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風
摘要: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約而同地把視角瞄向了以自我體驗生活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文就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進行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
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教學方式,他教導弟子的方法是以情景教育和發(fā)問的方式,而不是灌輸式的,這是體驗式教學的雛形。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以活動體驗為基礎,以內化生成為目的,通過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利用特設的體驗場景,精心設計的游戲活動、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等,啟發(fā)體驗者獨立思考,感悟道理,從而確立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行為。近年來,國內外思想政治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約而同地把視角瞄向了以自我體驗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實施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對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當代大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大學生正確分析、解決社會及人生問題的能力;明確自身對社會負有的職責和義務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根本保證。然而,長期以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大多是沿襲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重教有余、啟發(fā)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師以權威自居,盡管把教學內容設計得很好,但難以走進學生的心靈,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參與程度較低,削弱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制約和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增長,學生數(shù)量的急劇增加,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思想多元化的沖擊等,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原本就存在的一些弊端更加突顯。因此要根據(jù)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發(fā)展和教育的規(guī)律,積極推進教學模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探索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招和實招——體驗式教學模式就成為當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實施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1. 實現(xiàn)了“三解放——解放學生、解放老師、解放課堂”,使教學火了起來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以老師講難點、畫重點,學生背書本為主,這樣的教學使以理論為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更加乏味無趣,不能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真正目的。與此同時課堂上老師不停地講,非但沒起到教學目的,反而弄得自己口干舌躁,學生卻一點也不領情,最后老師只能“望生興嘆”。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正好解決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這些問題,變課堂上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人,激活了課堂氣氛,減輕了學生、老師的身體和心理負擔,使思想理論課教學火了起來。
2. 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學校的教育追求應該是為著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終極目標是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然而,思想理論課教育中的理論灌輸與社會環(huán)境影響之間的矛盾、素質教育中知識與能力之間的矛盾、學生需求與教育者素質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這三對矛盾以及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大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因此探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招和實招——體驗式教學模式, 能開啟學生的心扉、充實學生的情感、培育人文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素質,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力,揭示出人的個體潛能之所在,并為這種潛能的發(fā)揮和飛躍凝聚起巨大的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從而實現(xiàn)大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生終生受益。
三、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原則
1. 從實際出發(fā)原則
體驗式教學模式設計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一是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實際;二是依據(jù)學生實際;三是結合當前社會實際以保證活動的時代感。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原則,才可能設計出優(yōu)質活動,才能有針對性,才能保證活動效果,才能保證活動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2. “凡是學生能自主完成的教師絕不代替學生去做”的原則
體驗式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說教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先行后知”式的學習模式,課程通過一個個獨具匠心的活動,使學生“從做中學、從學中悟、從悟中行”。
實施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師,要相信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凡是學生能做到的,就盡力讓學生去做;凡是學生能學會的就盡力讓學生自己去學。把本來屬于學生自己卻被教師無端霸占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充分地運用,達到教學目標的最大化。
3. 循序漸進原則
首先,新教學模式的實施必然引起學生的不適應,老師一定要由簡到難,由慢到快,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感悟能力,讓學生逐漸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中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
其次,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個體從主體內在需要及其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主動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運用圖式同化或順應新的刺激,從較低水平的平衡狀態(tài)向較高水平的平衡狀態(tài)發(fā)展,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從而使個體認知逐步發(fā)展,趨于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實質上是人們對思想政治理論和實踐的認知過程。認知心理學十分重視人類認知過程的研究,借鑒其研究成果,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認知階段和過程的研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實施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師應深入研究人類認知發(fā)展階段,針對認知發(fā)展階段,按照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來安排體驗式教學。
4. 易操作原則
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從做中學、從學中悟、從悟中行”,從而達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因而該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必然要求活動必須易于操作,簡便易行必然易于組織開展;煩瑣、復雜的活動必然難以組織開展,也必然是不可取的。易操作原則要求在進行創(chuàng)意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某個活動組織開展的可能性,要充分考慮學校及班級可能提供的條件,應依據(jù)具體條件進行創(chuàng)意和設計,要堅持周期短、投入少、涉及面小、條件準備易的要求。
四、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設計
體驗教學模式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實施的成敗。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 整合教材,提煉主題
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需要,對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提煉出教育主題,比如“責任”(愛國主義)“付出”(人生價值)“感恩”(家庭美德)“道德”(道德修養(yǎng))“秩序”(法律意識)“選擇”(發(fā)展道路))“幸?!?社會主義本質)等等。
2. 根據(jù)主題,制定實施方案
在對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般性理論探析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國內比較成熟的體驗式教育案例進行分析、歸納與整合,如我國某些企業(yè)開展的體驗式研修班,一些社會培訓組織對中小學生開展的室外訓練營等成功經驗借鑒的基礎上,根據(jù)提煉的主題,創(chuàng)造性地建構出系列、具體的能實現(xiàn)不同教育目標的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1]嚴軍.談體驗教育理論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當代教育科學,2004(3).
[2]孫艷.德育模式:從“控制封閉型”到“自主開放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
(鶴壁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