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霆
摘要:本文針對信息技術課實踐性強、信息量大的特點,結合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實踐,對一堂教學公開課進行剖析,從設計項目任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總結評價及反思等方面,透視“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的基本要點。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教學設計;反思及體會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5913(2009)04-0115-03
1教學過程:
課題:《走進幻燈片之:超級鏈接》
1.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播放課件《問天》,給學生展示“嫦娥奔月”、“夢幻太空”、“美麗月球”等精美素材,以及英雄宇航員翟志剛太空行走的影片片段。
1.2教師巧妙質疑,學生探索做答
教師鼓勵學生針對月球、太空提出問題,經選擇提出的問題大致有:
(1)從太空看地球是什么樣子?
(2)在太空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
(3)月球是怎樣形成的?
(4)月球的質量和直徑是多少?跟地球比,相差多少?
(5)人在失重時是什么樣的感覺?怎樣吐咽食物呢?
首先將上述問題一一輸入到幻燈片中并將其作為索引頁,然后根據師生的自身認識對上述問題進行回答,并將答案分別輸入到新頁中,之后上網,尋找沒有回答出的問題的答案,并對相應網址進行收藏。
1.3任務引領、自主學習
將幻燈片中輸入的上述問題分別與某些已知答案的幻燈片頁、找到答案的網頁、相應的影片及動畫等素材進行超級鏈接設置,并在本文檔內制作相應的“返回鏈接”。教師對方法進行講解,提出任務,并鼓勵學生動手制作完成任務,小組交流、互幫互助。
1.4展示難題、提升教學
先肯定學生探索制作成果并予以小結,然后切換情境,讓學生觀察“神七”飛船的太空倉、點火器,按動它就鏈接到下一頁(下一頁恰好是“神七宇宙飛船”在太空中一劃而過的情境……)。
教師簡單講解對點火器這一不規(guī)則圖形進行超鏈接設置的過程,學生動手制作完成不規(guī)則圖形超鏈接設置任務,小組交流、學生演示。
1.5教師總結全課,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專家及老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觀點如下:
①通過圖、文、聲、像等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
②巧設質疑環(huán)境,注意選取多組學生感興趣,貼近生活,富有教育意義的問題及相關素材,為任務引領作鋪墊。
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引出任務,鼓勵學生完成“超鏈接”任務設置,高效自主完成多組學習任務。
④以“點火器”為切入口,講解“不規(guī)則圖形超鏈接”這一教學難點,再次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運用學生的討論、辯論,引出“最合理的方法”。過程展開自然合理,提升了教學。
⑤注意歸納總結,鼓勵學生自查自省。
⑥通過討論學習,合作探究解決疑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維的好習慣。
2體會與反思
這樣集思廣益,一方面開闊了教學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專家的引領下,促使自己深入研究職業(yè)教育課改的理念,更好地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上好每一節(jié)課。體會如下:
2.1精心設計情境,使教學引人入勝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和諧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深刻思維、不斷創(chuàng)造。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不斷強化主體感受,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有利于在全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我通常從以下幾方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2.1.1制作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多媒體課件教學是最直觀、最生動的教學方式。圖、文、聲、像等素材相互作用,眼、耳、手、心多種感官并用,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動手欲,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例如:我在上課之初創(chuàng)設“嫦娥奔月”、“太空漫步”的教學情境,利用圖、文、聲、像等素材對學生感官進行刺激,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下面任務的引出做了鋪墊。同時又在難點學習時變換情境(點火器的使用和飛船發(fā)射),使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在情境的不斷變化中得以強化,并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2.1.2展示各種實物,創(chuàng)設認知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币驗橹庇^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計算機相關知識理論性強,抽象難懂。如果通過實物的展示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介紹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一節(jié)中,我準備了各類硬件實物,展示了主板、CPU、內存條、軟磁盤、硬磁盤、U盤、光盤等等,給學生看,讓學生摸。創(chuàng)設了認知情境,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起來輕松,學起來容易,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3導演優(yōu)秀案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教學中讓學生在特定的或者是模擬的真實情境中理解知識,使自己的知識建構得以完善,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很好的內化。例如:我在數據庫結構教學當中,需要對記錄進行插入或刪除操作。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插入操作或刪除操作會引起數據元素間的移動,上課時我請出四位學生站起來排隊,先讓三位學生以一拳空隙排隊,然后請第四位學生插入到第一位學生的后面,這樣必然引起第二位和第三位學生向后移動,給第四位學生讓出位置,大家按照1、4、2、3的順序排好隊,這就是一個“插入”記錄的過程。教師強調指出,插入一個人將引起后面的學生移動,其站位的序號也就變成了1號、2號、3號、4號。同理,在數據庫中插入一條記錄,也將引起后續(xù)記錄的“后移”及序號的重排。接著我又用這種排隊法讓學生體會“刪除”記錄,請第四位學生退出隊伍,在沒有老師的提示下,后面的第2、3號學生就自動向前移動,完美形象地展示了數據庫當中的記錄“刪除”操作。經過這樣情景創(chuàng)設后,學生感性認識加強了,對知識的理性認識也就深刻了。
2.2巧妙設計項目任務,正確運用多元教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過去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其本質的區(qū)別就是把很多老師講解示范的內容,設置成生動的任務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并完成。看上去僅僅是一墻之隔,卻有本質上的差別。
合理巧妙的設計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是教學設計的關鍵。設計的任務要有明顯層次,既有總任務和分任務的層次,也有難易程度的層次。每一章完成一個大任務,同一章內再將大任務分為若干子任務,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Word軟件學習過程當中,把“Word的基本操作”、“文檔的錄入與編輯”、“格式化文檔”、“使用表格”等各章內容組合起來,讓學生為自己量體裁衣,制作設計一份個人
求職信并附有個人簡歷。在制作過程中,學生興致盎然,寓學于樂,將此任務中隱含的四章主要知識點輕松掌握。又如我在powerpoint軟件教學中就以《飛天之夢》和《上海發(fā)展》為主題,將編輯、版式、插入、設置等知識內容以任務的形式設計到每堂課中。(本次公開課的任務設計就是《飛天之夢》總任務下的系列子任務之一)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且能夠更好地把握知識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把新舊知識進行連接。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教師可以采用質疑探究、比較分析、綜合練習、合作探究以及創(chuàng)設情景等多元教法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高效高質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斷獲得“成功感”。
2.3及時評價效果,注意歸納總結
任務完成后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檢驗學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新知識,是否能夠熟練地應用新知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等,并及時做出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例如:根據教材要求和教學實際,師生共同完成本課的《項目總結評價表》(見表1)。
幻燈片《飛天之夢》項目任務之:超級鏈接《項目總結評價表》
2.4堅持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能力
本次公開課得到老師和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他們也真誠地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如①個別地方講解過細,減弱了學生探索難度和探索興趣:②對學生的能力了解不夠,教師的期望與學生的實際操作存在差距;⑧課堂是生成的,不要過分地依賴教學預設。此次公開課及研討活動深化了我的反思能力,今后更要深入研究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方法,如課堂上學生進行演示時,在超鏈接對話框中找不到鏈接目標文件,(飛船起飛的影片文件),這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便直接提示學生注意“查找范圍”和“文件類型”(軟件版本為powerpoint2000),錯失了一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良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法國最著名牧師納德·蘭塞姆聆聽過一萬多人的臨終懺悔,他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我們的教學中,多一份反思,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自信,更多一份進步。雕塑大師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研討之后,我深刻體會到教學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每次課后多對自己提一些問題。比如每一堂課的設計是否合理?每一個教學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是否得當?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何不佳?老師的期望與學生的實際操作有什么樣的差距?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合作能力培養(yǎng)之間為何存在矛盾等等。這些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真正動力,也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源頭活水。
3總結
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在深化職業(yè)教育課改,“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今天,只有不斷轉變和更新教學思想,不斷研究、探索和總結,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適應時代和現(xiàn)代化教育的要求。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任務推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非常符合課改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當然,學習任務的設置需要教師課前精心準備,課上耐心引導,課后認真反思。長此下去,教師教的能力和學生學的能力都會不斷提高,有利于營造皆大歡喜的課堂秩序。教師樂教,學生樂學,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