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話題,對于學科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首要的就是挖掘教材中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內容,然后予以落實。本文將通過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入手,淺析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心智逐漸發(fā)展,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tài),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為此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英語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讓小學生成長為具有良好品德及有責任感的人。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呢?
一、在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
作為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是一項必要的教學任務。PEP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1~3單元Talk部分的內容,就教給孩子如何有禮貌地和同學、老師及朋友進行交流。三上P17頁中Mike邀請Wu Binbin到家中,見到了Mike的媽媽。Mike's mom:Good afternoon,Wu Binbin.Wu Binbin: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 通過對話讓學生學會了與人交往的禮貌用語,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素養(yǎng)和交際能力。實際上在我們的教材中這樣的場景是非常多的,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引導,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學生的交際能力會慢慢提升。
二、以英語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染學生
親其師,則信其道?;顫婇_朗的英語教師總是會受到學生的喜歡,在教育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好奇、好動、好玩的特點,在教學過程通過組織或者參與游戲、表演、講故事、歌唱等形式,和學生學在一起,玩在一起。PEP人教版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教材編排中,均在Let’s learn 詞匯學習后增加了Let’s do 和 Let’s chat的內容,教師要合理地組織這些活動。如PEP人教版三上第三單元P25、P28學習身體部位的單詞,教師通過發(fā)出指令讓學生指出相應的部分,或者學生發(fā)出指令讓教師指一指,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練習,只要教師參與其中動起來,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們會跟著音樂和節(jié)奏動起來,教師的帶動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較大的觸動,特別是對那些膽小、內向的學生更是有積極的意義,讓他們不再為練習開口說英語而害羞。老師還要通過啟發(fā)教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三上第四單元 Animals的教學中,教師用手影展示不同動物,讓孩子辨別并學習。孩子們躍躍欲試,整個教室熱鬧非凡,有的還比劃出沒有學習過的動物的樣子,通過活動學生學會了如何做手影,掌握了知識,寓教于樂。
三、小組合作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小組作用,通過讀一讀、講一講、練一練,讓小組中每一個成員在學習中都有提高和發(fā)展。通過合作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個人意見要服從集體,要有團隊精神,讓他們?yōu)樾〗M去拼搏、去競爭、去發(fā)展,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信心,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英語老師應整合現(xiàn)有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利用當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信息網絡,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短片、視頻、動畫片,讓小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啟示,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情趣,從而完成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五、勇于探究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靈活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優(yōu)化英語課堂。如我們在教學三下第一單元Let’s spell 元音字母A在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時,學生通過學習過的cat 和bag的讀音歸納出字母A在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知dad,hand,fat,bat等詞的讀法,最后讓小組通過這種方式造詞,他們會造出mat,wag,map,tap等,也許有的單詞是不存在的,但對孩子學習語音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這種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六、通過深挖教材資源,讓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學中得以體現(xiàn)
小學英語教材不是孤立地呈現(xiàn)字母、音素、單詞、句子、語法規(guī)則、課文等,而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盡量接近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從而真實、立體地展示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比如PEP版三上第六單元圍繞生日聚會的話題,設計了生日前的準備、朋友的到來和生日聚會等連續(xù)場景。學生借助這樣的教材學習英語時,其注意力不局限于字母、音素、單詞、句子、語法規(guī)則、課文等,而是關注到場景所呈現(xiàn)的實景和想象的世界,包括其中的人物、環(huán)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同時在活動和練習的形式上結合了個人、結對、小組等形式的書面或口頭上交流互動、觀察活動、調查活動、解決問題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接觸、感知、體驗、理解和使用語言。如PEP人教版三下P49,餐桌上詢問對不同水果的喜好的對話練習: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所配的插圖主要是為了提供場景。課堂上,學生根據圖片提示進行對話練習,其實是話語只是一個要素,話語的背后是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判斷和認識得出的回答,因為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不僅僅是形成語言能力,而是要在形成語言能力的同時認識周圍的世界,促進思維能力和心智的發(fā)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體現(xiàn)。小學英語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利用有效的策略對小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