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探索如何將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通過整體化、主題化和問題化等高效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整體化 主題化 問題化
在當今教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被廣泛強調(diào),它涵蓋了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關鍵素質(zhì)。這些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中,它們構成了跨文化交際和終身學習的基礎。然而,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多偏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現(xiàn)狀迫切需要改變,以適應未來社會對多元能力的需求。
一、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整體化教學策略
1.整體化教學概念及理論依據(jù)。
整體化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語言知識、技能訓練、文化理解和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的分離狀態(tài),將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教學模式根植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主動探索和實踐構建出來的。在英語教學中,整體化教學強調(diào)學生在接近真實語境中的語言使用,鼓勵學生通過各種互動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來運用和深化他們的語言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文化理解和情感態(tài)度,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整體提升。
2.整體化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
整體化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需要遵循幾個基本原則。首先是整合性原則,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設計要涵蓋語言知識的各個方面,包括詞匯、語法、發(fā)音、聽力、口語等,并將它們與文化和情感教育相結(jié)合;其次是情境性原則,教學應創(chuàng)設接近真實世界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語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增強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最后是發(fā)展性原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fā)展需求,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和風格。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方法,如多媒體材料、互動游戲、合作學習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3.整體化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表明,整體化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顯著作用。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一次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項目中,學生需要用英語收集信息、討論問題、制訂計劃并最終展示他們的成果。這種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英語交際能力。
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英語主題化教學策略
1.主題化教學概述及其與核心素養(yǎng)的關系。
主題化教學是一種以主題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將教學內(nèi)容圍繞一個中心主題組織起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教學策略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緊密相連,因為它不僅關注語言知識的學習,還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的塑造。通過主題化教學,學生能夠在探索特定主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運用語言,同時增強對文化差異的認識和尊重。
例如,在探討“Clothes”這一主題時,學生不僅學習了與衣物相關的詞匯,如T-shirt、jeans等,還能夠通過比較不同文化中的服飾習慣,如“In China, people wear qipao for special occasions”,來加深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建立全球視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
2.主題化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步驟。
主題化教學的設計和實施是一個細致且系統(tǒng)的過程。首先,教師需要確定一個具有教學意義且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主題,然后圍繞這一主題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可能包括主題討論、角色扮演、項目研究等。在實施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他們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例如,在“Clothes”這一主題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世界服飾探索”項目,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研究不同國家的傳統(tǒng)服飾。學生需要用英語收集信息,并在班級前展示他們的發(fā)現(xiàn)。此外,教師還應設計評價反饋機制,以評估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項目完成情況。
3.主題化教學案例分析及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作用。
以Clothes單元教學為例,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中的對話和描述,如“I like wearing my school uniform”,來了解不同場合下的著裝要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我的文化我展示”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國家的文化,設計并制作代表該文化的服飾,并用英語向?qū)W生介紹。這種活動不僅讓學生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英語,還有助于他們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通過這樣的主題化教學活動,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也得到了有效的培育。
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問題化教學策略
1.問題化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核心要素。
問題化教學策略是立足于探究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diào)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這種策略認為,問題是學習的核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從而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和深入思考。問題化教學的核心要素包括問題的提出、探究過程的設計,以及對結(jié)果的反思和討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問題化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思考和表達,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2.問題化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方法。
問題化教學的設計需要關注問題的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開放性意味著問題應該具有多種可能的答案,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探究性則要求問題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實踐性則是指問題解決的過程應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應用英語。在實施問題化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信息搜集和討論等方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關于“My Favorite Food”的主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搜集信息并討論不同文化中的食物,然后用英語進行匯報。
3.問題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例及效果分析。
問題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體現(xiàn)在各種教學活動中。以“My Hometown”主題下的英語講故事比賽活動為例,教師可以首先提出問題“Can you describe your hometown in English”,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英語描述自己的家鄉(xiāng)。學生需要搜集有關家鄉(xiāng)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文化特色、風俗習慣等,并用英語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不僅學習了語言知識,還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問題化教學還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使他們更樂于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探索新知識。
總之,整體化、主題化和問題化教學策略各有其優(yōu)勢,將它們有效整合可以形成一個多維度的教學模式。例如,整體化教學提供了一個宏觀的教學框架,確保語言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主題化教學則通過特定主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情境感;問題化教學則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和學習成果,不斷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以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同時,教師之間應進行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和實踐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壽寧縣南陽中心小學)
信息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4年常規(guī)課題“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校本化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FJJKXX24-25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孔鑫.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英語廣場,2022(01):131-133.
[2]李思睿,劉歡,曹沁伶,等.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教學與廣州文化相融合的策略研究[J]. 南方論刊,2023(05):103-105.
[3]田菲.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究[J].海外英語,2021(16):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