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定位在“輔助使用”上,不要追求形式,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并在教學中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毋庸諱言,先進的教育技術會拓展語言學習的時空,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能更高效、便捷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更完美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我們必須正確把握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擺正多媒體技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合理運用這一技術。這一手段的優(yōu)點之一在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加大信息傳播密度。但是語文教學目的并非單純傳播信息,其第一位的任務是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訓練。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掘語言內涵
在語文教學時,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加強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進一步說,學生高一層次的語文能力的形成過程,更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因此,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和烘托氣氛時,教師要積極啟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這一過程既是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至于較高層次的語文能力如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信息傳播功能,突出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訓練。同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要輔之以適當?shù)狞c撥誘導,發(fā)掘蘊涵于語文深層之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使其在學生身上發(fā)生作用。
2.強化直觀性,積極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強化了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形象性、直觀性。這對學生學習語言、提高認知能力、發(fā)展智力是有幫助的。但是,必須看到,目前教師只是簡單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語言文字轉化為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和音樂,而這種轉化只是對語言內容的一種簡單演繹,一種膚淺解說。例如,一堂語文欣賞課,教師通過向學生演示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精美的圖畫,并配上文字和音樂,進行繪聲繪色的講解,讓學生欣賞了課文所要表現(xiàn)的清新秀美的山區(qū)風光和淳樸善良的民風,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多媒體技術在這堂課中的作用僅是讓學生在看一系列圖畫、聽一些聲音中完成了閱讀學習。這一過程是引導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學生實際上已失去了主動思考、發(fā)展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的機會。由于語文學科既是語言學科,也是思維學科,要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訓練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要注意挖掘語言形象,避免簡單化。在一般情況下,形象、直觀的畫面所反映的東西,往往不能與語言的內涵相提并論。換言之,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所包涵的豐富多彩的意蘊不是簡單的畫面所能體現(xiàn)的,特別是當這種語言經(jīng)過老師富有情感色彩、形象生動的描述,啟發(fā)學生對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了補充以后,就更非畫面所能比擬。
3.加強學生的語感教學,提高寫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能因其直觀、形象而使學生忽略對語言本身的品味,忽略對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多媒體技術可以使語文教學做到聲像結合,給人以聽覺加視覺的直觀、形象方面的文化信息,給人以更多的感觀上的輕松愉悅,這利于語文信息傳遞的快捷。但這種結合又缺乏傳統(tǒng)教學中把全身心融入文章字句中的至純至美的情境,缺乏對閱讀材料的抽象思維和理性思考,影響和制約了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多媒體語文教學中,絕不能以生動的圖像和音樂來替代學生自己對語言的領悟。語感的表現(xiàn)形式是感性的、直覺的,但感性中暗含著理性,直覺中積淀著思考,連接兩者的則是學生自身的品味與涵詠。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過于依賴以聲像功能為主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語言的比較、推敲、品味,從語言文字、遣詞造句、標點格式方面,領悟語言運用的規(guī)范、準確和意蘊豐富等,達到培養(yǎng)語感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4.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注意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協(xié)調是以情感為紐帶的,在協(xié)調中,教材、教師、學生間的“共振”是情感的突出表現(xiàn)。教藝精良的教師憑借教材,依據(jù)教學目標,用情感撥動學生的心靈之弦,擴大信息傳輸量,增大振動的幅度,排除教學中的各種干擾,從而使學生學習量增大,并與教師依據(jù)教材發(fā)出的“頻率”共鳴,與教材內容的“幅度”共振。當與“共振”不能協(xié)調時,教師便立即“調諧”,從而使學生排除思維的障礙,繞過暗礁,通達彼岸。但是,目前大多數(shù)語文課,由于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語文教師注意的是監(jiān)視器屏幕上的圖像,學生注意的是接受屏幕上的圖像,以致師生之間情感的雙向交流,變成了師與機、生與機的單向傳送與接收,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因素被削弱了。因此,在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充分考慮到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要使多媒體課件既富于展示功能,又富于交流功能;不僅讓學生看到、聽到多媒體的教學材料,還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進行交流的過程,有切磋和爭論才能有提高和進步。教師在引導學生思維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借助多媒體技術,相機誘導,適時點撥,讓學生的課堂行為由單純的聽、看,轉變?yōu)槁?、看、想、做?/p>
總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這一舉措能大大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但我們在運用這一技術時要冷靜對待,切忌盲目從事,不能忽略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特點和傳統(tǒng)的教學規(guī)律,應該根據(jù)實際需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以求獲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責編 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