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沁浪 江天橋
摘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已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茖W合理的分級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證,而且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因材施教、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等方面對分級教學問題進行探討,同時探討分級教學模式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大學英語 分級教學 因材施教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存在著許多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問題。這些問題表現在很多方面,諸如教育觀念方面,學校和班級管理方面,考試和選拔體制方面,學生的語言掌握方面,學生在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社會化方面,學生的能力、特別是社會能力方面的問題等等。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全國各大院校紛紛出臺了因循利導、因材施教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
就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而言,許多高校認同分級教學的必要性,并積極投入到分級教學的改革中,不斷總結分級教學實踐,對分級教學模式加以完善。教育部辦公廳2007年印發(fā)的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現階段各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實施分級教學的依據。該文件提出了改革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分級教學的要求。鑒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各高校之間情況差異較大,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文件規(guī)定,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這三個要求是我國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經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與實踐應當選擇達到的標準。
由于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高等院校繼續(xù)學習深造。由于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入學時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一些來自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的學生距離教學規(guī)定的入學要求相差甚遠,而部分來自城市或重視英語的學校的學生則在入學時英語就已達到四級水平。而近年來高校的持續(xù)擴招使學生個體之間入學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也直接導致了大學英語授課環(huán)境的進一步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考慮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繼續(xù)采用統(tǒng)一的教材、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結果難以預料。如果重點針對較高水平學生教學,使用全英文授課,則大多數同學可能聽不懂教師授課內容,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如果照顧差生,中英夾雜甚至全中文授課則又使水平較好的學生覺得課程簡單,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動力。因此,只有實行分級教學,把水平懸殊的學生安排在不同班級,采用不同教學方法,選用不同教材,教師才能真正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進行因材施教,改變一刀切的教學局面。因此,在循序漸進安排學習的年級制度的前提下,分級教學成為安排英語教學的理想選擇。
因材施教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孔子是我國第一位自覺實踐因材施教原則的杰出代表。正因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張根據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注重補偏救弊,使弟子揚長避短,學有所得,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七十二賢人”。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尚自然”、“展個性”的教育主張,反對“守成法、求劃一”。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以承認學生認知基礎、個性特征、認知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為前提,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已成為眾多高校實踐英語教學,切實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魔棒。各個學校在實踐的過程中一直在探索適合本校校情的特有模式,這些模式雖各具特色,但還是擁有共同的特點,即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三層次,三要求”,進行分級教學。
南昌大學自2003年開始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該校2003級學生按入學英語成績分為A、B、C三個層次,A、B班各占普通專業(yè)學生的一半,C班則為藝術體育生。2005年,該校新生的分級模式有所改變,A、B班各占普通專業(yè)學生的30%和70%,C班仍為藝術體育生。2007級其分級模式又有所調整,2007年新生中,A、B、C班各占普通專業(yè)學生的15%、30%和55%,D班則為藝術體育生,并在該模式基礎上實行“滾到淘汰制”,即,在學期末根據期終考試成績對班級進行小規(guī)模調整,成績進步的學生可以升班,成績退步的學生必須降班。
湖南大學2008級的全體新生入校就參加分級測試,學生成績由低到高被評定為010、020、030、040、050五級。根據分級方案,010—020學生編入C級班,030學生編入B級班,040—050學生編入A級班。分級教學方案對A、B、C各級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A級班學生要達到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較高要求,并部分達到更高要求;B級班要達到一般要求,并部分達到較高要求;C級班要求全部通過課程考試,并達到一般要求。
北方交通大學的英語分級教學,則按高考以及學校的口語和復試成績劃分為A、B、C、D四個級別。A班的教育目標是通過強化口語訓練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高的交談能力;B班的教學進度稍慢;C班兼顧四級考試,口語不放棄;D班則以達到英語四級水平,完成大綱基本要求為重點。在分級教學的配套措施中,北方交大明確規(guī)定建立相應的動態(tài)考核體系,每學期根據期中考試成績和教師推薦情況實行微調,根據期末考試成績重新分班。成績進步的學生可以升班,成績退步的學生必須降班,不再存在一成不變的“優(yōu)等生”和“差等生”。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處于不斷地探索與調整中。首先,在分級方面,各高?;旧隙及凑铡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三層次,三要求”,將英語教學分為三個等級,但是分級的方法在不斷完善。從單純依據高考英語成績直接分級教學,逐漸向結合高考英語成績以及入學分級考試成績進行更合理的分級教學的方向過渡。
其次分級教學也逐漸引進淘汰機制,使分級教學模式從靜態(tài)分級向動態(tài)分級發(fā)展,從而使分級教學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另外,各高校的大學英語分級模式的變化也體現了分級教學的另一趨勢,即分級教學的多層次發(fā)展。分級教學的層次已經從單層向多層次發(fā)展,由最初的二級、三級發(fā)展到更為復雜的四層次乃至更多層次的分級體系。
可以預見,由靜態(tài)轉向動態(tài),由簡單轉向復雜,這種發(fā)展趨勢使得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不斷地完善,并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 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國高等教育[J],2002,8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 任寧.關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幾點思考.東京文學[J].2008,9
[4] 王科,宮宇.分級教學:打造學生個性發(fā)展新平臺.中國教育報[N],2002,12(20):3
作者:
肖沁浪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