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學習任務群的效用,提高單元整體教學效率。文章從教學有效性、學生主體性、教學豐富性三個維度,深入剖析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實施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文章闡述相應教學策略,即立足目標明確任務方向、立足框架預設任務類型、立足課時豐富任務群組、立足教學強化任務成效、立足評價提升任務品質,以期提高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楊景花(1978—),女,甘肅省渭源縣上灣鎮(zhèn)高橋小學。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師主要圍繞單篇文章開展講授式教學,未能通過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致使多數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普遍較弱。而以學習任務群為導向的單元整體教學,具備驅動性、思考性、探究性與整體性等特征,有助于學生深入鉆研課程知識,全面提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重視教學方法的調整,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具體探究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學習任務群下實施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塑造人文精神和樹立正確價值觀念至關重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需要精心規(guī)劃、合理設計語文教學流程,并保證教學有序推進。以學習任務群為核心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模式,能將單元知識系統(tǒng)、完整地呈現出來,提高課堂時間利用效率,提升教學質量[1]。因此,教師應重視將學習任務群與單元整體教學相結合,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有利于彰顯學生主體性
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貫徹落實,小學語文課堂發(fā)生了顯著變革,其中課堂主體的轉變尤為突出。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如今,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學生則轉變?yōu)閷W習主體。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夠進一步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以單元整體為范疇確定教學內容、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呈現單元知識,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孤立學習的局限。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目標,逐步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教學豐富性
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教師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讓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加多元,從而使學生獲得更豐富、更深刻的學習體驗。從學習任務群設計角度而言,其內容既可以緊扣單元知識,又能夠進行拓展。這樣一來,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文本知識灌輸,而是能將相關知識有機融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此外,教學豐富性還體現在開放性課堂的打造上。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會更主動地參與課堂、自由表達觀點,從而獲得更真切的學習體驗,以推動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學習任務群下實施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確立單元教學目標,明確任務設計方向
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前,教師應先精準確立單元教學目標,再明確任務設計方向,從而為語文教學活動提供清晰指引。在確立單元目標時,教師應依據新課標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深入剖析語文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科學合理地設定目標[2]。在此基礎上,為有效達成目標,教師應以目標為導向,將單元教學目標細化為具體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為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筑牢基礎。
首先,新課標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四個核心素養(yǎng)維度,即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這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其次,語文教材第四單元的導語和語文要素明確了教學重點。因此,教師不僅應引導學生感受神話魅力、了解故事發(fā)展脈絡、體會神話中的想象和鮮明人物形象,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能開展想象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最后,基于新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教師可科學地確立單元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方向,如表1所示。
(二)搭建單元整體框架,預設多樣類型任務
明確單元教學目標和任務設計方向后,教師應構建單元整體框架、梳理教學主線。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明確學生在字詞、句式、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方面的掌握目標,以及閱讀理解、寫作表達、口語交際等能力的提升要求。基于此,教師可依據框架結構,合理預設多樣化的學習任務類型,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指明方向[3]。鑒于本單元主題為“神話故事”,教師對單元內容進行整體分析,搭建單元整體框架,預設了三種類型的學習任務群,如表2所示。
(三)規(guī)劃局部課時設計,豐富學習任務群組
完成單元整體教學框架設計后,教師應進一步規(guī)劃具體教學課時。在設計課時內容時,教師需明確課時內容要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呈現,且學習任務群應體現局部課時的主題、目標等要素,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習任務群的作用,幫助學生更深入、全面地掌握課時知識[4]。以本單元《盤古開天地》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規(guī)劃該課時具體教學內容時,應注重豐富這一篇章教學的學習任務群。具體而言,教師應從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閱讀、書面表達、創(chuàng)意表達等方面合理規(guī)劃學習任務,并據此構建相應的學習任務群,如表3所示。
至此,教師已完成《盤古開天地》閱讀課時的學習任務群設計。后續(xù),教師可參照上述表格形式,對《精衛(wèi)填?!泛汀镀樟_米修斯》兩篇文章的學習任務群進行具體規(guī)劃,構建連貫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神話文本。
(四)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提升任務教學成效
完成局部課時的有效設計后,教師即可組織學生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在教學實踐中,為確保教學活動順利推進并保證教學效果,教師需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合理把控學生探究任務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其二,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和表現,及時給予引導與幫助,助力學生深入探究學習任務[5]。如此,方能有效提升任務教學的成效。
以本單元《盤古開天地》的教學為例。根據表3的學習任務設計,教師應把教學重點放在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的探究上,確保整體教學詳略得當。首先,教師應組織學生完成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的內容。例如,在講授字詞時,教師可通過結合文章講解語義、示范書寫筆畫順序等方式,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字義、正確書寫漢字。其次,教師應采用構建故事情境、設置問題引導思考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內容。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劃分段落、理解各段內容并把握文章主旨,從而深入理解文章整體。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任務,能提學生的高探究效率,讓學生深入思考。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挑選整本書來閱讀,完成拓展型學習任務群。通過這樣的單元整體教學過程,教師能帶領學生高效學習本單元包含《盤古開天地》在內的三篇文章,做到教學詳略得當,使學生準確把握重點知識,增強任務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五)重視實施教學評價,提升任務完成品質
在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教學評價的實施,充分發(fā)揮其功能與價值,確保任務高質量完成。實施教學評價時,教師應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如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同時應依據教學內容靈活選用口頭評價、書面評價等手段。通過多元評價,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客觀、中肯的反饋建議,進而全面了解自身學習狀況,正視探究學習任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查缺補漏、積累經驗,切實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以本單元《盤古開天地》的教學為例。教師應根據學習任務群的類型,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學評價方式。在組織學生完成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內容時,教師可采用口頭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例如,教師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對書寫工整美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書寫潦草的學生提出改進建議,幫助他們樹立練字信心;同時,組織同桌間互相點評書寫,促使雙方共同進步。在探究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參與度和思考深度進行評價,讓學生了解自身優(yōu)勢與不足。例如,在探究任務二(如表3所示)時,由于涉及較多文章段落,學生需要準確、簡潔地總結文本內容,教師便可圍繞學生思考結果的準確性和簡潔性來評價。在探究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自己是否認真讀完了整本書、從中學到了什么。
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優(yōu)化傳統(tǒng)單篇教學模式,從教學目標設定、框架搭建及課時規(guī)劃等層面提升單篇教學的價值,使單元文本與教學活動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這有助于學生對單元知識實現從淺層次了解到深層次理解的跨越,切實推動其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基于上述內容,教師應深入研究本文提出的五種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習任務群的優(yōu)勢,推動單元整體教學高效發(fā)展,助力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蕊.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2):171-172.
[2]黃鋒.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設計例析[J].廣西教育,2023(34):77-79.
[3]施瑋曄.學習任務群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23(11):53-54.
[4]錢旦.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3(31):46-48.
[5]魯聰.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下旬),2023(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