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紅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自主學習的內(nèi)涵,分析了對非英語專業(yè)新生進行語言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的必要性及如何培養(yǎng)其自主性。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yè)新生 語言學習 自主性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
1 自主學習的內(nèi)涵
許多研究人員(Holec,1981;Dickinson,1995;Littlewood,1996)從不同的視角對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下過定義。自主學習概括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內(nèi)容:(1)確立目標。學習者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要求,制定學習目標;(2)定義學習內(nèi)容。學生可以識別并收集相關學習材料;(3)運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生需要學會評估某種方法的優(yōu)劣性;(4)控制學習的時間、地點及進度。學生能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變換學習進度;(5)評估學習成果。學生能建立評價標準來評估自己的語言學習。
隨著外語教學界對自主學習的關注,國內(nèi)不少研究者(彭金定、王篤勤等)著書立說,但他們都是很籠統(tǒng)地談及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語言學習的自主性。本文是針對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語言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
2 對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語言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的必要性
2.1可有效減輕新生的學習不適應程度
在中學以考上大學為明確的目標,新生入校后,許多學生不能及時轉(zhuǎn)變學習目標。另外,中學階段許多學生在學習上過分依賴老師,入大學后,面對充裕的時間,不知如何支配,也不知如何進行英語學習。所以,要想平穩(wěn)過渡學習不適應階段,新生必須制定英語學習目標并提高學習能力。
2.2教師的局限性
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方法與風格,而他所面對的是對之了解甚少的新生,他們具有不同的語言潛質(zhì)、認知風格和情感特征,老師很難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需求。所以新生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選擇合適的方法策略。
2.3未來學習工作的需要
大學生不僅面臨四、六級考試的壓力,還要應對社會對他們的英語能力日益增強的要求。眾所周知,大學只在前兩年開設英語課程。若在一入學時,就對大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無疑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
自上世紀70年代起,許多研究者提出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性的方案?,F(xiàn)在筆者在前人的基礎上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加以闡述。
3.1喚起新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培養(yǎng)新生語言學習的自主性,首要問題不是直接對其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而是激發(fā)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老師應該讓新生知道,只有掌握最新知識和信息的人,才能與時代同步,這就要求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同時老師還可以邀請高年級的學生談談他們第一年的學習經(jīng)歷:由于不會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浪費了許多時間。此外,還可通過提出一些問題,例如,“要想掌握一門外語,僅僅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就夠了嗎?” “你有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嗎?”對于類似問題的思考能夠激發(fā)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3.2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很少是天生的,需要老師指導以及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
(1)幫助學生自我定位。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能夠考上大學的學生在中學一般都是佼佼者,自我評價也高。而在大學這個群英薈萃的新環(huán)境中,需要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對新生的自我定位可通過英語水平測試,然后讓他們根據(jù)結(jié)果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薄弱點,來制訂學習計劃,從而增強計劃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2)指導新生設定目標、制訂學習計劃。明確奮斗目標是開展自主學習的第一步,目標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教師可通過一些問題來啟發(fā)學生設定長期目標,例如,“你為什么要學習英語?是為了考研?為了通過4、6級?還是為了和外國人用英語交流?”。短期目標和計劃必須要實際可行。
(3)選擇材料。確定目標后,學生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來實現(xiàn)目標外,還應尋找合適的課外學習材料。老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一些適合課余生活與學生水平相當?shù)挠⒄Z書刊、音像資料。由于新生的知識和能力的限制,不宜過多地使用全真材料。雖然Mc Garry(1995)宣稱全真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課堂語言環(huán)境,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座通往所學語言社會的真實橋梁。不過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越來越多地運用全真材料,以利于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
(4)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適合自己,所以,教師要加以引導,讓他們選擇科學而又適合自己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風格做有意識的反思和總結(jié),一方面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加以克服,同時,接受更有效的學習風格;另一方面,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繼續(xù)保持發(fā)展,并有意識地調(diào)用優(yōu)勢去彌補原有的不足。教師可多舉一些英語學習成功者的學習方法,不是強加給學生,而是給他們提供了選擇機會,使他們從原有傳統(tǒng)的方法中走出來,比如,許多學生認為掌握單詞的唯一途徑就是死記硬背。經(jīng)過嘗試,最終可以找到適合的、高效的學習方法。
(5)監(jiān)控與評估。學習者監(jiān)控和評估自己外語學習效果的能力是自主性外語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自我評估理想的目的是自我評估過程能使學習者在課程結(jié)束后或單元結(jié)束后評估他的總成績。但對于尚未達到完全自主學習的新生來說,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習者所學的內(nèi)容不斷地進行反饋或監(jiān)控學習過程。教師可以介紹一些自我監(jiān)控與評估的方法供學生參考。比如,教師可以提供作文的評價標準,讓學生給自己的作文打分。
(6)幫助學生了解語言學習過程與本質(zhì)。不正確的觀念會導致學生持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例如,如果有的學生認為要想學好外語,只有身在國外才能實現(xiàn)。那他就會對當前的學習環(huán)境持抵觸態(tài)度。教師可以向?qū)W生傳授有關外語學習的知識:外語學習與年齡、智力、語言潛能、動機、性格等因素的關系。
目前,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語言學習自主性在我國還只在為數(shù)很少的學校內(nèi)進行。只要意識到這一過程的意義,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致力于對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語言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Dickinson, L.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System 1995(23/2).
[2]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3] Gardner,D.&Miller,L.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5]Mc Garry,D.Learner Autonomy 4: The Role of Authentic Texts[M].Dublin: Authentik. 1995.
[6] 顧衛(wèi)星. 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與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蘇州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總結(jié). 外語界, 2005(6).
[7] 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外語界,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