
高等學校的實驗技術人員需要多種方式的激勵來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開發(fā)他們的最大潛能。在實驗教學獎金分配方面,有的學校實驗教師和實驗管理崗人員獎金按均等分配;有的學校實驗教師按學時分配,實驗管理崗人員統(tǒng)一按固定分配。這些分配原則能否體現(xiàn)公平?比如:同一學校而不同實驗室他們所擔任的實驗教學工作量也不等同,有的多,有的少,而且管理的設備也有多有少,實驗室面積有大有小,按均等分配或統(tǒng)一按固定分配,沒有真正從工作性質(zhì)和范圍去界定工作量,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按勞分配的原則。因此建議在年終或期中獎金分配上,應根據(jù)實驗室工作性質(zhì)的差異、工作量的多少、工作態(tài)度的好壞、工作成績的大小等獎勤罰懶,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另外,要改進考核辦法,建議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考核,要較為全面地反映出實驗室工作人員各個方面的工作情況[6],參照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法,按實際學時數(shù)劃定工作量。
實驗室管理水平的優(yōu)劣還取決于實驗人員積極性的發(fā)揮。政策導向是實驗人員積極性發(fā)揮的關鍵所在。因此,制訂好政策,制訂實驗人員勞動保障機制,將有利于實驗人員積極性的發(fā)揮。
另外,在科研服務方面,許多實驗技術人員有名無分、有分無名。有名無分是指申報的項目有他們的名字,但分配的時候沒他們的份;有分無名是指參與了項目的實驗研究,但申報的項目沒他們的名字,而且所得的勞動報酬無章可循。實驗人員的工作往往不表現(xiàn)為獨立的成果,而是融于教學、科研成果之中。所以,無論是獎金分配或是科研分配都有待于制度性問題的解決。由于實驗(中心)室主任對實驗工作的特殊性比較清楚,因此,實驗(中心)室主任應認真研究實驗技術人員勞動保障機制的體系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在獎金分配上,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思想;在制訂政策上,根據(jù)這部分人的特長,制訂相應的政策,對他們不能一概而論,應分層次、分類別,在待遇上分別對待,按勞分配;在科研方面,要充分肯定他們的作用,使他們的辛勤勞動得到應有的體現(xiàn),尊重他們的勞動,承認他們的辛勤勞動成果與汗水,激勵其愛崗敬業(yè)、積極參與科研活動。
4 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高校實驗室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合理、高效的促進實驗室人員成長的工作模式、考核機制,以充分調(diào)動實驗室人員的內(nèi)在積極性,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現(xiàn)有實驗室隊伍的科技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達到實驗室資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
參考文獻
[1]賈賢龍,許正榮,王碧清,陶慶秀.談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5):171-174
[2]王國強,呂琴,孫健.研究型大學實驗技術隊伍建議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7):126-129
[3]王桂玲,應安明.以人為本建設高校實驗技術隊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3):142-144
[4]朱建平.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是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10):81-83
[5]張遠方.高校實驗室隊伍建設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6):40-42
[6]潘雅玲,張偉新.實驗室隊伍建設中心的幾個問題[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