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旻 ?!〔?/p>
[摘要]學習興趣是學員積極探索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傾向,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學有興趣,才能學有效果。本文通過對學員學習興趣與教學和教員的關系進行分析,指出了學員學習興趣不足中的教員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學員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興趣 激發(fā) 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形成學員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員只有形成了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有獲得知識、技能、技巧的要求,才能主動地配合教員授課,才會使學習由一種被動的活動變?yōu)橹鲃拥幕顒?,從而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一、學員學習興趣和教學的關系
學習興趣是學員積極探索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傾向,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它可以促使學員熱愛學習、主動求知,把學習作為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它可以促使學員熱愛自己的事業(yè),為了實現(xiàn)既定目標而勇于克服學習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它可以促使學員積極配合教學,激發(fā)教員的講授欲望。
二、學員學習興趣和教員的關系
興趣會隨認識過程而變化。它可以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但也可以是上述過程的逆向發(fā)展,而教員就是決定這一發(fā)展導向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教員既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播者,又是學員產(chǎn)生學習需要的激發(fā)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員不僅在通過講述、分析、點撥,使學員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同時,也在通過對學習、對學員的態(tài)度,講授技巧、表達能力,學識、氣度、修養(yǎng),權威地位等,影響、決定著學員的學習興趣。
三、學員學習興趣不足中的教員因素
1.缺乏給學員以持久的“動力源”
教員如果單純關注專業(yè)教學,而忽視對學員思想覺悟和人生觀的教育,就容易使學員缺乏責任感,完全由個人得失、個人喜好決定學習興趣,而較少考慮國家、社會的需要。這不僅難以有較高的、持久的學習興趣,還是超脫個人利益、服從大局的一大障礙。
2.缺乏給學員學習需求的滿足感
一部分學員學習興趣不高,是由于一些教員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內(nèi)容脫離實際造成的。這些教員上課仍是照本宣科,滿堂灌,要求學員死記硬背,所授知識與時代發(fā)展相脫節(jié),學后不能致用,挫傷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3.缺乏對學員學習的管理
有些教員對學員要求不嚴,作業(yè)、考試標準降低,課后很少和學員接觸,使一部分學員沒有建立適當?shù)男睦韷毫Γ瑢е聦W習放松。
4.缺乏對學員的人格吸引
美國心理學家索里和推爾福特認為,學員的學習動力源于他的交往動機和威信動機。學員愿意為他們喜歡的、崇拜的教員努力學習,為獲得教員的肯定、贊揚而努力學習。
四、教員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員的學習興趣
社會學習論,強調(diào)能積極地對外界刺激作出選擇、組織和轉(zhuǎn)換,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因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刺激學員提高學習興趣。
1.使學員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
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源于學習的目的性。因此,教員在教學中應使學員認清學習本科內(nèi)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認所學課程在專業(yè)中的地位與作用,明晰學習目的,從而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
2.選擇適當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員的學習興趣
方法是成功的向?qū)А=虒W方法得當,會使學員的思維活躍、學習效率高、教學效果好;反之,則聽得昏昏欲睡、思想遲鈍,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員必須根據(jù)學員的實際情況、課程的難易程度,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3.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員的學習興趣
“大學教育原理”指出,對學員學習方法的指導,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員由于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雖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提升不了學習成績,削弱了學習興趣和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員應有意識的根據(jù)軍校的管理特點、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指導學員改進學習方法,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4.努力提高授課藝術,激發(fā)學員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員在知識的講授上除了要掌握好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外,還要有授課的藝術性。教育心理學家曾經(jīng)做出如下測定:教員課堂的教學效果=7%的言詞+38%的聲音+55%的體態(tài),從這個數(shù)字關系我們可以看到“體態(tài)”在教學中的突出地位,它屬于教員應具備的一項授課技巧。
(1)縮小與學員的空間距離
課堂上教員、學員之間的空間距離會影響教學員的心理距離和學習的參與意識,這一點已在教學中得到了驗證。為此,課堂上教員應注意改變固守講臺的講課習慣,多到學員中間去,與更多的學員保持近距離的感情交流,增強全體學員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2)善于運用目光進行情感交流
常言說,眼能傳神,課堂教學中,目光傳遞的信息最為豐富,使用也最多,為此教員應特別注意目光的使用技巧。
有的教員講課目光的落點在教案上、在窗外、在墻壁上,或者只注視思維活躍或?qū)W習好的學員,這樣很容易造成多數(shù)學員與教員交流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感到受到冷落,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另外,還要注意目光所流露的情感要因人因時而異,對有意違犯課堂紀律的學員應投以嚴肅的目光,對認真學習或取得好成績的學員應投以贊揚的目光,對性格內(nèi)向、羞于回答的學員應投以鼓勵的目光,對性格靦腆的學員則應避免較長時間的目光接觸,以防止使他產(chǎn)生局促不安的情緒,影響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教員首先要在課前吃透教材,對所講所授爛熟于心,避免照本宣科,做到游刃有余,侃侃而談,才能有時間和學員交流感情。其次,要做到在“目中有人”的基礎上,合理分布目光的注視區(qū)域,控制目光的附帶情感。
5.引入競爭機制,鞏固和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
行為科學認為,發(fā)揮群體作用,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充滿活力的群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旺盛的戰(zhàn)斗力。所以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離不開群體作用。
首先,教員應該培養(yǎng)學員的競爭意識,例如,在學習中分階段組織一些與講課內(nèi)容有關的小型競賽活動;對作業(yè)進行評比等。
其次,教員應創(chuàng)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員之間互幫互學,并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學員的作用,使學員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鞏固和發(fā)展。
6.提升人格魅力,融洽師生關系
教學中,情感思維對支配學員的行為起重要作用?!坝H其師,信其道”,教員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等所形成的吸引力和威望一旦為學員所認可,學員的學習興趣便油然而生,更易促使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并產(chǎn)生學習的遷移,使學員由對教員的信任、崇敬、喜愛之情,轉(zhuǎn)化為對該教員所教學科的濃厚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傊?,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強烈的興趣能促使學員樂于學習,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阻隔,教員如果能在平時有意地激發(fā)、培養(yǎng)、鞏固和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將使教學產(chǎn)生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