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林匹克運動會致力于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的相輔相成,其具備的奧運精神是落實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闡述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布局及路徑。研究認為:通過課程與教學的方法將奧運精神的教學價值深入挖掘,可以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實施提供精神動力、豐富素材需要、助力強國建設和夯實資源載體。在對奧運精神按照課程化方法,經(jīng)項群分類塑造之后與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組織實施要求和內(nèi)容深度融合,通過精準定位目標,厘清建設思路、彰顯育人主旨,聚焦教學資源、貫通價值塑造,系統(tǒng)立德樹人的路徑可有效推進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
關鍵詞:奧運精神;體育課程思政;思政元素;體育教學
The value, layout,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Olympic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Zhang Wenjing,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of Lianyung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69
Abstract: The Olympic Games are committed to the complementarity of sports,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ir Olymp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mplemen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 systematic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lympic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Research suggests that by deeply exploring the teaching value of the Olympic spirit throug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it can provide spiritual motivation, enrich material needs, assist in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and solidify resource carriers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fter shaping the Olympic spirit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method and categorizing the event groups, it is deeply integrat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By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goals, clarifying the construction ideas, highlighting the main purpose of education, focusing on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necting value shaping, the path of systematic mor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lympic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Keywords: Olympic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 Physical Education
前言
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全球最高水平的體育類競技舞臺,奧運健兒便成為了最受矚目的體壇驕子。奧運健兒所展現(xiàn)出的奧運精神,具備充分的文化底蘊內(nèi)涵。不斷拼搏、頑強奮斗、團結(jié)合作是能展現(xiàn)出來最基礎的層面,同時具有家國情懷、人文關懷、自強自信、誠實友好、公平公正的精神實質(zhì)。其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與大學生道德教育、體育教育具有內(nèi)在邏輯關聯(lián),在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組織實施中對奧運精神加以系統(tǒng)化、常態(tài)化的教育手段,以增強學生正向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
1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1]。奧運精神能夠契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符合社會公眾的審美要求,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頑強拼搏、不畏勁敵、展現(xiàn)自信、追求卓越的過程可以樹立國家形象,深化社會公眾的社會歸屬感、民族責任心。奧運精神的價值意蘊,對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組織實施具有重要的價值。
1.1提供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精神動力
《奧林匹克憲章》將“奧林匹克精神”定義為:相互了解、友誼團結(jié)、公平競爭。在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研究過程中,奧運精神所具有的超越自我、堅忍不拔、勇于挑戰(zhàn)等的優(yōu)良品質(zhì)可以作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推動力,而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要求、信念引領與奧運精神有相似的內(nèi)在邏輯,可以作為媒介向大學生傳播奧運精神,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實現(xiàn)國家立德樹人的目標提高肥沃的養(yǎng)料和土地。
1.2豐富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素材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到,要充分發(fā)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2]。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的頑強拼搏展現(xiàn)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體育精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凝聚國人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體育發(fā)展領域中指出,要將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放在第一位[3],奧運精神豐富了協(xié)同育人的素材需要,結(jié)合運動項目特點定向凝練,有針對性的、潛移默化的將奧運精神的思政元素進行灌輸,有策略性的融入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
1.3助力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文化支持的強國建設
奧林匹克運動是文化加體育,其的主要意義是增強體質(zhì)、鍛煉意志精神,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奧林匹克運動所衍生出來的奧運精神是在各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中最健康積極、最生生不息和最能被不同種族所接受的世界性文化,是一種面向全球的共享文化。通過將奧運精神和體育課程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使得學生在接受奧運精神文化的熏陶下逐漸形成勇于挑戰(zhàn)、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在學到專業(yè)體育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學習奧運榜樣厚植奧運文化精神,繼而繼續(xù)深入將這種精神轉(zhuǎn)化為可以面對生活挑戰(zhàn)的實際行動。
1.4夯實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立體多元的資源載體
奧運精神以其具有的挑戰(zhàn)極限、團結(jié)拼搏、使命在肩的品質(zhì)是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資源載體,在載體下讓體育知識的傳授、體育價值的塑造以及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變得立體多元化[4]。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以奧運精神作為資源載體,體育教師充分挖掘精神素材,拓寬資源載體,教學立體多元,為大學生帶來最有著切身感受的精神力量,激勵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能夠不畏強者、奮勇拼搏,而且還能隱性的鼓舞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甘平庸、積極進取,不斷超越自我,激發(fā)個人潛能。
2.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內(nèi)容布局
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進程中,需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布局,根據(jù)項群理論的凝練歸納思想,以項目主導因素和競賽場地特征以及比賽成績的評分方法等分類標準[5],分項群提取思政元素,教師合理布局體育理論與運動實踐,致力于引導學生知行結(jié)合,提高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質(zhì)量。
2.1團體類項群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
團體類項群的德育元素應包括團隊精神與團體意識、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等進行科學的編排,采取顯隱結(jié)合的教育方式,為體育課程灌入內(nèi)生動力,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發(fā)展的高度及質(zhì)量。在理論內(nèi)容部分,講授項目的文化特征、發(fā)展歷史、基本理論等內(nèi)容時,可以切入愛國精神、體育精神、責任擔當、文化自信、民族認同等思政元素;在技術內(nèi)容部分,基本功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艱苦奮斗、團結(jié)協(xié)作、敬業(yè)精神、健全人格等等,針對課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和教學的重難點,深度提取每一章節(jié)的課程思政元素。
2.2體能類項群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
體能項目枯燥、單調(diào)和乏味的特點,使得運動員在練習過程中要有較強的信念感。因此教師在課程內(nèi)容布局中要科學安排堅定信念、永不放棄、不畏困苦、勇于超越自我的奧運精神與教學內(nèi)容相融合,在理論課部分帶領學生了解體能類項目的運動特點、掌握訓練方法和競賽規(guī)則辦法等等,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務實精神、規(guī)則意識、人文凈勝等;在技術和技能課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技術特點,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自強不息、團結(jié)協(xié)作、挑戰(zhàn)自我等的奧運精神。
2.3民族傳統(tǒng)類項群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
民族傳統(tǒng)類項目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在理論課的部分應融入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文化自信等內(nèi)容,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競爭意識、社會行為準則、意志品質(zhì)等內(nèi)容更適合在技能課方面融入[6],理論課是技能課的鋪墊,技能課則是理論課的提升,二者相輔相成,將民族傳統(tǒng)類項目中所含有的奧運精神轉(zhuǎn)化成與時俱進的思政要點,在課程中來強化大學生的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使民族傳統(tǒng)類體育課程具有持續(xù)的生命力。
2.4表現(xiàn)難美類項群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
表現(xiàn)難美類項目是輔以背景音樂和服裝配飾,通過展現(xiàn)動作的難度性、特點性和創(chuàng)意性,來鍛煉美學的審美能力。表現(xiàn)難美類項目課程理論部分應該融入奧運精神中敢于嘗試突破和善于創(chuàng)新的德育元素部分,實踐部分則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力,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支持和鼓勵學生在動作編排和技術創(chuàng)作上加以自己的思考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通過最新的典型比賽案例、小組競賽等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態(tài)度,多維度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沖擊,以此來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對身體美和形態(tài)美的審美能力。
3.奧運精神融入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路徑
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過程,要通過組織管理、教師提升、教育教學、學生參與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共同作用。促進體育課程思政組織建設落地實施,從推進路徑的角度出發(fā),要精準定位目標、聚焦教學資源、系統(tǒng)立德樹人,使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能夠更能凸顯育人價值和時代需要,優(yōu)化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體系。
3.1精準定位目標,厘清建設思路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在適應體育活動的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主導因素的價值。“體育課程思政”目標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首先要穩(wěn)固知識目標[7],體育教師要在專業(yè)知識穩(wěn)固的基礎上扶正科學知識架構(gòu),將人文素養(yǎng)和關懷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其次要明確情感目標,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情感教學等方法,掌握體育課堂思想政治的教學規(guī)律。還要強化能力目標,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認知影響了課堂參與度與積極性[8],在教學目標中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鍛煉的意識,立足于學生,重視學生專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興趣。
3.2章顯育人主旨,聚焦教學資源
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潮流中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挖掘奧運精神中的育人知識,聚焦教學資源?;貧w教育的本質(zhì),體育課程教師將“重技能”與“重價值”緊密融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貫穿于整個體育課堂教學的始終。挖掘奧運精神中的教學資源,整合“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國奧林匹克發(fā)展歷程”“體育榜樣”等多種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9]。教師要提高發(fā)現(xiàn)教學資源的自覺性,多渠道、多方式采集思政元素,要善于運用資源平臺整理教學材料,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
3.3貫通價值塑造,系統(tǒng)立德樹人
在體育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教師的育人能力的主要體現(xiàn)通過認真?zhèn)湔n將知識技能和價值引導進行緊密融合,經(jīng)過提升教學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到系統(tǒng)立德樹人。注重大學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心理狀態(tài)和地方文化差異,結(jié)合技戰(zhàn)術教學和比賽實踐,采用交互式或滲透式教學法,使課內(nèi)外教學活動可以做到交融相通、延展教學。構(gòu)建“課程思政”平臺,借助平臺,人工智能、信息通訊等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組織實施過程和方式[10]。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全過程、全方位評價,以定期通過教學過程等方式對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進行考核,了解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法律道德品質(zhì)。
4.結(jié)語
奧運精神能夠有效的融入學校體育教學,是作為學生敬仰的精神力量對中國體育文化教育的充實和強化。通過對奧運精神的價值意蘊進行梳理,對內(nèi)容布局進行研究和設計,將奧運精神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意志品質(zhì)、健全人格,同時也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優(yōu)化提供了新的通路。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qū)<掖碜剷系闹v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1.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0L].(2017-02-27)[2024-08-27]https://www.gov.cn/xinwen/content_5182502.htm.
[3]人民網(wǎng).習總書記對青年的那些寄語: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EB/0L].(2015-05-04)[2024-09-28]https://www.chinanews.com.cn/gn/7250366.shtml.
[4]劉純獻,劉盼盼.體育課程思政的內(nèi)容、特點、難點與價值引領[J].體育學刊,2021,28(01):1-6.
[5]謝偉,張矛矛,曹洪軍.基于項群理論的體育課程思政探索[J].體育學刊,2021,28(04):86-93.
[6]賈若楠.高校民傳散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設計[D].河北師范大學,2022.
[7]徐成立,羅秋蘭,孫軍,等.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現(xiàn)實困境與優(yōu)化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1(09):98-104.
[8]熊雙,蔣毅.“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12):48-52.
[9]吳建忠,蒼海,趙月,等.做人生冠軍:跆拳道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滲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06):60-72.
[10]趙富學,李林,王杰,等.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提質(zhì)增效的方法創(chuàng)新與路徑推展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04):38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