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在必修上冊、下冊以及選擇性必修上冊和中冊安排了多個議論文寫作任務,為學生學習議論文寫作技巧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此之外,近些年來的高考語文作文,大多都以議論文為考查文體,要求學生提煉觀點,圍繞觀點進行論述。如2024年新課標I卷引入了“人工智能”等問題,以“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為切入點,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是一個典型的議論文寫作試題,學生需要在提出個性化觀點的基礎上,尋找支撐論點的論據(jù),并進行合理的論述。又如2023年全國甲卷以“人們因技術發(fā)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為了時間的仆人”為主要素材,圍繞“技術”“人”和“時間”三個關鍵詞,引出了思辨性的話題。這也是一個典型的議論文寫作試題??傊┠甑母呖甲魑?,絕大多數(shù)都以傳統(tǒng)文化、時事熱點等為素材,以思辨性話題為載體,旨在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并合理地闡釋自己的觀點。
由此可知,要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加強對議論文寫作教學表現(xiàn)性評價的設計與應用,下面結合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案例,對議論文寫作表現(xiàn)性評價的設計與應用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一、提煉目標,指明方向
在議論文寫作教學的表現(xiàn)性評價的設計與應用過程中,教學目標是重中之重,是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提煉教學目標時,教師要緊扣議論文寫作教學的要求,依據(jù)議論文的構成要素,展開符合實情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工作,彰顯出教學目標的導向價值,為后續(xù)的寫作實踐活動指明方向[]。
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而擬題、寫開頭、寫結尾等則構成了寫作結果。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為了體現(xiàn)表現(xiàn)性評價的價值,教師要針對寫作過程或者寫作結果,著重提煉個性化的教學目標,以目標為主線,推動后續(xù)寫作實踐活動的有序展開。以寫作結果中的擬題指導為例,從寫作實踐和表現(xiàn)性評價的角度來說,教師可以提煉以下目標。
【教學目標】
① 了解標題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寫作時的擬題意識。② 借助量化式的表現(xiàn)性評價,對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方媒體的優(yōu)秀標題進行評價和分析。③ 掌握擬題方法,并能在寫作的過程中選用合適的標題,根據(jù)表現(xiàn)性評價的標準,修改和完善標題,不斷提高擬題水平。
【教學重點】
借助表現(xiàn)性評價,分析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的優(yōu)秀標題,學習擬題的技巧。
【教學難點】
在擬題訓練的過程中,借助表現(xiàn)性評價進行自主審查,并運用所學方法進行擬題。
通過提煉目標,教師可以區(qū)分教學重點和難點,明確后續(xù)寫作指導和訓練的基本方向。在確定目標的前提下,教師要進一步探索、落實教學目標的具體路徑,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實踐融合起來,讓學生在表現(xiàn)性評價的驅動下,逐一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二、評價前置,明晰要求
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應用表現(xiàn)性評價,其目的是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導學作用,讓學生在評價要點或評價標準的引領下,明確議論文寫作的要求。在應用表現(xiàn)性評價時,教師應當采取評價前置的手段,將寫作評價標準置于寫作實踐之前,讓學生把握寫作的技巧,真正明確如何寫、寫什么以及寫到何種程度[2]。
針對寫作過程或寫作結果的評價前置,應細化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比如,針對寫作過程的評價前置,教師要從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和文章評改三個部分,細化表現(xiàn)性評價的標準;而針對寫作結果的評價前置,教師要從標題、開頭、主體、結尾等多個部分,細化表現(xiàn)性評價的標準??傊谇爸迷u價標準時,教師要從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兩個層面,引領學生明晰具體要求。以寫作結果為例,在正式展開寫作活動之前,教師要出示評價量表,細化表現(xiàn)性評價的標準,見表1。
表1中針對議論文的寫作結果,從標題、開頭、主體和結尾四個部分,設置了量化式的評價標準,細化了議論文的寫作要求。在正式開啟議論文寫作指導和訓練之前,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群組或者師生互動平臺,將評價量表發(fā)送到學生端,讓學生以量化標準為依據(jù),展開議論文寫作訓練活動,并按照量表中的條例,一一對照自己的寫作結果或寫作過程。
基于表現(xiàn)性評價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最關鍵的一步便是評價前置。只有明確了評價的標準以及賦分規(guī)則,學生才能準確地把握寫作的要求,進而在后續(xù)的寫作實踐中,更好地調整寫作策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的水平。
三、拓展資源,示范引領
議論文寫作不僅能考查學生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基本技能,也能考查學生知識建構和運用的能力。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拓展教學資源,從不同的途徑,巧妙地引入不同類型的資源,以此達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幫助學生打破固化的思維模式[3]
以議論文寫作中的擬題訓練為例,一部分學生在擬題時極易陷入誤區(qū),或是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替換,或是堆疊華麗的辭藻,卻忽視了標題與主題、標題與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為此,在擬寫標題的訓練活動中,教師要引入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方媒體的優(yōu)秀標題,讓學生對照表1中的評價標準進行細致研磨。比如,提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題,人民日報中的標題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引用了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名言,滲透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僅富有文化底蘊,還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內(nèi)涵,為用語簡單、主旨凝練。在擬題練習中,學生要結合文章的內(nèi)容和核心觀點,從標題是否準確生動、是否切合主題以及是否統(tǒng)攝全文等多個角度,對標題的內(nèi)容、結構等進行賦分評價,從而明確議論文擬題的要點,如形式精簡、底蘊深厚等。
除了官方媒體的優(yōu)質資源,教師也可以拓展真題資源,以歷年語文高考作文真題為主要素材,發(fā)揮其示范引領的作用,以期培養(yǎng)學生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寫作技能。以2024年新課標Ⅱ卷為例,此套試卷中的作文題展現(xiàn)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的成果,提出了“不斷抵達未知之境”的主題。在寫作指導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審題立意,讓他們緊扣“不斷抵達”和“未知之境”兩個關鍵詞,深挖其隱含意義,通過聯(lián)想和轉化,回顧自身成長歷程中的挑戰(zhàn)和機遇,或是放眼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大方向,探討抵達“未知之境”的路徑或方法。當審題立意的訓練活動結束后,教師即可要求學生參照表2中的標準,對自己或其他同學的審題立意過程進行評價和分析。
在自評和他評的過程中,學生應當按照表2中的量化標準和分數(shù)參照范圍,對自己或他人的審題立意過程進行合理評價。比如,若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提煉了符合題意的觀點,且觀點十分鮮明和準確,即可賦分“2”,反之則可酌情減分。通過此番量化評價,學生便能在真題資源的輔助下,初步掌握議論文審題立意的技巧。
從人民日報的優(yōu)秀選題到高考語文作文真題,教師從不同途徑拓展了議論文寫作的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寫作訓練的素材。在豐富資源及表現(xiàn)性評價的加持下,學生能扎實掌握議論文寫作的技巧。
四、設置任務,精準考查
到了議論文寫作訓練的實踐階段,學生已經(jīng)基本明確了表現(xiàn)性評價的標準以及具體要求,也在隨堂練習環(huán)節(jié),鍛煉了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基本的寫作技能。基于此,教師可以從綜合訓練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兩類寫作標準,設置綜合性的寫作訓練任務,精準地考查高中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自省自查[4
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的議論文寫作教學為例,結合“單元學習任務”的第三項任務,教師可以聚焦整體,仿照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式,為學生設置寫作訓練任務。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兩千多年前,荀子在《勸學》中論證了與學習相關的問題;一千多年前,韓愈在《師說》中批判了“恥學于師”的觀點。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在當今時代,我們又遇到了其他學習難題。對于當下的難題,你有何見解或感悟?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擬寫標題;不少于800字。
根據(jù)如上所示的寫作任務,學生要參照擬題、開頭、主體等寫作結果的評價標準以及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寫作過程的評價標準,在評價促寫的過程中完成寫作任務,不斷提高議論文寫作的綜合實力。
顯而易見,議論文寫作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為了提升高中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教師要堅持以評促寫的原則,設計和應用表現(xiàn)性評價,為寫作教學開辟全新的路徑,凸顯教學評價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不過,表現(xiàn)性評價的設計與應用方法不止于此,在日后的議論文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實事求是地分析真實學情以及學生的需求,更充分地發(fā)揮出教學評價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奚華.基于思辨性表達的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29):5-7.
[2]崔瑞良.淺談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需解決的幾個基礎性問題[J].新課程導學,2022(28):91-94.
[3]陳昆,經(jīng)晶.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反思和建議[J].安徽教育科研,2022(23):13-15
[4]曾小偉.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困境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2(1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